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3901
頁次:4
-
3
29 在法律之構成要件中,有些用語需要適用者在個案中斟酌一切情事始可確定並予以具體化者,諸如:「重大
事由」、「顯失公平」、「公共利益」等,稱為:
不確定法律概念 法律漏洞 裁量餘地 類推適用
30 關於法律意義之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法律是主權者的有效工具 法律是社會生活規範的一種
法律是以正義的存在為基礎 法律是以國家強制力為其實現手段
31 關於公法與私法區別標準之主要見解,下列何者錯誤?
目的說。以公益為目的者,為公法。以私益為目的者,為私法
關係說。規範上下隸屬關係者,為公法。規範平等關係者,為私法
主體說。法律關係主體之一方或雙方為國家或機關者,為公法。法律關係主體雙方均為私人者,為私法
生活說。規定社會生活關係者,為公法。規定個人生活關係者,為私法
32 關於國民主權原則之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主權在民
中華民國的主權,屬於國民全體
國家政策應直接取決於人民,而不許代議政治
國家權力唯有來自於人民的授權,才具有正當性
33 關於現行法律體系對違法失職公務員之行政制裁,下列何者錯誤?
拘留 記過 降職 撤職
34 新出爐之司法院釋字第 709 號解釋,關於都市更新事業概要與計畫審核,宣示了憲法要求之正當行政程序。
關於正當行政程序之內涵,下列何者非屬之?
行政公正作為義務 行政資訊公開權利 行政效能優位原則 行政中民眾參與程序
35 因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或決定之判決,而權利受損害之第三人,如非可歸責於己之事由,未參加行政訴訟,致
不能提出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攻擊或防禦方法者,得對於確定終局判決聲請何種行為,以資救濟:
提起抗告 非常上訴 再審之訴 重新審理
36 公務員因執行職務知有犯罪嫌疑者,依法應為:
告訴 告發 起訴 自訴
37 關於民事訴訟之管轄法院,下列何者正確?
因遺產之繼承、分割、特留分或因遺贈之行為涉訟者,專屬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管轄
對於現役軍人或海員因財產權涉訟者,專屬其公務所,軍艦本籍或船籍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對於船舶所有人或利用船舶人,因船舶或航行涉訟者,專屬船籍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者,專屬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38 地方法院於刑事案件,有第一審管轄權。但下列案件,何者之第一審管轄權屬於高等法院:
妨害投票罪 妨害國交罪 妨害公務罪 妨害秩序罪
39 甲受乙之詐欺而出售房屋於乙,試問其行為之效力如何?
效力未定 有效 得撤銷 無效
40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
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此等原
則稱為:
平等原則 比例原則 依法行政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