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4940 全一頁
類 科:環境工程
科 目:水處理工程(包括相關法規)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須詳列解答過程。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請回答下列問題:(每小題 6分,共 30 分)
營運中的污水處理廠的「綜合效能評估」所指為何?
污水下水道管渠流速計算之曼寧(Manning)公式與管渠流速限值為何?
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中的「水錘」所指為何?
污水下水道與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可能「直接效益」為何?
污水下水道管渠的「設計水深或水深比(d/D)」為何?其意義為何?
二、某生活污水處理廠採用標準活性污泥法處理,在正常負荷與操作的條件下,該污水
廠均可符合現行的放流水水質標準(原水進流之最大日流量為 10,000 CMD;原水水
質:BOD 180 mg/L,SS 150 mg/L,TKN 30 mg-N/L)。該廠並非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
護區內,因此,原設計並未將 NH3-N 的處理列入原規劃設計中。但該廠為保護承受
水體的水質,擬將現行放流水中的總氮(TN)削減至 10 mg-N/L 以下,可是該污水
廠預留的空地極有限,並不足以再大幅擴增處理單元,若你負責此改善工程,你的
建議為何?有何限制因子?(本題需具體說明處理流程與完整的量化計算,不足的
相關參數請自行合理假設。)(30 分)
三、沉澱分為單顆粒沉澱、混凝沉澱、層沉澱及壓密沉澱四類,請就自來水或生活污水
處理的相關單元中,分別舉例說明其相對應的沉澱機制,以及該單元的設計/操作參
數。(20 分)
四、若你為某環境保護局的技士,某日到一電鍍廠執行廢水處理程序的現場查核,該電
鍍廠的廢水申報資料與現場的單元及流程均符合。你攜帶經校正後的可攜式量測設
備,經現場實測值顯示:
氰系廢水第一氧化槽之 ORP 為250 mV,pH 5.4;第二氧
化槽之 ORP 為450 mV,pH 6。
鉻系廢水反應槽之 ORP 為450 mV ,pH 6.5。
該
廢水以 FeCl3為混凝劑,快混池之 pH 5.1,慢混池添加 Polymer,pH 5.2。
經沉澱
槽後的放流水池之 pH 5.5,DO 3.2 mg/L,EC 6500 μS/cm。基於職責,你對這些現
場量測數據之結果的判斷為何?應採取那些措施?(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