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 公務人員升官等 薦任 史料編纂 史學方法論 試卷

pdf
89.39 KB
1 頁
Administrato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2年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102年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
102年交通事業郵政、港務、公路人員升資考試試題
代號
24040
等別(級): 薦任
類科(別): 史料編纂
目: 史學方法論
考試時間: 2小時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清人章學誠在其名著《文史通義》中,有〈史德〉篇,請就自身治史心得說明:歷史
研究者為什麼需要具備「史德」,並請敘述最需要具備的「史德」是那些?(25 分)
法國年鑒學派為何以 Annales 為名,試舉兩本此學派代表作說明其歷史研究特色
15 分)。曾有學者擔心,年鑒學派強調觀察社會發展更重於政權興亡的研究取向,
會讓一百年後的學生知道十八世紀農民桌上的麵包長什麼樣子,卻不知道拿破崙是
誰。請問你也會有這樣的擔心嗎?請闡述擔心與否的理由(10 分)。
三、歷史研究有賴史料,但史料的背後有其提供者,無論是首位書寫者或是採錄、編纂
與出版的人,基本上都有其主觀意願,並挾帶其所屬時空環境之價值理念。請問:
當我們試著經由史料理解其中所描述的那個世界時,有那些應注意的問題?並舉例
說明排除或解決問題的方法。(25 分)
或謂孔子作《春秋》,是因為「載諸空言,不如見諸行事之深切著明」,但其實
《春秋》在敘明人事之外,更重「褒貶」,中國史學的論贊傳統亦由此建立。即史
書著作在客觀的歷史事實陳述之外,也容納史家發表其主觀意見的空間。請問這樣
的史書著作方式適用於今日治史、寫史嗎?為什麼?(25 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