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4220  全一頁
類 科:農業技術 
科 目:作物生理學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在臺灣的農地常遭受工業廢水的污染,工業廢水中常含高量的鎘,導致鎘米事件的
頻傳,影響人體健康至鉅。栽培種的水稻常歸類屬於耐鎘污染的植物。鎘於土壤中
被水稻根部吸收後,經運轉於植物體各部,而大量累積於穀粒中。試述水稻遭受鎘
為害之外觀癥狀、生理異常與可能的耐受機制。(25 分) 
二、比較在低二氧化碳、缺水、低溫與低光照逆境中,C3、C4 與CAM 植物何者可維持
較高效率的光合作用?並說明其理由。(30 分) 
三、光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必要的環境因子,植物體對光的感應與啟動後續一連串的
訊息傳遞皆由光接受蛋白(photoreceptors)加以調控,請說明下列四種光接受蛋白
的中文名稱與其在開花植物的生理功能:(每小題 5分,共 20 分) 
phytochrome 
cryptochrome 
phototropins 
zeaxanthin 
四、
繪製發芽中禾榖類(小麥、大麥或水稻)種子與芽鞘縱切面圖,標註各組織構造
名稱與功能;並說明萌芽中種子的養分來源。(10 分) 
圖示並說明植物荷爾蒙 ABA(abscisic acid)與 GA(gibberellin)如何相互調節種
子的休眠與萌芽,以因應外在環境之影響。(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