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代號:43050
類 科: 自然保育
科 目: 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概要
考試時間: 1小時 30 分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197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會員國簽訂了影響全球濕地保育的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試述該公約對濕地的定義為何?並就臺灣現有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
保護區或國家公園中,列舉三處重要濕地,並說明其資源特色。(25分)
二、理論上,保護區的目的是要維持生態系的完整和照顧人類生活的福祉,事實上,國
內外許多保護區存在「人與保護區的衝突(people-park conflict)」。請說明衝突問
題的內容和發生原因。(20 分)
三、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其相關法規,自然保留區的管理維護目標為何?有那些情況
得以申請進入自然保留區?(15 分)
四、為保障原住民族基本權利,原住民族基本法對於自然保護區劃設以及生物多樣性保
育方面有那些規定?(15 分)
五、環境教育法於民國 100 年6月正式實施,機關、公營事業機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及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百分之五十之財團法人之所有員工、教師、學生均應於每
年12 月31 日以前參加 4小時以上環境教育。請說明環境教育法明定之環境教育活
動有那些種類?試舉一處國內自然保護區,以公務人員為對象,規劃 4小時的環境
教育活動內容。(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