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教學計劃表
九十七學年度第ㄧ學期
科目名稱:質性研究
授課教師: 林慧絢([email protected])
教學助理:張菀喻([email protected])
教學部落格:http://blog.yam.com/lin_hh/
研究室電話: 03-8227106~1830
開課系級: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博班)
開課時數:3小時(週二06:00〜09:00 p.m.)
開課地點:美勞教育館404教室
課程介紹
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不只是一種研究方法或技術。它以其特有的哲學思維、社會學觀點、及分析模式,提供我們詮釋型的視角去經驗、探究現實世界。質性研究在企圖瞭解生活經驗時,特別重視對過程(process)、視角(perspective)、和意義(meaning)的探查,藉以給原來已被注意的社會現象,提出新的認識與省思,或是使「看不見的被看見」(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這一學期,我們將聚焦在參與觀察、深入訪談及焦點團體訪談,三種常被社會學家所使用的質性研究方法,檢視每一種方法如何被應用於研究中。同時,每一位同學將選擇/建構一個從事研究與蒐集資料的場域,執行一個小型質性研究計畫,針對這三種質性研究方法進行實際操作。
除了進行研究實作之外,我們也將探究質性研究做為一種知識建構的機制,在其深化瞭解、營造論述的過程裡,研究者所面對的研究倫理上之掙扎,以及我們與被研究者之間位置性(positionatlity)和立場認識論上的考量。我們將閱讀一些社會學家實地質性研究的敘事,同時鼓勵同學把自己正在經歷的田野歷練帶入課堂討論。希望這門課程能幫助我們成為更具思辨性、自覺性、反身性、敏銳性的質性研究工作者。
這門質性研究方法入門的課程,著重在質性研究的命題、設計與蒐集資料的過程和反思,每位同學至少完成五次的田野紀錄;同學將在期末將這些資料初步分析及詮釋,並嘗試從整理過後的資料,提煉出中心論述(argument)。藉著閱讀文本、課堂討論與實際參與研究,希望我們能對質性研究的思考與實踐有相當程度的體驗與理解。
課程執行、作業、評分
※ 修課同學必須分組,選課確定後視選課人數,由助教協調分配組別名單。
課程參與 50% | 項目 | 說明 |
10% |
| |
20% |
| |
| 導讀是讓複雜的思緒變得有頭緒,將有頭緒的理解變得有深度,再將有深度的思考變得生動而有意義! 統整同學提問、利用文本、相關資料…引導大家對話,並明示: (1)為何你想探討這些問/議題? (2)和文本、課堂討論、課程內容、質性研究有何關聯性? (3)於星期一和我討論,協商出上課agenda **統整同學提問,意味:篩選、抓出幾個有助於導讀的主題。 **嚴禁「文本重述」及「提問的複製貼上」!! **每人選兩週,每週兩人搭檔導讀。 | |
卷宗作業 50% |
10/22截稿 (不可或缺) | 研究提案:精簡的,以不超過1000字的長度,描述你這學期想從事的研究。 在該階段你應思考:
|
(field notes) 5次: 30% |
| |
10% | ||
| 研究歷程的省思與展望:
|
各週研討專題及閱讀材料
※ 本課綱在學期當中,將視教學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
時間 | 課程內容 | 重點提醒 |
Session 19/23 | 相見歡
| |
Session 2 9/30 Readings Due: | 質性研究的理論思路(一)Foundation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
Session 3 10/07 Readings Due: | 質性研究的理論思路(二)Foundation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
Session 4 10/14 Readings Due: | 質性研究設計(一): 質性研究發問Research Design: Framing a Qualitative Research Question
| |
Session 5 10/21 Readings Due: | 質性研究設計(二):建構場域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Constructing the Field
| 把研究提案(due 10/22)帶到課堂上討論。 |
Session 6 10/28 Readings Due: | 進入研究現場
| |
Session 7 11/04 Readings Due: | 身臨其境(一): 參與觀察法與田野筆記Being Ther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Fieldnotes
| |
Session 8 11/11 Readings Due: | 身臨其境(二): 田野及民族誌研究Being There: Reflexive Fieldwork & Ethnography
| |
Session 9 11/18 Readings due: | 訪談作為話語事件(一):問、傾聽、詮釋Interview as a Narrative Event
| 第一次的fieldnotes該出爐了! |
Session 10 11/25 Readings Due: | 訪談與理解(二)
| |
Session 11 12/02 | 深入訪談及焦點團體訪談In-depth Interview & Focus Group
| 第二次的fieldnotes。該週不需讀。 |
Session 12 12/09 Readings Due: | (田野)研究倫理: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關係Ethic of Fieldwork: Relation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the Researched
| 備忘錄I。 |
12/13 (六) | 多元所96級論文計畫發表 | |
Session 13 12/16 Readings due: | 再談田野反思On Ethnographic Reflexivity
| 多元所96級論文計畫發表迴響。第三次的fieldnotes。 |
Session 14 12/24 | 我(的資料)在說什麼故事?(一)Making Meaning: Finding Songlines
| 備忘錄II。 |
Session 15 12/30 | 我(的資料)能說什麼故事?(二) | 第四次的fieldnotes。 |
Session 16 1/6 | 實作成果報告 Presentations & Wrapping Up | 第五次的fieldnotes。 |
Session 17 1/13 | 實作成果報告 | |
卷宗(Portfolio) due: 01/18 @ 多元所辦公室林慧絢老師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