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12 經緯儀觀測點 A天頂距正鏡讀數為 66°50ʹ11ʺ,倒鏡讀數為 293°09ʹ25ʺ,則其垂直角為多少?
仰角 23°09ʹ37ʺ 仰角 66°50ʹ23ʺ 俯角 23°09ʹ37ʺ 俯角 66°50ʹ23ʺ
13 數值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是以數值化方式來展現三度空間地形起伏變化情形,其較
「不適合」做下列何種應用?
坡度分析 視域分析 淹水模擬 土地利用分類
14 當水準測量進行平差計算時,權與水準路線長度之關係為:
成正比 成反比 平方根成正比 平方根成反比
15 今進行水準測量,假設測線長度為 4 km 時,允許之閉合差為±8 mm。在同一標準要求下,當測線長度更
換為 8 km 時,允許之閉合差為多少?
±11 mm ±16 mm ±21 mm ±24 mm
16 飛機場、工業區等整地工程,採用何種測量方法決定施工基面高程,計算土方量,以平整地面?
對向水準測量 面積水準測量 縱斷面水準測量 橫斷面水準測量
17 關於地形圖中之等高線特性,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首曲線為構成等高線地形圖之主體 等高線間距為相鄰兩等高線之平面距離
等高線愈稀疏代表該地地勢愈平坦 等高線遇山脊線或山谷線相交成直角
18 已知 A點坐標(XA=100.50 m,YA=250.75 m),A點至 B點之方位角為 55°45ʹ50ʺ,兩點距離於 1:1000 比
例尺量得為 8.5 公分,則 YB為:
255.53m257.78 m 298.57 m 321.02 m
19 已知 A、B兩點(縱坐標 N,橫坐標 E)坐標為 A(0.000,0.000),B(200.000,100.000),則 AB 之方位
角等於:
26°33ʹ54ʺ 206°33ʹ54ʺ 63°26ʹ06ʺ 243°26ʹ06ʺ
20 重複量測一段距離 5次,其結果分別為 100.20 m、100.30 m、100.40 m、100.50 m、100.60 m,該段距離
之單次量測中誤差為何?
0.16 m 0.12 m 0.10 m 0.09 m
21 於相距 50 公尺之 A、B兩樁中點上架設水準儀,觀測 A、B二標尺之讀數分別為 a1=1.625 m 及b1=1.603 m,
接著將儀器向 A端移至 BA 延長線上距離 A標尺 5公尺處,測得 A、B二標尺之讀數分別為 a2=1.633 m
及b2=1.605 m,試問此水準儀是否存在視準軸誤差及 A、B兩樁之正確高程差為:
是,0.022 m 是,0.025 m 否,0.025 m 否,0.028 m
22 關於測量精度與誤差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儀器校正可改善系統誤差 偶然誤差中,大誤差發生機率與小誤差發生機率相等
多餘觀測數可提升精度 系統誤差為累積誤差
23 縱斷面水準測量繪製之縱斷面圖,一般採縱向比例較橫向比例為大,其目的為何?
了解路線中心線左右之地勢、地物情況 表示路線地形高低起伏特別顯著起見
易於擬定理想之路線高度 易於計算土方
24 關於消除或減弱 GPS 衛星定位誤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為降低電離層誤差影響,應選在中午觀測
為減弱多路徑效應影響,應縮短觀測時間
為減弱衛星軌道誤差影響,應採用廣播星曆
為降低對流層誤差影響,應避免採用低仰角角度(低於 15 度)觀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