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域/科目 | 國語 | 設計者 | 楊啟珊 | ||||
實施年級 | 四年級 | 教學節次 | 共1節 | ||||
單元名稱 | 第七課棒球英雄夢 | 時間 | 4/25(五)第2節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4-III-1 能聽懂不同情境中的口語訊息,並做出適當的回應。 5-III-1 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 核心 素養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學習內容 | Ac-III-1 課文的理解與應用。(與課文情節相關) Ae-III-1 故事、童詩、兒歌等。(以棒球為主題的故事引導) | ||||||
教材來源 | 翰林國語四下 | ||||||
教學設備/資源 | 課本、九宮格課文題目、軟球、小組計分表 | ||||||
學習目標 | |||||||
1. 能專心聆聽教師講解,並積極參與課堂活動。2. 能透過九宮格遊戲,理解課文相關情節。 3. 能對課文內容產生興趣與好奇心。4. 能在遊戲中與同學進行簡單的互動、合作與分享。 |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一、引起動機(學習目標) 1. 前幾節已上第七課棒球英雄夢的生字、語詞及課文內容,今天用遊戲驗收大家投球技術及進行小組競賽 二、發展活動(學習內容)
每組輪流上台投球及答題。 #題目分為兩大類型:課文內容、形式深究 @課文內容 1.問題: 作者侯文詠小時候最大的夢想是什麼? 答案: 他的最大夢想是當上棒球小國手。 2.問題: 作者的球棒是從哪裡來的?對於這件事,祖母的態度是什麼? 答案: 球棒是老爸送的。祖母非常不能接受,覺得父親不該送孩子玩樂的工具。 3.問題: 祖母希望作者成為什麼樣的人?她做了哪些事來引導作者? 答案: 祖母希望作者成為有用的人(例如會讀書寫字的人)。她常告訴作者名人的故事,還買了文房四寶要他寫字。 4.問題: 為什麼年紀較大的隊友們不太願意讓作者上場比賽? 答案: 因為他們覺得作者年紀小,可能會削弱球隊的實力。 5.問題: 作者好不容易可以上場打擊時,通常隊友會對他有什麼特別的「規定」? 答案: 隊友會規定他不准揮棒。 6.問題: 既然不能揮棒,作者在打擊時的主要「功能」或上壘方式是什麼? 答案: 他的功能是等待四壞球保送,或者運氣好被觸身球保送上壘。 7.問題: 當作者被規定不能揮棒時,他內心有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念頭或掙扎? 答案: 他有時會下定決心,想在兩好三壞後放手一揮,即使揮棒落空被三振出局也沒關係。 8.問題: 如果作者不小心被三振出局,或是球隊輸球了,隊友們通常會有什麼反應? 答案: 隊友們會異口同聲地責怪他,把輸球的原因歸咎於他。 9.問題: 作者常常在夢中夢見自己在棒球比賽中有什麼樣的精彩表現? 答案: 他夢見自己擊出一支漂亮的全壘打,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一樣,幫助球隊10.反敗為勝,並接受所有人的歡呼。 問題: 儘管在現實中遇到許多挫折,作者對於自己的棒球夢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 答案: 他仍然持續不斷的努力,並相信總有一天,實現夢想的機會會到來。 @形式深究 11.問題: 課文開頭提到「像郭源治、許金木」,這是運用了什麼方式來說明?目的是什麼? 答案: 這是運用了「舉例說明」的方式。目的是讓讀者具體了解當時棒球小國手是多麼有名、多麼令人崇拜的偶像。 12.問題: 作者描述祖母認為父親送球棒是「不應該」,並希望他「寫字,做一個有用的人」,這些描述呈現了祖母什麼樣的想法或價值觀? 答案: 呈現了祖母可能比較傳統,重視學業、實用技能,認為運動玩樂相對不重要或不務正業的價值觀。 13.問題: 課文中提到大孩子怕作者加入會「削弱」他們的實力,「削弱」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 答案: 「削弱」是指使(力量、勢力等)變弱、減弱。 14.問題: 作者在描述自己想上場打球的心情時,使用了「苦苦哀求」一詞,這個詞語表現出作者當時怎樣的狀態? 答案: 這個詞語表現出作者非常渴望、非常懇切地一再請求,帶有迫切甚至哀憐的狀態。 15.問題: 文中提到作者被三振出局後,隊友們「異口同聲」地責怪他。「異口同聲」是什麼意思?用在這裡有什麼效果? 答案: 「異口同聲」是指許多人說出同樣的話。用在這裡強調了隊友們意見一致地將錯誤歸咎於作者,突顯作者當時的孤單與委屈。 16.問題: 作者在夢境中形容自己擊出全壘打後,「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一樣,反敗為勝」。這句話使用了什麼修辭法?有何效果? 答案: 使用了「譬喻」(明喻)。效果是讓讀者生動地想像出作者在夢中力量倍增、成功逆轉比賽情勢的英雄形象,增添了趣味和戲劇性。 17.問題: 課文最後一句:「相信終有一天,機會會來敲我的大門。」這句話將「機會」寫得像人一樣會「敲門」,這是運用了哪種寫作技巧? 答案: 這是運用了「擬人」的寫作技巧。 18.問題: 這篇文章主要是以第幾人稱的角度來敘述的?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答案: 主要是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敘述。可以從文中頻繁使用「我」、「我的」等詞語看出來。 19.問題: 課文中有不少棒球比賽的專門用語,請舉出至少三個例子。 答案: 例如:小國手、揮棒、打擊位子(打擊區)、保送、壞球、觸身球、三振、出局、全壘打、本壘、兩好三壞(滿球數)。(選擇其中三個即可) 20.問題: 這篇課文的體裁比較接近哪一類?為什麼?(例如:詩歌、小說、記敘文、說明文等) 答案: 比較接近「記敘文」,因為它主要在記錄和敘述作者童年的一段關於棒球夢想的經歷和感受。 三、綜合活動(學習表現) 1. 結算成績並鼓勵。 2. 請2~3位學生分享活動心得。 3. 進行統整。 | 2分鐘 8分鐘 5分鐘 15分鐘 5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