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12 已知某福利金領取者,不工作時每月可以獲得$10,000 福利金;若工作所得超過$5,000,每增加$1
的收入,福利金將減少$0.5。試問工作所得超過多少,即不再享有補助利益?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13 已知甲的所得為$50,000,假設甲有 0.1 的機率生病,生病時的所得為$20,000,確定等值(certainty
equivalent)為$46,500。在完全保險的情形下,甲的精算公平保險費(actuarially fair insurance
premium)為何?
$2,000 $3,000 $3,500 $4,500
14 假設在完全競爭市場下,某一財貨有外部利益(external benefits)產生,則在市場均衡時,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邊際社會利益大於邊際社會成本 邊際社會利益等於邊際社會成本
邊際社會利益等於邊際私人利益 邊際私人利益大於邊際私人成本
15 根據相等比例犧牲(Equal proportional sacrifice)原則,假設所得邊際效用固定,當所有人的效用
函數都相同且效用水準只決定於所得,此時所得稅應採何種稅率課徵?
累進稅率 比例稅率
累退稅率 先課累進稅再課比例稅
16 下列何者不是推行社會保險制度可以達到的功能?
降低資訊不對稱 避免社會資源浪費
維持社會勞動力 有效降低社會風險
17 下列有關擁擠性公共財(congestible public goods)之敘述何者正確?
在消費上具非敵對性(nonrival)在市場上無法訂價
在消費上具某些程度敵對性(rival)無法由私部門提供
18 下列那一個學說以比較公、私部門要素的生產力,以及報酬的差異和趨同,來說明公共支出的
成長?
布瑞南與布坎南(Brennan and Buchanan)提出的巨靈假說(Leviathan hypothesis)
鮑莫(W. J. Baumol)提出的不平衡成長模型(unbalanced growth model)
雅羅(K. Arrow)提出的雅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華格納(A. Wagner)提出的華格納法則(Wagner’s law)
19 假設社會上僅有 A與B二人,其對公共財的個人需求曲線分別為 A:Q=100-P;B:Q=50-0.5P,
其中 P為價格,Q為公共財數量。若公共財的供給曲線為 Q = P-80,試問最適的公共財提供數量
應為多少單位?
4812 30
20 有關褔利經濟學第一基本定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所有生產者與消費者皆處於完全競爭市場
市場達成均衡時,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合計的社會剩餘達最大
每一個單一商品皆存在一個市場
消費者為價格接受者,而生產者為價格決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