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51340
頁次:4
-
2
3 海巡隊巡邏於距岸 30 浬處,查獲乙艘油輪於海上駁油交易給大陸漁船,經查該艘油輪僅使用油管輸油,
僅於油管接駁處裝設有滴油盤防止油品由油管外洩,案經取締、蒐證及移送主管機關,依據海洋污染防
治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該案油輪應依據違反海洋污染防治法第 30 條未採取適當防制排洩措施移送主管機關
該案大陸漁船無法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處置
依據海洋污染防治法施行細則第 19 條規定本法第 30 條所稱之適當防制排洩措施指依船舶法、商港法
及航政主管機關之相關規定與國際公約或慣例辦理。本案應移送交通部裁處
海巡機關應僅就海上油品排洩情形蒐證移送即可,不須就其是否適當防制論述舉證
4 臺灣中部彰化縣大肚溪外海岸際 0.5 浬發生船舶擱淺案件,經查該船存油約 1000 公噸,依據海洋污染防
治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依行政院重大油污染應變計畫,由中央機關成立緊急應變中心應變
依行政院重大油污染應變計畫,由新北市政府成立緊急應變中心應變
依行政院重大油污染應變計畫,尚不須成立緊急應變中心應變
依行政院重大油污染應變計畫,由交通部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成立應變中心
5 有關中華民國第一批專屬經濟海域暫定執法線,下列何者錯誤?
依據政府護漁標準作業程序,北緯 20 度為行政院海岸巡防署護漁南界線
現行暫定執法線其劃界方式依據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第 4條訂定
中華民國第一批專屬經濟海域暫定執法線與政府護漁標準作業程序範圍相同
內容依據衡平原則劃定,於 2003 年公布
6 依據海洋污染防治法規定,海岸巡防機關為蒐證、取締及移送機關;另依據新修正漁業法第 11 條之 1 規
定,漁船違反該法第 1 項規定出港者,中央主管機關得委託海岸巡防機關,採取適當措施制止其出港或
命其立即返港;抗拒者,得使用強制力為之,下列何者正確?
依據行政程序法規定,兩者皆為行政委託事項
依據海岸巡防法規定,前者非執行事項後者為執行事項
依據行政程序法規定,兩者皆為行政委任事項
依據海岸巡防法規定,前者為執行事項後者非執行事項
7 依據海岸巡防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海域:指領海、鄰接區及專屬經濟海域
海岸:指低潮線以迄高潮線起算 500 公尺以內之岸際地區包含近海沙洲
海上交通安全、海上救難救災、海上環境保護及漁業巡護為非主管事項
海岸巡防機關人員行使第 5 條之職權,有正當理由即可搜索身體
8 海岸巡防機關人員或海關緝私人員因查緝執行職務,得對船舶採取強制手段,依照法令經命其停止航行、
回航,而抗不遵照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依照海岸巡防法得以武力令其配合,但以阻止繼續行駛為目的
依照海關緝私條例得射擊之但以阻止繼續行駛為目的
依照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有敵對行為者予以擊燬
依照海岸巡防機關器械使用條例得射擊之但以阻止繼續行駛為目的
9 海岸巡防機關人員執行擴大威力掃蕩,發現大陸漁船於禁止水域捕魚,巡防艇到達現場艇長指示登檢帶
案處分,惟大陸漁船拒不停船,且對登檢同仁持木棍攻擊,下列何者錯誤?
依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第 42 條,得實施警告射擊
依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第 42 條,得予以射擊船體
依據海岸巡防機關器械使用條例,因故意或重大過失使用槍械,致大陸漁民傷亡應負相關責任
依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加重行政處分及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