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5450
類 科: 航空器維修
科 目: 定翼機及旋翼機基本原理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定翼機的機翼及旋翼機的旋翼,其升力構成的主要原理為何?試申論之。(20 分)
二、何謂誘導阻力(Induced drag)?請問以 2-D 的無限翼展理論及 3-D 的有限翼展理論
(Finite wing theory)而言,它們得到的誘導阻力一樣嗎?試申論之。(20 分)
三、以一般空氣動力學的原理而言,試說明何謂壓力係數(Pressure coefficient, CP)?今
以CP為縱軸,以一個可以有效產生升力之翼剖面(Airfoil)的前緣(Leading edge)到
後緣(Trailing edge)為橫軸[注意:由翼剖面的前緣到後緣之連線稱為弦長(Chord
length)];請分別將該翼剖面上、下表面的壓力係數(CP)vs. 弦長的變化,繪製
於同一圖中,並請解釋其原因。(20 分)
四、一般而言,目前常見的直升機設計大部分為單一主旋翼加上一個尾旋翼,以及同軸
雙旋翼直升機兩種。請問這兩種設計的優劣分別為何?試申論之。(20 分)
五、一般而言,判讀旋翼機飛行性能及巡航速度等特性可由“功率(Horsepower)vs. 飛行
速度(Flight velocity)"的曲線圖得知。而該曲線圖主要又包含:誘導功率(Induced
power)、攀附功率(Parasite power)及外形功率(Profile power)三種重要因素。
如下圖中 A、B及C所示,即為一般旋翼機三種重要的“功率 vs. 飛行速度"曲線圖。
請說明圖中 A、B及C曲線各為上述何種功率曲線圖,並解釋原因。(20 分)
Horsepower
Velocity, mph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