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次:3-2 
20. (D)空氣、水質等定量模式與預測方法常被應用於環境影響評估之何項作業?    (A)背景環境調查 
(B)替代方案選擇 (C)評估項目研擬 (D)影響預測與評估 
21. (C)關於風險評估,進行危害確認時,其證據權重應以下列哪一項為最低?    (A)動物實驗資料 (B)
短期試驗資料 (C)分子結構的比較 (D)流行病學研究資料 
22. (D)實施總量管制之優點不包括以下何者?    (A)較具彈性 (B)可同時考量防制成本、技術及法令
規章 (C)可發展出清潔生產技術    (D)管制容易 
23. (A)以下何處為我國屬於「國際級」之重要溼地?    (A)曾文溪口溼地 (B)夢幻湖溼地 (C)高美溼
地 (D)八掌溪口溼地 
24. (B)一套輔助決策者獲得最佳解的科學程序及方法稱為?    (A)系統預測 (B)系統分析 (C)系統
優化 (D)系統模擬 
25. (D)建立成效評估模式、擬定方案等,是屬於環境規劃步驟之哪一階段?    (A)界定問題 (B)基本
資料收集及分析 (C)評估分析 (D)規劃方案 
26. (A)依噪音管制標準之標準用詞,「指除測量音源以外之音量」稱為: (A)背景音量 (B)周界音
量 (C)均能音量 (D)環境音量 
27. (A)陸上運輸系統交通噪音之測定,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測量道路系統交通噪音使用快特性
(FAST) (B)測量軌道系統交通噪音使用快特性(FAST) (C)測量道路系統交通噪音使用慢
特性(SLOW) (D)測量軌道系統交通噪音使用快特性及慢特性 
28. (C)依噪音管制標準,若移動性擴音設施前進時,測量地點以與移動音源最近距離不少於多少公
尺之主管機關指定位置測量之。 (A)一公尺 (B)二公尺 (C)三公尺 (D)四公尺 
29. (B)「致癌性關切污染物應說明其致癌斜率因子,非致癌性關切污染物應說明其參考劑量或參考
濃度」為辦理健康風險評估作業之相關評估內容及鑑定事項中之: (A)危害鑑定 (B)劑量反應
評估 (C)暴露量評估 (D)風險特徵描述 
30. (B)交通空氣品質監測站,以下何者不為應測定之項目?    (A)懸浮微粒 (B)硫氧化物 (C)一氧化
碳 (D)氮氧化物 
31. (A)以下何者非屬列表之有害事業廢棄物種類?    (A)溶出毒性事業廢棄物 (B)製程有害事業廢棄
物 (C)混合五金廢料 (D)生物醫療廢棄物 
32. (A)政府為提升環境品質,增進國民健康與福祉,維護環境資源,追求永續發展,以推動環境保
護,特制定以下何法?    (A)環境基本法 (B)環境教育法 (C)環境影響評估法 (D)空氣污染防制
法 
33. (D)依噪音管制區劃定作業準則,「供工業或交通使用為主,且需防止噪音影響附近住宅安寧之地
區」為第幾類噪音管制區?    (A)第一類 (B)第二類 (C)第三類 (D)第四類 
34. (B)陸上運輸系統交通噪音之測定,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道路系統交通噪音須測量小時均能
音量及平均最大音量 (B)軌道系統交通噪音須測量小時均能音量及平均最大音量 (C)軌道系
統交通噪音須測量小時均能音量 (D)道路系統交通噪音須測量平均最大音量 
35. (B)依水污染防治法專用名詞定義,水是指以任何形式存在之地面水及下敘何者所組成?    (A)放
流水 (B)地下水 (C)伏流水 (D)廢污水 
36. (A)依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所定義之「室內」,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指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密
閉或半密閉空間,及大眾運輸工具之搭乘空間 (B)指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密閉空間,及大眾運
輸工具之搭乘空間 (C)指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半密閉空間,及大眾運輸工具之搭乘空間 (D)指
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密閉或半密閉空間 
37. (C)「核准或同意於灌排系統及灌區集水區域內排放廢污水」之行為,導致污染物累積於土壤或
地下水,而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之人。依法稱為: (A)污染行為人 (B)污染土地關係人 (C)
潛在污染責任人 (D)法定污染人 
38. (A)依空氣污染防制法,「指考量能源、環境、經濟之衝擊後,污染源應採取之已商業化並可行污
染排放最大減量技術」,稱為?    (A)最佳可行控制技術 (B)最佳控制技術 (C)經濟可行控制技術 
(D)永續可行控制技術 
39. (A)空氣污染防制法之立法目的包括下列何者?    A.防制空氣污染 B.維護國民健康 C.維護生
活環境 D.提高生活品質 (A)A、B、C、D  均是 (B)僅A、B、C    (C)僅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