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16 當前資通訊技術發展迅速,對於刑案現場電腦、網路設備等數位證物之處理非常重要,攸關案件的突
破與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針對電腦主機之處理,首先確認電腦主機是否為開機狀態,若為關機狀態,經研判無立即蒐證之必
要者,直接進行後續扣押流程
針對網路設備,應先確認所有網路設備數量,並確認現場是否有無線網路之訊號。若為有線之區域
網路,標示網路設備各連接埠連接之電腦主機或其他設備,電腦主機相關資料蒐集完成後,保持網
路通暢,以利後續偵辦
對於現場所有儲存裝置之數量應加以確認,逐一對各儲存裝置之內容進行檢視,檢視時不可更動其
內容
對於行動裝置首先應阻絕其網路及通訊,並注意電量是否足夠。若為開機狀態,則將行動裝置設定
為飛航模式
17 通訊監察具有高度隱密性,對於組織性的犯罪,可以彌補傳統偵查方法之不足。有關通訊監察之法令
規定與執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偵辦最重本刑 3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為調查犯罪嫌疑人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認有調取通信紀錄
之必要時,得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規定報請檢察官許可後,向該管法院聲請核發調取票
夜間或假日遇案情特殊、情況急迫之案件,須緊急調取通信紀錄者,可逕向法官報請許可後,先為
調取通訊監察資料
通訊監察案件投單時,應檢附通訊監察書影本及上線申請表,並依警察機關執行民營行動及固網電
信通訊監察作業規定辦理
警察機關聲請通訊監察案件承辦人員於執行通訊監察完畢後,應將執行結果依規定於警察機關 e化
案件平臺系統確實填報
18 數位證據具有許多特性,以致於本身在蒐集證據、保存、分析時都必須小心謹慎。有關數位證據的特
性,以及偵查此類犯罪應注意事項,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所謂數位證據,目前法令所指者,以刑法第 10 條第 6項「稱電磁紀錄者,謂以電子、磁性、光學
或其他相類之方式所製成,而供電腦處理之紀錄。」為主
數位證據具有易消逝性、易被竄改及破壞、具隱匿性、不可還原性
數位證據本身只能成為輔助證據,無法成為直接證據
承辦案件人員應儘可能以最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該數位證據是如何取得及產生、如何直接或間接證
明其與犯罪事實、時間、地點的關聯性
19 情報是破獲刑案重要的關鍵因素。有關警察情資來源與遴選第三人蒐集資料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無論實務上或學者研究指出,警察的情資來源包括:開放來源(Open Source)、秘密來源(Confidential
Source)、喬裝警探(Undercover Police Officer)、線民(Informant)、內線(Controlled Informant)等
警察為防止危害或犯罪,認對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個人生命、身體、自由、名譽或財產,將有危
害行為,或有觸犯刑事法律之虞者,得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其相關資料
經遴選為第三人者,除得支給實際需要工作費用外,不給予任何名義及證明文件,亦不具警察職權
行使法或其他法規賦予警察之職權。其從事秘密蒐集資料,不得有違反法規之行為。有關實際工作
需要之費用應由第三人親自具名領取
警察遴選第三人,應查核事項包括:忠誠度及信賴度、工作及生活背景、合作意願及動機
20 科技偵查技術涵蓋錄影監視影像偵查、通訊監察、社群網路調查、資料探勘技術、數位鑑識等,下列
敘述何者錯誤?
錄影監視影像(CCTV)具有重建犯罪過程、尋找歹徒、共犯影像、確定歹徒進入與逃離路線等多
種的犯罪偵查功能
執行通訊監察系統之追蹤鑑識,通常有「利用細胞辨識碼(Cell Identifier)予以精確定位」與「利
用位置與移動指標換手(Hands Off)狀況」兩種方式可以運用,加以監視對象位置
每個人在使用社群網路時,皆需要使用者名稱,用來登入網站,這個名稱通常會出現在使用者頁面
的URL 中
FB 提供了搜尋「暫存(Cache)」功能,可以讓偵查人員查看到網頁的歷史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