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2504
頁次:4
-
4
39 為推展身心障礙兒童之早期療育,我國特殊教育法規定特殊教育之實施從幾歲開始?
0歲 1歲 2歲 3歲
40 根據 98 年新修訂之特殊教育法,針對國民教育階段資賦優異學生,不再以何種方式提供資優教育?
集中式資優班 分散式資優資源班 巡迴輔導班 特殊教育方案
41 98 年新修訂之特殊教育法規定,各級政府應從寬編列特殊教育預算,在地方政府不得低於當年度教育主
管預算百分之多少?
3% 4% 4.5% 5%
42 我國對學齡前身心障礙幼兒的分類方式,下列那一項敘述正確?
「發展遲緩」是指發展較同年齡顯著遲緩,但其障礙類別無法確定者
學齡前身心障礙幼兒統稱「發展遲緩」,不予分類
學齡前身心障礙幼兒分類與學齡兒童的分類完全一致
學齡前身心障礙幼兒的分類方式與內政部身心障礙類別完全一致
43 行動研究有多元的型態,以反壓迫為訴求,為弱勢群體爭取權益,與社區發展緊密結合的行動研究,是
屬於那一種型態?
實驗型態 組織型態 專業型態 增能型態
44 某個班級國文科的測驗成績(滿分為 100 分)結果為:平均數=75、中位數=70、眾數=68,國文科的
分數分配屬於:
負偏態 常態分配 正偏態 雙峰分配
45 某學生在一份測驗中的百分等級為 P30=55,該數值在團體中的意義為何?
有30%的學生成績低於 55 分 有55%的學生成績高於 30 分
有70%的學生成績低於 55 分 有45%的學生成績高於 30 分
46 質性研究常會使用「三角檢證」(triangulation)來確保研究的信實度,下列對於三角檢證的敘述何者錯
誤?
可以採用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的多元方式來檢證資料
可以針對同一問題,蒐集學生、教師與行政人員的看法
不同研究者對相同資料進行檢視與詮釋也是三角檢證的一種方法
透過三角檢證後可確保研究結果的可推論性
47 下列何者是實驗設計與準實驗設計最主要的差異?
研究對象人數的多寡 研究變項的多寡
研究對象是否隨機抽樣 研究時間的長短
48 劉老師在編製地理測驗前,先針對教材進行分析並編寫雙向細目表,再據以發展測驗,劉老師主要想建
立何種效度?
內容效度 構念效度 外在效度 效標關聯效度
49 依照德國社會學者韋伯(M. Weber)的說法,下列何者不是科層體制(bureaucracy)所具有的主要特徵?
專業分工 明文規定 通情達理 任期保障
50 阿德因為生病而獲得父母特別的關注,後來阿德就經常以身體不舒服的哭鬧來引起父母的關心;父母慢
慢覺察阿德的真實情形後便開始切斷這種不當的聯結。以行為治療的觀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生病而獲得關注是古典制約的歷程 父母的關注是行為塑造的結果
父母不再因裝病而關注是消弱 阿德裝病的表現是觀察學習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