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二、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是近幾年由文化部啟動的文化資產保存之重要工作,
若借用韋恩.奧圖(Wayne Attoe)在《美國都市建築-城市設計的觸媒》
(American Urban Architecture-Catalyst in the Design of Cities)一書中所引
介的「觸媒」概念,文化部所推動的再造歷史現場之諸多個案中,位於
市區的大型文化資產基地或可將其視為帶動市區「再發展」的「觸媒」,
可好好地規劃經營;但顯然也必須要周邊都市計畫或都市設計的諸多配
合。請在北部臺北市的「臺北市-療、浴、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中
部臺中市的「臺中文化城中城歷史空間再造計畫-舊市議會及周邊範圍
計畫」、南部高雄市的「興濱計畫-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或東部的「花
蓮市-太平洋臨港廊道歷史場景再現計畫」等四處位在市區或市區邊緣
的再造歷史現場基地中挑一處你較熟悉的基地,假設你是該市具空間專
業背景的技術幕僚,請問你認為在都市設計或都市計畫方面,市政府該
採取那些配套的作為,才能有效啟動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的觸媒效應?
(30分)
三、近年來,過去一度被視為地方成長引擎的「科學工業園區」或「大學」
在籌設中或籌設後因為外溢的需要而進行「XX 特定區計畫」時,無論
是以「區段徵收」或「重劃」的方式都曾出現周邊土地權利關係人不願
意併入計畫區域,或拒絕領取發還之土地,希望改領取現金的狀況。請
說明在取得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的過程裡,政府過往的法制化手段及
處理原則為何?不被部分土地權利關係人接受的理由何在?(20分)
四、臺灣近年中央積極推動的前瞻計畫中,有為數不少的軌道建設項目,由
地方政府具案向中央申請。假設你所在的縣市政府正想繼續向交通部爭
取軌道建設項目補助,試具體指出因應「市區段鐵路高架工程」、「臺鐵
路線捷運化增設新站」或是新軌道路線(重運量捷運、輕軌或臺鐵支線)
劃設等中央可以補助的軌道建設項目中之任何一項計畫,從大眾運輸導
向的規劃(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觀點,應提出那些配套的
市政工作?(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