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3060
類 科: 環保行政
科 目: 水污染與土壤污染防治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接背面)
全一張
(
)
一、有一個去除水中BOD之生物反應器,需要提供適當之氧氣。假設該反應器進流流量
=出流流量= Q = 500 m3-day-1,進流BOD濃度(Cin)= 150 mg-L-1、出流BOD濃度(
Cout)= 50 mg-L-1。為維持系統平衡,每日廢棄乾污泥量(Mw)= 5 kg-day-1。若微生
物細胞可以以C5H7NO2為代表,試計算該反應器理論氧氣供給量(R, g/day)。[註
:C=12、H=1、N=14、O=16](10 分)
二、地球物理方法(geophysical methods)常用於污染場址初期調查,試說明:與傳統
鑽孔取樣方法比較,其優點為何?主要應用範圍為何?依實施量測之位置,可
以分成那三種?(10 分)
三、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在評估水庫優養化(eutrophication)程度以及河川污染程度
時,
分別用何種指標?
指標中分別包括那些參數?
當水中出現高濁度時,水庫
優養化指標參數中何者最易受到影響?
水庫優養化指標參數中何者常是藻類生長
限制因子?
試說明
中所提到之參數,主要來源為何?(20 分)
四、今有二地下水污染場址,分別受 BTEX 污染及受三氯乙烯(trichloroethene, TCE)
污染,試回答下列問題:
若地下水中有液相(liquid phase)時,取樣深度之差異?
判定現場是否有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作用時之監測參數?
使用化學氧化
法時,氧化劑選擇之差異?
使用透水性反應牆(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PRB)
處理時,其反應材料選擇之差異?
試評論類似地質條件下,兩者整治之難易程度。
(20 分)
五、今有一河川受到化學廢液污染,檢測分析後發現其中含有放射性碘(Iodine 131)及
甲苯(toluene)等兩種有害污染物,且完全以溶解態存於水中。如果其下游 30 公
里處為一重要自來水取水口,試依以下數據,考慮平流(advection)、生物降解
(biodegradation)或放射性衰減(radioactive decay)、揮發(volatilization)等機制,
分別推估兩種污染物到達下游取水口時之濃度;
評論前述機制對污染物到達
取水口之影響。[洩漏點濃度為Co(mg/L),河川流量為Q = 10 m3-s-1,河川為方
形斷面(寬W = 30 m、深D = 5m),碘 131 放射性半衰期為 8 day,甲苯在該河
川中會被生物降解(反應速率常數為kb = 0.5 day-1),水與空氣介面總質傳係數(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for water)為KOL = 0.25 m-day-1。](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