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警察人員、一般警察人員、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情報
人員考試及
112
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鐵路人員、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考 試 別
國家安全情報人員考試
等 別
三等考試
類科組別
政經組(選試英文)、國際組(選試英文)、國際組(選試阿拉伯文)、
國際組(選試日文)
科 目
中國大陸研究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中共在 2018 年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
案》。2023 年中共的「二十屆二中全會」另通過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方案》。兩次機構改革被外界認為是習近平執政下,黨政制度變革的重大
工程。請分別敘述兩次機構改革方案的主要內容和重點,並討論兩方案
在時空脈絡與改革目標與方向上的異同。(25 分)
二、美中激烈競爭與全球新冠疫情發展過程中,中國大陸對國際社會陸續推
出了關於全球發展、全球安全與全球文明等議題的「倡議」,且針對解決
烏克蘭問題提出了政治立場的文件,並稱將以此等主張,貢獻國際公共
財。請敘述中國大陸上列倡議的主要內涵,討論它們與中共既往的外交
訴求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獨立自主和平外交」、「多極化」、「公正
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等之關連,及對國際關係的
影響。(25 分)
三、何謂「後極權主義」(post-authoritarian)?何謂「威權韌性」(authoritarian
resilience)?當前中共當局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概念,作為「中國模
式」或「中國方案」加以提倡宣傳,請問中共所稱之「中國式現代化」
特徵為何?是否可以用「後極權」或「威權韌性」加以解釋?請闡述之。
(25 分)
四、有關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戰略,官方有所謂「新常態」、「中國製造 2025」
與「供給側改革」等說法。請分別說明上述三個概念提出的背景、內涵,
並討論三者彼此間是否有矛盾之處?原因為何?(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