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人員、
國際經濟商務人員、民航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一、小米是原住民重要的作物,現今臺灣栽培的品種大都為地方種、少數栽
培品種,相對於國外的品種產量稍低。因此,以引種來自溫帶地區高產
量的小米品種至臺灣種植,但是此小米品種具有光週期敏感的特性,在
臺灣種植時面臨到早抽穗的問題,因此,改良此溫帶小米成為光頓感的
品種為育種的目標。說明下列問題: 12 分)
傳統育種以形態選拔改良抽穗期,可能面臨的問題。(8分)
如何以分子標誌輔助育種達到目標?並說明分子標誌輔助育種。(15 分)
二、自交不親合性廣泛存在許多科植物,也應用於育種。請敘述下列問題:
何謂自交不親合性?(6分)
請列舉兩科植物具此特性。(4分)
何謂孢子型和配子型自交不親合性?(8分)
三個克服自交不親合性的方法。(6分)
說明如何應用自交不親合性進行作物育種。(6分)
三、近年來在臺灣東部及西部一些水稻田中發現異型株,請問此可能原因為
何?如何從水稻的種子繁殖制度中來改善這個問題?(15 分)
四、產量、開花、株高等重要的性狀大都為數量性狀。請敘述數量性狀之遺
傳機制?如何評估此數量性狀是否可用育種的方法增進改良?如何評
估數量性狀受到幾個基因調控?(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