(B)1.學生在記憶資料時,接近序列後端者較易記憶,這種現象是:(94年)
(A)初始效應
(B)時近效應
(C)順攝抑制
(D)倒攝抑制
(C)2.請問下列哪一項政策是採取「對於弱勢者給予優惠待遇」(unequal treatment for unequal),以實踐教育機會均等的目的?(94年)
(A)小班教學精神
(B)九年一貫課程
(C)教育優先區
(D)高中社區化
(A)3.「回歸基本能力」(back to the basics)的想法,與下列哪一種教育思潮最為契合?(94年)
(A)精粹主義(essentialism)
(B)浪漫主義(romanticism)
(C)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
(D)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
(C)4.信傑原本是大型建築公司董事長,年收入數億,但經營不順,公司倒閉。現今改做雞排生意,勉強維持生活。他從大企業老闆變成雞排小販,這種社會流動屬於:(94年)
(A)代內水平流動
(B)代間水平流動
(C)代內垂直流動
(D)代間垂直流動
(C)5.主張以意志自律做為道德教育最終目的的學者是誰?(94年)
(A)杜威(J. Dewey)
(B)洛克(J. Locke)
(C)康德(I. Kant)
(D)盧梭(J. J. Rousseau)
(B)6.下列何者提出「教育是為將來生活做預備」的教育主張?(95年)
(A)伊里奇(R. Ulich)
(B)斯賓塞(H. Spencer)
(C)裴斯塔洛齊(J. Pestalozzi)
(D)福祿貝爾(F. Froebel)
(D)7.玲君是一位音樂教師,她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除強調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外,並注重經由音樂來提高學生審美的心境,變化學生的氣質,使學生的理性和感性能夠和諧的發展,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這種教育是屬於下列何種領域?(95年)
(A)德育
(B)智育
(C)群育
(D)美育
(D)8.下列哪一種哲學取向,嘗試釐清教育論述中的曖昧語言和錯誤邏輯,以澄清教育語言?(95年)
(A)規約的哲學
(B)批判的哲學
(C)思辨的哲學
(D)分析的哲學
(A)9.國家統治者會透過教育制度將特定的意識型態及文化價值,經過精心設計,灌輸給民眾,以達到社會控制的目的,這種現象可稱為什麼?(96年)
(A)文化霸權的教育政策
(B)跨文化的教育政策
(C)文化融合的教育政策
(D)文化衝突的教育政策
(C)10.高登(C. Gordon) 和柯爾曼(J. Coleman)曾經對1950年代的美國學生做了一個研究,發現「學生在學校的學業表現並不是其獲得社會地位的指標,而男生的運動表現與 女生的人緣,才是社會地位獲得的重要原因。」這種現象被稱為什麼?(96年)
(A)反文化運動
(B)反社會主義運動
(C)反智主義運動
(D)反性別歧視運動
(B)11.功利主義者彌爾(J. Mill)倡言行為之善惡,視其傾向於產生快樂或痛苦之程度為衡,因而,他倡議的道德判斷對象為何?(96年)
(A)行為動機
(B)行為結果
(C)動機與結果並重
(D)動機與結果銜接
(C)12.下列哪一種敘述符合文化教育學派思想代表人斯普朗格(E. Spranger)所提出「教育愛」的主張?(96年)
(A)教育愛就是教師喜愛聽話乖巧的學生
(B)教育愛就是教師喜愛教師節送卡片的學生
(C)教育愛就是教師對學生無條件的付出
(D)教育愛就是教師將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
(C)13.朱熹與陸象山學說分立,下列敘述何者為非?(96年)
(A)朱熹重於經驗論,陸象山重於直覺論
(B)朱熹採科學方法,陸象山採玄學方法
(C)朱熹強調尊德性,陸象山強調道問學
(D)朱熹有流於支離之弊,陸象山有落入空疏之病
(B)14.下列哪一個學生的學習策略,對於高層次閱讀理解的幫助最小?(102年)
(A)小英把閱讀的內容,形成一些心理圖象
(B)小美一句一句慢慢讀,一遍又一遍地複誦
(C)小華閱讀完每個段落後,用一、二句話寫出摘要
(D)小明針對每一段畫下重要的地方,並組織這些重點
(C)15.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觀點,有關物體恆存(object permanence)概念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102年)
(A)物體恆存概念開始出現在具體運思期
(B)物體恆存概念的出現,是因為兒童已經具備抽象思考能力
(C)具有物體恆存概念的嬰兒,不會因為某物體在他面前消失,就認為它不存在
(D)物體恆存概念指的是物體某方面的特徵,將不因其另方面特徵的改變而改變
(A)16.小銘總是努力爭取高分,很在意自己是否贏過班上同學;小花並不熱衷於拿高分,只希望成績不要在班上墊底就好。根據成就目標理論,小銘和小花的成就目標導向 依序為何?(102年)
(A)趨向表現目標、逃避表現目標
(B)趨向表現目標、逃避精熟目標
(C)趨向精熟目標、逃避表現目標
(D)趨向精熟目標、逃避精熟目標
(B)17.根據溫納(B. Weiner)的歸因理論,下列哪一種說法是將考試成績不理想歸因於內在、可控制的因素?(103年)
(A)這次的題目好難,我根本做不完
(B)考前我沒有好好地複習,做好準備
(C)考試那天我身體不舒服,沒能好好作答
(D)真倒楣,我最有把握的問題都沒有考出來
(A)18.小平上課時對老師講話不禮貌,老師很生氣地斥責他,並批評他沒有家教。班上其他同學聽了以後,對老師心生反感,很同情小平的境遇。下列何者最能描述此一現象?(103年)
(A)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B)團體後效(group contingency)
(C)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D)普墨克原則(Premack principle)
(B)19.小雄能夠快速地運用舊有的經驗來解決新奇的數學問題。根據史坦柏格(R. Sternberg)的智力三維論,小雄下列哪一種智力表現較突出?(103年)
(A)分析
(B)創造
(C)脈絡
(D)內省
(C)20.結構功能論者較傾向以下列何種方式來討論教師專業?(103年)
(A)批判專業是否是一種意識型態
(B)探討教師在工作中的心理報酬
(C)依據一套規準來討論教師行業是不是專業
(D)由教師敘說中建構其在工作中所知覺與感受
教學原理與制度題庫B
(C)1.關於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101年)
(A)生手教師比專家教師更能善用教學策略
(B)生手教師與專家教師解決問題的效率相同
(C)專家教師較生手教師更能對教學進行反思
(D)專家教師和生手教師在專業素養上沒有差別
(D)2.王老師教數學時要求嚴格,經常斥責學生,導致學生變得不喜歡數學課。這種現象可用下列何種原理解釋?(101年)
(A)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B)替代學習(vicarious learning)
(C)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D)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
(B)3.開始上課時,教師採取某些措施,讓學生做好心理準備,以儘快進入學習狀態。這是何種原則在教學情境的應用?(101年)
(A)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B)心向作用(mental set)
(C)平衡作用(equilibration)
(D)自動化作用(automaticity)
(C)4.下列何者是功績主義(meritocracy)對學校教育的假設?(101年)
(A)成人地位的決定依據繼承因素
(B)社會越來越不相信學校教育的公平性
(C)個人在學校的成就是依據普遍的標準予以評判
(D)文憑與證照的授予非依據個人在校成就的高低而決定
(D)5.老師使用小老師制度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做法比較接近下列哪一個概念的應用?(100年)
(A)行為塑造(shaping)
(B)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C)前導組體(advance organizer)
(D)可能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C)6.下列何者最不符合迦納(H. Gardner)多元智慧理論的觀點?(100年)
(A)學校應該以多元的方式進行教學
(B)教師應該盡量對學生進行個人化教學
(C)教師應該嘗試教導包含各種智力的觀念或科目
(D)學校應該培養學生一些在社會上有價值的能力與技能
(A)7.在學校班級中,每位學生都學習到如何負責自己的工作,對自己所做的行為負責。這是符合徳里本(R. Dreeben)理論的哪一項特質?(100年)
(A)獨立
(B)成就
(C)普遍性
(D)專門性
(B)8.教師有時對班上學生給予「遲鈍」、「搗蛋鬼」等標籤。此種標籤的形成與作用,下列何者不正確? (100年)
(A)學生表現是影響教師對學生貼標籤的主因
(B)教師對學生的負面標籤可使學生行為主動改善
(C)教師最初的主觀評價可能會逐漸形成客觀事實
(D)學校制度中的班級篩選、教學分級等措施會影響到標籤的形成
(C)9.英國1967年的《普勞頓報告書》(Plowden Report)曾提出下列何種理念與策略,促進了教育機會均等措施的發展? (99年)
(A)性別平權教育
(B)多元文化教育
(C)積極的差別待遇
(D)平頭式的教育機會均等
(C)10.關於教育市場化(marketization of education)的主張,下列哪一項正確? (99年)
(A)明確的學區
(B)教育優先區
(C)教育商品化
(D)教育公平性
(B)11.根據傅柯(M. Foucault)的主張,學校比較像是下列何種特性的機構?(99年)
(A)解放的
(B)規訓的
(C)創造的
(D)開放的
(A)12.學校每年度所舉辦的運動會或體育表演會,它是屬於哪一類的課程?(99年)
(A)顯著課程
(B)潛在課程
(C)虛無課程
(D)懸缺課程
(B)13.針對當代思潮對教育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比較正確? (99年)
(A)在批判理論的影響下,教育當權者都勇於批判反對者
(B)在分析哲學的影響下,教育學者逐漸重視教育的定義、隱喻和口號的釐清
(C)後現代主義強調知識有客觀標準,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就在追求此一客觀知識
(D)女性主義的本質論者主張,女性跟男性有相同的特質,所以應該接受相同的教育
(A)14.小琪擅於玩拼圖及走迷宮遊戲。她在哪一項智慧上可能有較獨特的能力? (98年)
(A)空間智慧(spatial intelligence)
(B)自然智慧(naturalist intelligence)
(C)體能智慧(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D)數理智慧(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D)15.列有關智力理論的學者與其貢獻的配對,何者是錯的? (98年)
(A)比奈(A. Binet):比西量表
(B)韋克斯勒(D. Wechsler):離差智商
(C)推孟(L. Terman):斯比量表
(D)史皮爾曼(C. Spearman):比率智商
(B)16.趙老師主張成績好的學生,應得到較多的機會和資源;此種功績主義的觀點,較不符合下列哪一項原則? (98年)
(A)能力原則
(B)機會均等原則
(C)精英原則
(D)量化原則
(D)17.若有新聞報導指出:「近幾年臺灣出現疑似禽流感病例,大多與外籍配偶返鄉探親有關。」以下哪一項解讀比較正確?(98年)
(A)外籍配偶的免疫力較差
(B)異國通婚容易導致疾病的傳染
(C)外籍配偶最易成為疾病傳染媒介
(D)此種報導容易造成外籍配偶的負面形象
(D)18.建州與瑋琪是學校同事,正在討論總統大選後政府的教育政策走向,也探討到許多教育與政治的相關問題。下列有關教育與政治的關係敘述中,哪些是正確的?(97年)
甲、政治社會化的現象只發生在社會教育,而不會發生在學校教育中
乙、教育可以培養政治領導人才
丙、在君主政治體制下,教育的功能兼重社會化與選擇
丁、教育可以促進民主政治的發展與實現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C)19.下列哪一種教育理論最可能主張將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有助於了解當代爭議問題的學科納入課程中?(97年)
(A)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
(B)理性主義(rationalism)
(C)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
(D)精粹主義(essentialism)
(C)20.我國現行6-3-3-4學制的基本型態,係模仿下列哪一個國家的學制?(97年)
(A)日本
(B)英國
(C)美國
(D)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