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類 科:財稅行政、會計
科目:財政學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代號:21450
21750
頁次:4
-
1
甲、申論題部分:(50 分)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一、假設社會只有二種財貨 X與Y,L與Z為工作與休閒,Px、Py 與w分
別為兩財貨的價格及工資,如果工作所得全部用於消費,試以預算限制
式分析下列二種情況下,對 X、Y與Z三者課徵相同稅率(t)的最適
(Optimal)課稅結果。
假設可以直接對休閒課稅。(13 分)
假設無法直接對休閒課稅,而代之以對工作補貼。(12 分)
二、何謂非凸性問題(Non-convexity Problem)?試以「平均成本遞減」及
「污染的負外部性」等二種狀況為例,分別詳細說明之。(25 分)
乙、測驗題部分:(50 分) 代號:5214
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共25 題,每題 2分,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下列敘述何者符合國家有機論(organic view)的觀點?
政府是有機體的一份子,以追求公部門利益極大化為目的
個人是有機體的一份子,以追求個人利益極大化為目的
個人是有機體的一份子,以追求社會利益的極大化為目的
政府是有機體的一份子,個人並非有機體的一份子
2 甲、乙兩人的消費組合從契約線(contract curve)外調整到契約線上,則:
兩人的效用都一定能提高 兩人的效用都無法提高
至少有一人的效用會提高 有一人的效用會提高,另一人的效用會降低
3 下列對林達爾(E. Lindahl)自願交易模型下均衡解的敘述,何者正確?
符合效率且每人稅額負擔一定相同
符合效率但每人稅額負擔並不一定相同
不符合效率但每人稅額負擔一定相同
不符合效率且每人稅額負擔並不一定相同

代號:21450
21750
頁次:4
-
2
4 假設 X財貨的需求曲線為 P = 100 - Q,且每生產一單位 X財貨的邊際成本為 30 元,同時也會造
成20 元的邊際外部成本。在政府以課徵皮古稅(Pigouvian tax)來達到社會最適的數量時,政府
可獲得多少稅收?
500 元 1,000 元 1,500 元 2,000 元
5 下列何者非公共支出上升的學理原因?
稽徵技術提高,租稅收入增加
物價下跌,公共財數量增加
人口增加,提高社會成本,使公共支出增加
公共支出中資本支出日益加重,而其所得彈性通常大於 1
6 若一計畫現在的投入成本為 $100,000,1年後產生的效益為 $108,000,則此計畫的內部報酬率
(internal rate of retu rn)為:
5% 6% 8% 10%
7 若政府採用淨現值法評估計畫,則在下列何條件下,可以執行計畫?
淨現值為正時 內部報酬率小於折現率時
內部報酬率小於社會折現率時 沒有影子價格時
8 依預算法第 34 條,政府推動重要公共工程建設及重大施政計畫,於編列概算或預算案前,應先
行製作選擇方案及替代方案的何種報告?
成本效益分析 稅式支出評估 勞動力需求規模 環境影響評估
9 如果我們將民主政治視為一社會資源分配機制,那麼利益團體經由一定程序,支持能夠保護該特
定團體利益的政治人物,此種行為:
在許多民主國家視其為非法,立法加以禁止
必定能夠促進經濟成長
有可能改善資源配置效率
在我國明訂禁止此種行為
10 下列何者不是社會救助的給付項目?
生活扶助 醫療補助 災害救助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
11 有關於勞工退休金的提繳,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勞工得在其每月工資 6%範圍內,自願提繳退休金
勞工自願提繳部分,得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
用以作為提繳基準的每月工資,由中央主管機關擬訂月提繳工資分級表,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自營作業者不可以參與提繳及請領退休金

代號:21450
21750
頁次:4
-
3
12 勞動者的預算線如下圖,橫軸為休閒 L,縱軸為所得 Y。政府給予無所得者補助 AC,勞動者每
賺取一元所得,政府會減少補助 0.4 元。若勞動者的工資率為 W,則 AB的斜率應為何?
0.4W 0.6W 1.4W 1.6W
13 關於財產稅歸宿有各種不同觀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舊觀點認為不論是土地稅或房屋稅皆是累退的
舊觀點認為土地稅是累退的,而房屋稅是累進的
新觀點認為財產稅的一般租稅效果與貨物稅效果皆是累進的
新觀點認為財產稅的一般租稅效果是累進的,而貨物稅效果則不確定
14 課徵薪資所得稅所引發的超額負擔:
與勞動供給彈性成正比 與納稅者邊際稅率成反比
與薪資所得稅稅收成反比 與納稅者休閒時數成反比
15 經常用來衡量一國財政能力的國民租稅負擔率之定義為:
稅式支出 / 國民生產毛額 賦稅收入 / 國民生產毛額
稅式支出 / 賦稅收入 所得稅稅收 / 賦稅收入
16 我國現行個人基本稅額的起徵額及徵收率分別為:
新臺幣 200 萬;12% 新臺幣 200 萬;20%
新臺幣 670 萬;12% 新臺幣 670 萬;20%
17 下列有關我國地價稅課徵之敘述何者錯誤?
我國地價稅之課徵係採比例稅率
地價稅課徵之稅基為申報地價
規定地價後,每二年重新規定地價一次。但必要時得延長之
地價稅每年徵收一次
18 當所得稅稅制中出現邊際稅率高於平均稅率的現象時,該所得區段為:
累進區段 累退區段 等比例區段 效率區段
Y
B A
0 C L

代號:21450
21750
頁次:4
-
4
19 跨國企業通常利用關係企業相互間不合常規交易之安排,將集團利潤實現於低稅負或免稅之企業
成員,以降低集團總稅負,此種方式稱為:
移轉訂價 受控外國公司法則
資本弱化 投資紅利
20 下列有關丁波(C.M.Tiebout)所提「純地方公共支出理論」的假設與敘述,何者錯誤?
人民遷徙不用花費任何成本與費用
人民有充分資訊可了解各地區的公共支出及租稅上的差異
各地區所提供的公共財具有外溢效果
每個地區皆存在一個最適的規模人數
21 中央與地方政府權限的劃分,地方政府的權責主要是著眼於:
改善總體所得分配 維持總體經濟發展與穩定
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確保溫和的通貨膨脹率
22 財政分權制度可能導致租稅競爭(tax competition)現象,下列何者為租稅競爭的結果?
地方公共財的提供低於效率水準,稅收不足
地方公共財的提供高於效率水準,稅收充足
地方公共財的提供高於效率水準,稅收不足
地方公共財的提供低於效率水準,稅收充足
23 有關財政分權制度效率面的優點,下列何者錯誤?
可量身訂作適合轄區居民的公共服務
有助於各政府間的競爭,提高行政效率
地方分權便於創新的公共政策進行區域性試驗
若地方性公共財具正向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採地方分權將有助資源配置效率
24 依據我國預算法之分類,有法定預算之機關單位,該機關單位之預算稱為:
總預算 單位預算 附屬單位預算 分預算
25 下列有關直接民主體制下「中位數投票者定理」的敘述,何者正確?
中位數投票者與平均數投票者必為同一人
中位數投票者決定民選首長的人選
依中位數投票者之偏好決定公共財的規模
中位數投票者乃是依照年齡大小排序選出

類科名稱:
108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
科目名稱:財政學
測驗題標準答案更正
考試名稱:
財稅行政、會計
單選題數:25題 單選每題配分:2.00分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第1題
C第2題 第3題 第4題 第5題 第6題 第7題 第8題 第9題 第10題
第11題 第12題 第14題 第15題 第16題 第17題 第18題 第19題 第20題
第21題 第22題 第23題 第24題 第25題 第26題 第27題 第28題 第29題 第30題
第31題 第32題 第33題 第34題 第35題 第36題 第37題 第38題 第39題 第40題
第13題
第41題 第42題 第43題 第44題 第45題 第46題 第47題 第48題 第49題 第50題
第51題 第52題 第53題 第54題 第55題 第56題 第57題 第58題 第59題 第60題
第61題 第62題 第63題 第64題 第65題 第66題 第67題 第68題 第69題 第70題
第71題 第72題 第73題 第74題 第75題 第76題 第77題 第78題 第79題 第80題
第81題 第82題 第83題 第84題 第85題 第86題 第87題 第88題 第89題 第90題
第91題 第92題 第93題 第94題 第95題 第96題 第97題 第98題 第99題 第100題
CBBBCAACD
D D#BDAAAC
CADB#
B
複選題數: 複選每題配分:
備 註: 第14題答A或D者均給分,第25題答B或C者均給分。
標準答案:答案標註#者,表該題有更正答案,其更正內容詳見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