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3650 全一頁
類科: 博物館管理(選試英文)
科目: 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
考試時間: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1985 年以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首先發布「學習權宣言」,並陸續提出
「學會追求知識」(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學會與人相處」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等四大支柱,其後,更在 2003
年的報告中提出「學會改變」(learning to change)作為終身學習社會的第五大支柱。
請論述此五大支柱之理念在博物館推動社會教育上的啟發為何?(25 分)
二、臺灣從 1950 年代以來,社會教育歷經數十年的演變,其相關法制已從「社會教育法」
時代演變發展到「終身學習法」、「博物館法」、「圖書館法」、「藝術教育法」等多元
分化的趨勢,可見,專業化乃是時代的趨勢,請試著從專業化的五大指標:1.系統的
理論體系;2.專業的權威;3.社群認可;4.支配性的倫理規條;5.專業文化等五大面
向,論述博物館邁向專業發展的特色與未來趨勢。(25 分)
三、目前臺灣地區已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高達 14%),因此,博物
館針對高齡者的五大需求:1.因應需求(coping needs);2.貢獻需求(contributory
needs);3.影響需求(influencing needs);4.表達與沈思需求(expressive and
contemplative needs);5.超越需求(the needs for transcendence)需要審慎設計活動或
課程,請針對各需求面向加以闡述,並說明博物館活動或課程設計可以對應的主題
重點或方向。(25 分)
四、培力(empowerment)(或稱做增能、賦權)理論近年來在成人及社會教育理論中經
常被提及,特別是針對弱勢團體的學習或志工的養成教育。請您針對培力理論加以
定義或說明,並提出在博物館志工經營或培訓方面可以加以應用的方向?(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