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23 司法院釋字第 803 號解釋關於《原住民狩獵案》,就槍砲彈藥刀械管制相關規範之解釋,下列何者錯誤?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 20 條第 1項就原住民未經許可,製造、運輸或持有自製獵槍等之除罪範圍設
定,沒有違反憲法比例原則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 20 條第 1項所稱的「自製獵槍」一詞,沒有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
考量原住民(族)文化之特殊性,就原住民槍砲彈藥刀械管制相關規範,因涉及刑事或行政制裁,不宜
以法規命令作為規範依據,應以法律明文規定,以符法律保留原則
槍砲彈藥刀械許可及管理辦法第 2條第 3款之「自製獵槍」規範,不符原住民安全從事合法狩獵活動之
要求,違反憲法保障人民生命權、身體權及原住民從事狩獵活動之文化權利之意旨
24 司法院釋字第 803 號解釋關於《原住民狩獵案》,就野生動物保育相關規範之解釋,下列何者錯誤?
野生動物保育法第 21 條之 1第1項對原住民基於傳統文化下非營利性自用而獵捕、宰殺或利用野生動
物之行為予以規範,或授權主管機關訂定管制規範時,除有特殊例外,其得獵捕、宰殺或利用之野生動
物,應不包括保育類野生動物,以求憲法上相關價值間之衡平
野生動物保育法第 21 條之 1第2項前段規定,所採之事前申請核准之管制手段,沒有違反憲法比例原則
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第 4條第 3項規定有關非定期性獵
捕活動所定之申請期限與程序規定部分,就突發性未可事先預期者,欠缺合理彈性,對原住民從事狩獵
活動之文化權利所為限制已屬過度,已逾越可合理期待原住民承受之限度,有違憲法比例原則
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第 4條第 4項第 4款規定有關申請書
應載明獵捕動物之種類與數量部分,尚不違反憲法比例原則
25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何時開始受到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之保護?
從智慧創作產生時 從智慧創作公開時
從智慧創作經主管機關認定並登記時 從智慧創作向主管機關完成報備時
26 憲法法庭 111 年憲判字第 4號判決關於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之原住民身分案,下列何者錯誤?
原住民身分法第 4條第 2項規定:「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或
原住民傳統名字者,取得原住民身分。」違反憲法保障原住民身分認同權及平等權之意旨而違憲
相關機關應於該判決宣示之日起 2年內,依判決意旨修正原住民身分法第 4條第 2項規定
相關機關未於該判決宣示之日起 2年內完成修法者,原住民身分法第 4條第 2項規定失效,原住民與非
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自動取得原住民身分,無須辦理原住民身分及民族別登記
原住民之文化權利為個別原住民受憲法第 22 條保障之基本權之一環,原住民之地位較特殊,其身分原
則上係依自我認同原則,該身分認同權應受憲法第 22 條規定高度保障,乃原住民特殊人格權利
27 原住民男子與非原住民女子結婚後,下列何者正確?
非原住民女子得申請取得原住民身分
非原住民女子婚前之子女得隨母申請取得原住民身分
原住民男子得申請喪失原住民身分,但於婚姻關係消滅後,得再申請回復原住民身分
原住民男子申請喪失原住民身分者,其申請時之未成年子女之原住民身分亦喪失
28 培訓原住民族語老師,並協助地方機關以專職方式聘用,是屬於那一個中央機關之權責?
原住民族委員會 教育部 文化部 國家發展委員會
29 依據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第 23 條規定,政府捐助之原住民族電視及廣播機構,所製作原住民族語言節目
及語言學習課程使用原住民族語言之比例,不得低於該機構總時數之多少比率?
30% 40% 50% 60%
30 依據原住民族教育法,關於原住民族學校之定義,下列何者正確?
原住民族學校,係指以原住民學生為主,由各原住民族耆老擔任教師,實施各原住民族教育之學校
原住民族學校,係指以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為主,依該民族教育哲學與目標實施教育之學校
原住民族學校,係指基於民族自決,由各民族所主導設立對其族人提供教學資源之學校
原住民族學校,係指以各原住民族之文化為核心,依據各級學校法所設立之學校
31 下列那一項不是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共同召開的原住民族教育政策會之諮詢範圍?
原住民族教育體系 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長程計畫
原住民族經濟發展計畫 原住民族教育相關事務跨部會協商
32 原住民族教育法要求那些學校應對其原住民學生實施民族教育?
各級學校 九年國民教育學校 小學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33 原住民族教育法要求下列那些組織應規劃實施原住民族及多元文化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並鼓勵其員工參
與?①政府機關 ②公營事業機構 ③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 50%之財團法人 ④僱用原住民超過員工
總額 40%之法人
①②③ ①②③④ ②③ ②③④
34 原住民得在原住民族地區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公告之海域依法從事獵捕野生動物、採集野生植物及菌類、採
取礦物、土石及利用水資源之非營利行為,但其範圍不包括那些目的?
教學 自用 傳統文化 祭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