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晨檢記錄簿(含家長通訊錄)

格式
pdf
大小
612.06 KB
頁數
18
作者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7-29,离现在 6 8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 1 - 

 

幼兒園晨間檢查紀錄簿 

 

 

晨 間 檢 查 目 的 

1.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2.早期發現缺點,早期矯治。 

3.傳染病的管制。 

 

注意: 

晨間檢查是老師每日關心兒童日常生活及

身心健康的基本工作,務期負責認真實施。 

 

 

 

 
 

background image

- 2 - 

通      訊      錄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家長姓名

 

電話 

家長姓名 

電話 

地址

 

 

地址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家長姓名

 

電話 

家長姓名 

電話 

地址

 

 

地址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家長姓名

 

電話 

家長姓名 

電話 

地址

 

 

地址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家長姓名

 

電話 

家長姓名 

電話 

地址

 

 

地址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家長姓名

 

電話 

家長姓名 

電話 

地址

 

 

地址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家長姓名

 

電話 

家長姓名 

電話 

地址

 

 

地址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家長姓名

 

電話 

家長姓名 

電話 

地址

 

 

地址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家長姓名

 

電話 

家長姓名 

電話 

地址

 

 

地址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學童姓名 

出生  年  月  日 

家長姓名

 

電話 

家長姓名 

電話 

地址

 

 

地址 

 

 
 

 

background image

- 3 - 

臺灣地區男孩身高百分位生長曲線圖

 

 

 

臺灣地區男孩體重百分位生長曲線圖 

 

 

    幼兒之正常發展: 

一、注意幼兒每個月身心發育的情形,使按期接受健康篩檢,並定期於學期開始及學

期結束各測量身高體重一次,且應繼續測量,並將其結果填寫於曲線圖來觀察其

發育速度是否正常,增加太快或太慢,或增加過多過少,發現體重增加不理想時,

可告訴家長勸告接受詳細檢查,以保幼童健康。 

二、圖中年齡別為剛滿各年齡時。 

background image

- 4 - 

臺灣地區女孩身高百分位生長曲線圖 

 

臺灣地區女孩體重百分位生長曲線圖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兒童生長標準 
      註:上列體格發育值,依個人生理情況之不同,可能稍有差別。表中所列數值系為幼兒於正好滿各年齡

當時的體位。 

幼兒智能發育程序 

一歲  始能支持步行,言語清楚、懂簡單語意,記憶力漸明顯,自己可指出五官,能塗寫,爬樓梯等。 
二歲  能跑、學跳,可指認常見動物,示意欲大小便。 
三歲  辨別大小,說出六個字組成的句子,能學習,自行洗手,騎三輪腳踏車。 
四歲  說話時語句更複雜,能依吩咐取物等,畫方形。 
五歲  能自行穿脫衣服,發音幾乎與成人相似,可單腳跳 6-8 下,認清紅、黃、藍、綠等顏色。 

 

background image

- 5 - 

 

 

 

 

第 

 

 

學 

期 

 

 

 

 

 

 

 

 

 

background image

- 6 - 

              月份 

號碼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幼 
兒 
姓 
名 

 

 

 

 

 

 

 

 

 

 

 

 

 

 

 

 

 

 

 

 

性別 

 

 

 

 

 

 

 

 

 

 

 

 

 

 

 

 

 

 

 

 

日期 

星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每   人   本   月   合   計 (單位:日數) 

身體異常 

 

 

 

 

 

 

 

 

 

 

 

 

 

 

 

 

 

 

 

 

身體異常處理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處理 

 

 

 

 

 

 

 

 

 

 

 

 

 

 

 

 

 

 

 

 

缺點 

 

 

 

 

 

 

 

 

 

 

 

 

 

 

 

 

 

 

 

 

缺點處理 

 

 

 

 

 

 

 

 

 

 

 

 

 

 

 

 

 

 

 

 

病假 

 

 

 

 

 

 

 

 

 

 

 

 

 

 

 

 

 

 

 

 

事假 

 

 

 

 

 

 

 

 

 

 

 

 

 

 

 

 

 

 

 

 

  說明:一、檢查項目及代號:1 手指甲、手帕、刷牙、頭髮、臉及身體整潔(以上五項缺點均以 1 為代號,

只要一項不合格,填上代號1即可),2 身體異常,3 事故傷害(以幼童於園所時間內觀察之結

果),請註明受傷類別,如說明五。 

        二、每日檢查結果(平日觀察)代號 1、2、3 項,如有處理於代號上打記號○。例:

。 

background image

- 7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全 

 

班 

 

每 

 

日 

 

統 

 

計 

)  

 

單 
位 
: 
人 

 

身體異常  事故傷害 

缺席 

 

缺 

 

 

 
 

點 

其 他 本 月 

計 

 

 

 

 

 

 

 

 

 

 

人 
 
 
 
 
數 

處 

 

理 

 

人 

 

數 

人 
 
 
 
 
數 

處 

 

理 

 

人 

 

數 

病 
 
 
 
 
假 

事 
 
 
 
 
假 

 

 

 

 

 

 

 

 

 

 

 

 

 

 

 

 

 

 

 

 

 

 

 

 

 

 

 

 

 

 

 

 

 

 

 

 

 

晨間檢查 
日數: 

 

 

 

 

 

 

 

 

 

 

 

 

 

 

 

 

 

 

 

 

 

 

 

 

 

 

 

 

 

 

 

 

 

 

 

 

 

 

 

 

 

 

 

 

 

 

 

 

 

 

 

 

 

 

 

 

 

 

 

 

 

 

 

 

 

 

 

 

 

 

 

 

 

 

 

 

 

 

 

 

 

 

 

 

 

上課日數: 
 

 

 

 

 

 

 

 

 

 

 

 

 

 

 

 

 

 

 

 

 

 

 

 

 

 

 

 

 

 

 

 

 

 

 

 

 

 

 

 

 

 

 

 

 

 

 

 

 

 

 

 

 

 

 

 

 

 

 

 

 

 

 

 

 

 

 

 

 

 

 

 

 

 

 

 

 

 

 

 

 

 

 

 

 

 

身高體重 
測量人數: 

 

 

 

 

 

 

 

 

 

 

 

 

 

 

 

 

 

 

 

 

 

 

 

 

 

 

 

 

 

 

 

 

 

 

 

 

 

 

 

 

 

 

 

 

 

 

 

 

 

 

 

 

 

 

 

 

 

 

 

 

 

 

 

 

 

 

 

 

 

 

 

 

 

 

 

 

 

 

 

 

 

 

 

 

 

事故傷害 
教學人數: 

 

 

 

 

 

 

 

 

 

 

 

 

 

 

 

 

 

 

 

 

 

 

 

 

 

 

 

 

 

 

 

 

 

 

 

 

 

 

 

 

 

 

 

 

 

 

 

 

 

 

 

 

 

 

 

 

 

 

 

 

 

 

 

 

 

 

 

 

 

 

 

 

 

 

 

 

 

 

 

 

 

 

 

 

 

親子會場次 
人數: 

 

 

 

 

 

 

 

 

 

 

 

 

 

 

 

 

 

 

 

 

 

 

 

 

 

 

 

 

 

 

 

 

 

 

 

 

 

 

 

 

 

 

 

 

 

 

 

 

 

 

 

 

 

 

 

 

 

 

 

 

 

 

 

 

 

 

 

 

 

 

 

 

 

 

 

 

 

 

 

 

 

 

 

 

 

 

 

 

 

 

 

 

 

 

 

 

 

 

 

 

 

 

 

 

 

 

 

 

 

 

 

 

 

 

 

 

 

 

 

 

 

 

 

 

 

 

 

 

 

 

 

 

 

 

 

 

 

 

 

 

 

 

 

 

 

 

 

 

 

 

 

 

 

 

 

 

 

 

 

 

 

 

 

 

 

 

 

 

 

 

每 人 本 月 合 計(單位:日數) 

 

 

 

 

 

 

 

 

 

 

全 
班 
本 
月 
人 
數 
總 
計 

身 體 
異 常 

人數: 

 

 

 

 

 

 

 

 

 

 

 

處理人數: 

 

 

 

 

 

 

 

 

 

 

 

事 故 
傷 害 

人數: 

 

 

 

 

 

 

 

 

 

 

 

處理人數: 

 

 

 

 

 

 

 

 

 

 

 

 

 

 

 

 

 

 

 

 

 

 

 

 

 

 

 

 

 

 

 

 

 

 

 

 

 

 

 

 

 

        三、請假別及代號:病假(○),事假(△)。 

        四、若小朋友當天發生事故及傷害或身體異常,隔天若同一問題,則該小朋友不用再劃記,但如有新

發生事故、身體異常,則需劃記為新問題。 

        五、事故傷害分類:割刺傷、跌倒、撞傷、燙傷、墜落、哽塞、中毒、咬傷等。 

background image

- 8 - 

 
 

記 

 

事 

 

摘 

 

要 

 

 

 

 

 

 

 

 

 

 

 

background image

- 9 - 

期  記

事  單 位 及 簽 名 

 

 

 

background image

- 10 - 

期  記

事  單 位 及 簽 名 

 

 

 

background image

- 11 - 

期  記

事  單 位 及 簽 名 

 

 

 

background image

- 12 - 

期  記

事  單 位 及 簽 名 

 

 

 

background image

- 13 - 

期  記

事  單 位 及 簽 名 

 

 

 

background image

- 14 - 

期  記

事  單 位 及 簽 名 

 

 

 

background image

- 15 - 

預防接種時間及記錄表 

適 合 接 種 年 齡  接

類 

 

接 種 日 期 下一次接種日期 接 種 單 位 

出生 24 小時內  B 型 肝 炎 免 疫 球 蛋 白  第 一 劑   

 

 

出生 24 小時以後  卡

苗  第 一 劑   

 

 

出 生 滿 3 ~ 5 天  B 型 肝 炎 遺 傳 工 程 疫 苗  第 一 劑   

 

 

出 生 滿 1 個 月  B 型 肝 炎 遺 傳 工 程 疫 苗  第 二 劑   

 

 

出生滿 2 個月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第 一 劑   

 

 

小 兒 麻 痺 口 服 疫 苗  第 一 劑   

 

 

出生滿 4 個月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第 二 劑   

 

 

小 兒 麻 痺 口 服 疫 苗  第 二 劑   

 

 

出生滿 6 個月 

B 型 肝 炎 遺 傳 工 程 疫 苗  第 三 劑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第 二 劑   

 

 

小 兒 麻 痺 口 服 疫 苗  第 二 劑   

 

 

出 生 滿 9 個 月  麻

苗  一

劑   

 

 

出生滿 1 年 3 個月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一

劑   

 

 

苗 

( 每 年 3 月 至 5 月接 種 ) 

第 一 劑 

 

 

 

苗 

( 每 年 3 月 至 5 月接 種 ) 

隔 二 週 
第 二 劑 

 

 

 

出生滿 1 年 6 個月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追

加   

 

 

小 兒 麻 痺 口 服 疫 苗  追

加   

 

 

出生滿 2 年 3 個月 

苗 

( 每 年 3 月 至 5 月接 種 ) 

第 三 劑 

 

 

 

國小 1 年級 

破 傷 風 減 量 白 喉 混 合 疫 苗  追

加   

 

 

小 兒 麻 痺 口 服 疫 苗  追

加   

 

 

苗 

( 每 年 3 月 至 5 月接 種 ) 

加 

 

 

 

卡 介 苗 疤 痕 普 查 

(無疤或疤痕過小且測驗陰性者補種)

 

 

 

 

 

 

 

 

 

 

 

 

 

 

 

 

 

 

 

 

 

 

【注意事項】: 

一、預防接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傳染病預防措施,請按時攜帶兒童健康手冊接受各項預防接種,接種紀錄應妥善永

久保存,以備國小入學、出國留學及各項健康紀錄查詢之需。 

二、孕婦若為高傳染性帶原者(e 抗原陽性或表面抗原效價≧2560),嬰兒於出生 24 小時內需注射一劑 B 型肝炎免疫

球蛋白。 

三、下列兩類個案因不適用活性減毒口服小兒麻痺疫苗,請檢具醫生開立之診斷證明書、處方箋及備妥冷藏設備至轄

區衛生局填寫申領表,領取注射式小兒麻痺疫苗接種。 
 (1) 免疫缺失者:包含 HIV 陽性個案、先天性免疫缺失症與白血病

淋巴癌等惡性腫瘤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藥物

治療的病人…。 

 (2)家裡有上述病人之健康嬰幼兒或學童。 

四、如本紀錄遺失,可洽詢原接種單位或向戶籍地衛生所查詢,申請補發。 

background image

- 16 - 

                  

     

衛生教育的目的在於啟發國民衛生知識,培養國民衛生習慣,為國民重要的教育之一基本教

育,所以保育人員及老師的責任不但是教授兒童的生活技能,且應指導兒童維護健康及增進健

康的方法,使其發育正常、身心健全,成為健全國民的基礎,期由托兒所、幼稚園之教導,兒

童之實踐,以影響家庭及社會都能實踐合於衛生的生活,促進民族的健康,所以托兒所、幼稚

園衛生工作亦是公共衛生業務之一,兹就托兒所、幼稚園衛生工作摘述於後: 

一、健康教育: 

是托兒所、幼稚園衛生工作最重要的一項,要使兒童知道衛生習慣與健康關係的重要,並

且要使每一個兒童都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目標: 

養成兒童衛生習慣以增進其身心健康。 
啟發兒童智能,使其能保障個人與公眾的健康,如教予預防疾病方法,避免危險方法、

防範事故傷害(如安全教育)等。 

培養兒童對於衛生的興趣與信心,由個人的實踐促進群眾的健康。 

2.方法: 

衛生課程的取材應與實際生活情形配合。 
健康訓練,如個人衛生習慣的訓練、個別談話。 
衛生活動,一切衛生行為與態度應使兒童自動的由參加衛生活動中而養成,其效力較

教學尤大。 

二、健康篩檢: 

1.目的: 

診察兒童發育及健康狀況。 
發覺兒童身體缺點及早期疾病,以謀矯治。 
養成兒童重視其身心健康的概念。 
促進家長對兒童健康的注意。 
養成兒童及其家長對於疾病預防的觀念。 

2.定期檢查: 

兒童每年檢查身體一次,如有特殊情形或醫師認為必要時,應隨時給予檢查。 

3.缺點矯治: 

凡經檢查發現有危害健康之生理異常是身體之缺點,一經發現即須矯治(即早期治

療)

,以免變成嚴重而影響兒童的發育及健康,矯治以後應再予複查。 

三、定期身高體重測量: 

身高體重關係兒童的生長及發育,應連續定期追蹤體重、身高在百分位生長曲線上比較,

以觀察其生長發育或營養情況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應予以詳細健康檢查,以期早期發覺
缺點而施予矯治。托兒所、幼稚園兒童應於學期開始及學期結束時各測量身高體重一次,

記錄於表內。 

 

幼兒園 衛生摘要 

background image

- 17 - 

 

四、托兒所幼稚園環境衛生之重要: 

1.托兒所、幼稚園環境衛生之重要: 

托兒所、幼稚園環境關係著兒童身體健康及疾病之預防。 
托兒所、幼稚園環境良好可促進兒童健康觀念,養成其衛生習慣。 
托兒所、幼稚園環境良好可為家庭及社會的模範。 

2. 托兒所、幼稚園環境衛生的觀察與改善: 

房舍及周圍環境及遊戲器材應注意是否堅實整潔、優美及安全。 
教室窗戶之面積應佔全教室四分之一;室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普通椅子高度應等於

兒童身高之七分之二,桌子高度應等於兒童身高之七分之三,平均每一兒童應佔教室

內活動淨面積至少 1.5 平方公尺以上,教室應隨時保持清潔。 

飲水設施須接用安全自來水。 
廚房、餐廳應與廁所隔開,排水系統應完整通暢,溝口應有病媒防制設備,廚工人員

應定期健康檢查。 

廁所建築宜佳,衛生設備每二十個幼童設蹲式二套,每增加 10~15 個幼童增設一套。

注意防蠅,經常注意清潔。 

運動場平均每一位兒童應佔 2-3.3 平方公尺面積,地面宜平,無石子,不起灰塵。 
托兒所、幼稚園垃圾應予當日妥善處理,垃圾桶必須附桶蓋。 

五、預防接種: 

保育員及老師應協助衛生所施行傳染病預防接種,以增加人體抵抗傳染病能力,所有幼童

均應依照預防接種時間表所列接受各項預防接種。 

六、傳染病防治: 

1.晨間檢查:可以發現早期傳染病。 

2.寄生蟲防治:加強個人衛生,隨時保持雙手清潔,常常修剪指甲

不要把手指、玩具或

異物放在嘴巴內,並改善環境衛生、家庭衛生,衣物及玩具需要洗滌,最好以熱水燙洗

或浸泡於肥泡水中(一天)

,並在強烈陽光曝曬。 

3.傳染病隔離:報告當地衛生機關,通知家長實行隔離,拒絕患傳染病兒童入所。 

4.防疫檢驗:傳染病流行時托兒所、幼稚園應施行防疫檢驗。 

七、事故傷害之預防與急救: 

1.幼稚園、托兒所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以專人負責,並對發現之問題隨時處理。 

2.幼稚園、托兒所安全與急救教育推廣,保育員並接受衛生單位所舉辦之急救訓練。 

3.幼稚園、托兒所應備有簡易急救設備。 

八、托兒所衛生工作記錄統計是一個人或一個單位工作的實際表現,應有確實的記載,以此為

加強及改進的依據。 

九、與家庭之連絡: 

1.意義: 

促進家長對兒童健康之認識及注意。 
促進家長瞭解兒童健康情形及身體缺點的危險,俾早期予以矯治。 

background image

- 18 - 

使家長對於兒童衛生習慣之養成與托兒所、幼稚園能有充分的聯絡。 
藉與家長聯絡以發覺其他有礙於兒童健康的家庭或社會問題。 
藉以提高兒童家人之衛生常識,間接推動公共衛生。 

2.方法: 

利用通訊      家庭訪問      親子會等。 

十、保育人員及老師的責任: 

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學生知道如何生活,而健康實為生活最主要的一部份。保育人員及老師

對於兒童的健康負有重大的責任,每一位保育人員及老師應該瞭解兒童的健康情形,應該

明瞭兒童心理衛生,更該瞭解預防勝於治療的真義,主動的推進托兒所、幼稚園衛生工作,

舉凡健康教育、健康檢查、缺點矯治等衛生工作都富有教育的意義與作用,亦是健康教育

的實際教材,希望各位保育人員及老師隨機應用,教導兒童。 

註:傳染病防治法 

1.第一類傳染病: 

天花、鼠疫、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狂犬病、炭疽病、H5N1 流感。 

2.第二類傳染病: 

白喉、傷寒、登革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副傷寒、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症(小兒麻痺症監

視指標)、桿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瘧疾、麻疹、急性病毒性 A 型肝炎、腸道出血性

大腸桿菌感染症、漢他病毒症候群、霍亂、德國麻疹、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屈公病、西

尼羅熱、流行性斑疹傷寒。 

3.第三類傳染病: 

百日咳、破傷風、新生兒破傷風、日本腦炎、結核病(除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外)

、先天性

德國麻疹症候群、急性病毒性 B 型肝炎、急性病毒性 C 型肝炎、急性病毒性 D 型肝炎、

急性病毒性 E 型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未定型、流行性腮腺炎、退伍軍人病、侵襲性 b

型嗜血桿菌感染症、梅毒、淋病、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HIV)、

漢生病(Hansen’sdisease)。 

4.第四類傳染病: 

疱疹 B 病毒感染症、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肉毒桿菌中毒、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Q 熱、地方性斑疹傷寒、萊姆病、兔熱病、恙蟲病、水痘、貓抓病、弓形蟲感染症、流

感併發重症、庫賈氏病。 

5.第五類傳染病: 

裂谷熱、馬堡病毒出血熱、黃熱病、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拉薩熱。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