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在未進行國際貿易前,X商品於 A、B兩國之自給自足均衡(autarky
equilibrium)的價格為
與
。而 X商品在全球的售價為
,且
。若 A、B兩國於國際市場為價格接受者,當 A、B兩國開
放X商品可自由貿易後,請繪圖分析此對 A、B兩國之消費者剩餘、生
產者剩餘與整體經濟福利的影響。(25分)
二、請根據彈性方法(the elasticity approach)的內容,說明一國貨幣貶值對
該國國際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的影響,以及透過貨幣貶值的方式
是否能改善一國國際收支。(25分)
三、請說明於固定匯率與浮動匯率之不同機制下,一國貨幣政策自主性所受
到的影響為何?(25分)
四、請說明當一國採取自由貿易區域(free-tradearea,FTA)後,隨之出現的
貿易移轉(tradediversion)與貿易創造(tradecreation)之意義。(10分)
若B、C兩國均生產 A國所需之商品 X,該商品於 A、B、C三國的
售價分別為12元、9元、8元,且 A國對商品 X課徵2元的進口關稅。
表1為A國與 B國簽訂 FTA 前後,A國分別自 B、C兩國進口商品 X
的數量。請問在 A、B兩國簽訂 FTA 後,A國整體經濟福利的增加或
減少幅度為何?(15分)
表1:
簽訂FTA前
A國自B國進口數量 0單位
A國自C國進口數量 150單位
簽訂FTA後
A國自B國進口數量 250單位
A國自C國進口數量 0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