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代號:44730
類 科:
氣象
科 目:
大氣科學概要
考試時間:
1小時 30 分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臺灣位於亞洲季風區,西為亞洲大陸、東為北太平洋,請從亞洲大陸與北太平洋之
比熱特性差異討論冬、夏季氣壓的分布變化,並說明為何臺灣夏季吹西南季風、冬
季吹東北季風。此外並比較兩種季風隨高度的變化情形。(20 分)
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之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暖化之發生原因
有百分之九十的機率為人為因素造成,主因為人類活動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而強化
溫室效應引發增溫。全球普遍存在的增溫現象為夜間增溫程度明顯大於日間增溫程
度,請從溫室效應相關機制加以說明。(20 分)
三、熱帶太平洋為海洋與大氣交互作用最明顯區域之一,該區域海表面溫度之常態分布
為西太平洋高溫、東太平洋低溫,呈現由西向東遞減情形。
說明為何熱帶太平洋海表面溫度呈現由西向東遞減之分布特性。(10 分)
說明聖嬰現象時期,熱帶太平洋海表面溫度、氣壓以及風場的分布與變化特性。(10分)
四、比較一般雷雨胞(ordinary cell)、多胞型雷雨(multiple cell)以及超級雷雨胞
(super cell)結構之差異,說明為什麼龍捲風常伴隨超級雷雨胞出現以及有利龍
捲風出現的探空溫度與露點的分布特性。(20 分)
五、2007 年英國【週日電訊報】報導,美國與以色列氣候專家進行相關研究,期能讓人
類駕馭颶風。其中一項計畫,是利用飛機將煤灰(soot)撒入颶風上端的雲層中,
使其溫度上升、風速下降。以色列科學家也提出一個創新概念,他們在電腦模擬實
驗中發現,透過向颶風底端撒下能夠吸收水分的微粒,可阻止雨水形成,並能降低
溫度,減小颶風的風速並令其轉向。解釋造成這些變化的可能原因。(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