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4905
頁次:4
-
3
25 下列關於螺旋齒輪的敘述,何者正確?
螺旋齒輪的齒軸線與齒輪的軸線對齊
兩螺旋齒輪配合時,必須同為右向螺旋或同為左向螺旋
螺旋齒輪因為造型比正齒輪複雜,所以齒的磨耗比較嚴重
螺旋齒輪能將動力傳輸方向做 90 度的轉變
26 皮帶輪最適合用在下列那一個場合?
高轉速、低扭力 高轉速、高扭力 低轉速、低扭力 低轉速、高扭力
27 下列有關正齒輪的敘述,何者錯誤?
周節等於齒厚與齒間的和 徑節為節圓直徑對齒數的比值
齒冠為齒頂與節圓間的徑向距離 間隙圓是與嚙合齒輪之齒冠圓相切的圓
28 某正齒輪組由 16 齒的小齒輪與 40 齒的大齒輪組成。其徑節=2,壓力角 20 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模數為 0.5 中心距為 28 英吋
周節為 1.57 英吋 小齒輪基圓直徑為 8英吋
29 某V形皮帶運轉於節徑 30 cm 與50 cm 的皮帶輪上,其中心距為 60 cm 試求小皮帶輪的包覆角(wrap angle):
199 度 190 度 170 度 161 度
30 某機械裝置採用鏈條傳動設計,其輸入轉速為 94 rad/s,輸出轉速要求在 24 rad/s 至25 rad/s。若已知較小
鏈輪的齒數為 17 齒,請問較大鏈輪的齒數為何?
75 齒 65 齒 55 齒 45 齒
31 已知一彈簧的彈簧常數為 7200 N/m,受到 432 N 的力量拉伸後,長度為 150 mm。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彈簧未受到拉伸時的自由長度為 60 mm
彈簧從自由長度的狀態下,受到 216 N 力量拉伸,長度會變為 90 mm
彈簧從自由長度的狀態下,受到 648 N 力量拉伸,長度會變為 180 mm
理論上,彈簧受到 216 N 力量拉伸後,再釋放力量,彈簧的長度會變為 80 mm
32 兩同心螺圈彈簧中,居外圈者彈簧常數為 2400 N/cm,內圈彈簧的彈簧率為 1750 N/cm。外圈彈簧較內圈
彈簧長 1/2 cm。若受到外力總負荷 8000 N 壓縮,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外圈彈簧的負荷為 4627 N 外圈彈簧的負荷為 5134 N
內圈彈簧的負荷為 3374 N 內圈彈簧的負荷為 4627 N
33 將彈簧 1(彈簧常數為 k1)與彈簧 2(彈簧常數為 k2)串聯,施加外力 F。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若k1>k2,則彈簧 1的變形量大於彈簧 2的變形量
若k1>k2,則作用在彈簧 1的分力大於作用在彈簧 2的分力
作用在彈簧 1的分力與作用在彈簧 2的分力會相同
作用在彈簧 1的分力小於 F,且與 k1/k2有關
34 在相同拉伸力作用下,兩個彈簧常數相同的彈簧並聯的變形量是串聯的變形量的幾倍?
1/2 1/4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