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6403
頁次:4
-
4
39 海洋污染防治法第 6章中有關防止船舶對海洋污染,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海洋污染防治法第 26 條規定船舶得設置防止污染設備,避免污染海洋
船舶對海洋環境有造成污染之虞者,港口管理機關應禁止其航行或開航
港口管理機關或執行機關於必要時,應會同中央主管機關查驗我國及外國船舶之海洋污染防止證明書
或證明文件、操作手冊、油、貨紀錄簿及其他經指定之文件
船舶之廢(污)水、油、廢棄物或其他污染物質,除依規定得排洩於海洋者外,應留存船上或排洩於
岸上收受設施
40 我國漁船航行至大陸地區,應遵守之規定,下列何者錯誤?
未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航行至大陸地區
不得私行運送大陸地區人民前往臺灣地區及大陸地區以外之國家
不得使大陸地區人民非法進入臺灣地區
違反直航大陸地區之我國漁船所有人為法人者,亦須連帶受罰,且不得作免責之抗辯
41 大陸籍漁船所有人明知船長以其船舶從事載運大陸地區人民非法進入我國,且以之為主要目的者,遭查
緝時,該船舶得由下列何機關沒入之?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交通部
42 依海洋污染防治法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公私場所從事油輸送行為者,應先提出足以處理海洋污染
之緊急應變計畫及賠償污染損害之財務保證書。有關財務保證書之保證額度應由中央主管機關與下列何
機關會商定之?
財政部 內政部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經濟部
43 依海洋污染防治法規定,船舶之清艙,致污染海域者,船舶所有人應採取相關措施,下列何者錯誤?
於施工區域周圍水面,設置攔除浮油設備 於施工區內備置廢油、廢水收受設施
防止廢油、廢水排洩入海 其他經地方主管機關指定之措施
44 針對違反海關緝私條例之「處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依本條例規定裁處沒入之貨物或物品,不以屬受處分人所有為限
船舶、航空器、車輛或其他運輸工具所載貨物,經海關查明有未列入艙口單或載貨清單者,處船長、
管領人 4千元以上 6萬元以下罰鍰。責任歸屬貨主者,得併同處罰船長
船舶、航空器、車輛或其他運輸工具,所載貨物如較艙口單或載貨清單所列者有短少時,處船長或管
領人 3萬元以下罰鍰
船舶在沿海 24 海里界內,或經追緝逃出界外,將貨物或貨物有關文件毀壞或拋棄水中,以避免緝獲者,
處船長及行為人各 1萬元以上 5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收該船舶
45 海岸巡防機關人員使用器械時,應遵守之事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應依規定一律穿著制服
執行職務時得使用警棍,制止被查緝者逃亡
如非情况急迫,應注意勿傷及致命部位
應基於事實需要,合理使用器械,急迫時,得逾越必要程度
46 外國船舶通過中華民國領海,有下列何種情形,非屬無害通過?
遵守我國海洋污染防治法及其相關規定,避免造成污染
船舶設置防止污染設備,並備置海洋污染防止證明書
通過時,將漁具妥為收藏,未置入水中且未採捕水產植物
進行測量活動
47 海洋污染防治法第 7章中有關損害賠償責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船舶對海域污染產生之損害,船舶使用人應負賠償責任
船舶總噸位 400 噸以上之一般船舶及總噸位 150 噸以上之油輪或化學品船,其船舶使用人應依船舶總
噸位,投保責任保險或提供擔保,並不得停止或終止保險契約或提供擔保
污染損害之賠償請求權人,得直接向責任保險人請求賠償或就擔保求償之
外國船舶因違反本法所生之損害賠償責任,雖未履行或有不履行之虞,然基於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
約第 12 條「人人進入其本國之權,不得無理褫奪」,港口管理機關亦不得限制船舶及相關船員離境
48 依海岸巡防機關器械使用條例巡防機關人員執行船舶安全檢查,遭遇攻擊時,依法得使用下列何種器械?
警棍 手銬 槍 煙霧彈
49 有關海關緝私條例第 2條至第 5條所列之用詞定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稱通商口岸,謂民間對外貿易之港口、機場或商埠
稱私運貨物進口、出口,謂規避檢查、偷漏關稅或逃避管制,未經向海關申報而運輸貨物進、出國境
稱報運貨物進口、出口,謂依關稅法及有關法令規定,向港務公司申報貨物,經由通商口岸進口或出口
依本條例所處罰鍰以貨價為準者,進口貨物按離岸價格計算,出口貨物按完稅價格計算
50 有關海岸巡防法第 5條第 1項規範巡防機關人員職權之行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有正當理由,認乘載人員有嚴重不法之虞時,即得以武力令其配合回航
對航行海域內之船舶,有正當理由,認有違法之虞時,即得命船舶出示航海紀錄
對進出海域之船舶及其載運人員、物品,有正當理由,認有違法之虞時,即得依法實施檢查
對進出通商口岸之人員,有正當理由,認有違反安全法令之虞時,即得依法實施安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