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11 為提升各國對移民人權及多元文化之重視,聯合國大會於西元 2000 年12 月18 日宣布 12 月18 日
為國際移民日(第 A/RES/55/93 號決議),將每年的 12 月18 日訂為「國際移民日」(International
Migrants Day)。下列何者對「國際移民日」之相關敘述是正確的?
我國於民國 100 年(西元 2011 年)將 12 月18 日訂為我國的「國際移民日」
我國以民國 100 年11 月23 日總統令修正「入出國及移民法」當天 11 月23 日為我國的「國際
移民日」
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無法返回母國的滯留移民議題並非「國際移民日」研
討範疇
「國際日」必須經由聯合國大會議決才能指定,聯合國之專門機構無權片面宣布指定「國際日」
12 為防制並遏阻對恐怖活動、組織、分子之資助行為,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基本人權,強化資恐防
制國際合作,於民國 105 年7月27 日,即已公布施行「資恐防制法」。下列何者為「資恐防制法」
之主管機關?
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 內政部警政署
外交部 法務部
13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DNI),直接受到美國總統任命、指揮及管理。
此係根據西元 2004 年情報改革和防恐法案而設立的,要負責為美國總統、美國國家安全會議與
美國國土安全會議,就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事務上提供重要諮詢。下列何者並非美國國家情報總
監所直接隸屬的機構?
「國家反擴散中心」(National Counterproliferation Center)
「國家反恐怖主義擴散中心」(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
「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National Counter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Center)
「國家情報協調中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ordination Center)
14 下列居住臺灣地區人民受歧視申訴之規定,何者敘述正確?
任何人不得以國籍、種族、膚色、階級、出生地等因素,對居住於臺灣地區之人民為歧視之行為
因歧視致權利受不法侵害者,應依其受侵害情況,向檢察官提出申訴
申訴之提起,應自知悉受歧視致權利受不法侵害之次日起 1個月內為之,但是侵害發生已逾 5
年者,不得提起
對已決定或撤回之申訴案件重行提起申訴,可以向行政院提出再申訴
15 下列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國外出生)申請在臺灣地區定居,何者敘述正確?
居住臺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在國外出生之子女,12 歲以下者始得申請
應向各戶政事務所提出申請
父或母單獨為未成年人申請在臺灣地區定居,附父或母之同意書即可
居住臺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在國外出生之子女,未滿 20 歲者得申請
16 下列大陸地區人民申請來臺定居之規定,何者敘述正確?
大陸地區人民為臺灣地區人民之親生子女,年齡在 12 歲以下者可以申請
臺灣地區人民之直系血親及配偶,年齡在 65 歲以下者始得申請
民國 38 年政府遷臺前,自費赴大陸地區求學人員及其配偶得申請
民國 34 年前,因兵役關係滯留大陸地區之臺籍軍人及其配偶得申請
17 下列保護防制人口販運被害人權益之規定,何者有誤?
提供協助所需及送返原籍國(地)之費用,應由加害人負擔
提供協助所需及送返原籍國(地)之費用,加害人有數人者,應負連帶責任
經鑑別為人口販運被害人,且無合法居留證件者,內政部移民署應核發 1年以下效期之居留證
人口販運被害人因被販運而觸犯其他刑罰或行政罰規定者,得減輕或免除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