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20260 
頁次:4
-
3 
 
 
8 類別(Class)是應用領域中同類物件集合的抽象化。下列關於類別的敘述,何者錯誤? 
類別的結構包括其名稱、屬性和操作 
類別的狀態、性質、特徵都在其屬性中描述 
子類別因為繼承父類別的所有屬性,所以兩者是一樣的,不能修改 
操作是類別中物件能夠從事的行為 
9 資料庫正規化形式(normal  form),移除可遞移相依性存在(亦即只由主鍵來識別非鍵屬性),
屬於下列那一形式的步驟? 
第一正規化 第二正規化 第三正規化 第四正規化 
10 實體關係圖(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中的雙矩形表示下列那一種意義? 
此一資料物件所包含的屬性內涵 
多值的屬性 
實體在關係中的完全參與,也就是實體與實體之間存在有紀錄的關係 
需要依賴其他實體型態才能存在的弱實體形態 
11 資料庫系統執行一個作業的邏輯單元,所有處理動作的集合,稱之為: 
值組(tuple)  預儲程序(stored procedure) 
交易(transaction)  確認(commit) 
12 資料庫系統內,代表模型結構的相關描述與定義,稱之為: 
視界(view) 值域(domain) 維度(degree) 綱要(schema) 
13 在建置資訊系統之前,我們應該做好需求分析(Requirement Analysis)。關於需求分析,下列敘
述何者錯誤? 
需求者不只是使用人,也應包括相關系統 
需求分析是專業的事,應由系統分析師參與,不應包括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 
對於需求的功能應有評量的標準,以利支援快速雛型設計 
需求工程的產出是一系列需求清單(Requirement List)或是使用者故事(User Stories) 
14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常被使用的資訊系統建模語言。在建構應用系統模型時,
我們可能採取靜態的觀點或是動態的觀點(Static vs. Dynamic View)。下列那一個圖示是用靜態
的觀點來描述系統? 
Class Diagram(類別圖) State Machine Diagram(狀態機圖) 
Sequence Diagram(順序圖) Activity Diagram(活動圖) 
15 在系統完成之後,必須進行一種軟體性能測試,它是通過逐步增加系統負載的方式來測試系統性
能的變化,最終確定在什麼負載條件下,系統性能處於失效狀態,並以此來獲得系統能提供的最
大服務級別的測試。以上敘述為何? 
壓力測試 穩定性測試 並行性測試 系統容量測試 
16 有一種資訊系統開發環境,它是利用物件導向且基於網路的程式開發框架來進行的。它好像一個
線上的指導者,可以為各方面和各層次的程式開發提供指導方針、模版(Templates)以及事例
(Instance)支持;它將物件的定義、技術、實作和其他開發的組件(例如文檔、模型、手冊以
及代碼等等)整合在一個統一的框架內。它是下列那一種方法? 
Rapid Prototyping(快速雛型法)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理性統一過程開發方法) 
Incremental Development(漸增式發展法) 
Spiral Model of System Development(螺旋模型開發方法) 
17 「模組有多個功能或類別內有多個操作(operation)且屬於同一種類,並由外在的模組或類別來
控制呼叫這些操作執行。」,此種內聚力屬於下列那一種? 
資訊內聚 功能內聚 程序內聚 邏輯內聚 
18 下列何者為軟體測試的白箱測試所涵蓋範圍? 
測試以廣度為主 
測試人員必須了解待測程序的內部結構、演算法等訊息 
進行的測試是從使用者角度對程序進行深入的檢視 
只需針對程序的輸入(將測試數據輸入)、輸出(確認輸出的結果是否正確),和系統功能的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