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0320
類 科: 宗教行政
科 目: 宗教社會學
考試時間: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古典的宗教社會學者對宗教與社會變遷的關係有不同的看法,馬克思(Karl Marx)
認為宗教會阻礙社會的變遷,韋伯(Max Weber)則認為宗教可以是社會變遷的推
手,請分別論述兩位學者的觀點,並提出你自己的評論。(25 分)
二、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宗教可以區分為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與擴散性宗
教(Diffused Religion)兩種宗教類型。請分別說明何謂制度性宗教與擴散性宗教
(10 分),並請分別舉例論述兩種類型宗教在當今臺灣社會發展,可能遭遇的優勢
或劣勢分析。(15 分)
三、西方社會個人宗教信仰變遷研究顯示,70~80%以上的個人終其一生未曾改變其宗教
信仰與宗教組織認同,個人若改變宗教信仰或宗教組織認同,通常會加入與原來信
仰或組織類型近似的宗教團體。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顯示,在臺灣現有曾改
變宗教組織認同的人口中,在佛教、道教與民間宗教間轉換的人口,多於從上述傳
統宗教轉信基督宗教、一貫道與新興宗教團體。請嘗試以宗教資本(Religious
Capital)的觀點分析此一宗教信仰變遷的現象。請分別說明:
何謂宗教資本?(10 分)
為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未曾改變信仰或宗教組織認同?以及為何傳統宗教佛教、
道教與民間宗教間信徒的轉換多於傳統宗教轉換到其他宗教團體?(15 分)
四、何謂新興宗教運動(New Religious Movement)?(10 分)宗教社會學者認為當代
新興宗教運動的產生與發展,是對當代社會變遷與多元化的回應。請對此一觀點進
行進一步的詮釋,為何當代臺灣的新興宗教可以蓬勃的發展,並舉一臺灣新興宗教
個案作說明。(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