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7340  全一頁
類科:氣象 
科 目:天氣學(包括天氣分析與天氣預報)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K指數定義為 ,試說明每一項的意義和採用此項的物理
原因。再者,說明如何應用K指數於天氣診斷分析及應用K指數之優缺點。(15 分) 
700d850d500850 )TT()T()TT( −−+−
二、試說明正壓數值模式所預報之槽線移速的系統性誤差,並說明原因。(15 分) 
三、試說明氣團的三種分類方式與代碼,並指出何者為冬季影響臺灣的主要氣團?在此
氣團影響下,影響臺灣天氣變化的主要因素為何?試說明其中之原因。(15 分) 
四、說明何謂 CLIPER 和其重要應用,其與 MOS(Model Output Statistics)有何關係?試
說明之。(15 分) 
五、臺灣地區冬季鋒面伴隨的雲系常位在鋒後,但梅雨季之鋒面上和鋒前則易有雲雨現
象出現,說明造成此差異之原因。此外,梅雨鋒前可能出現線狀對流系統而導致強
降水,說明此線狀對流系統出現的重要環境條件和原因。(20 分) 
六、成熟熱帶氣旋的最重要結構特徵是中心的眼,試以圖示說明眼的結構特徵,並論述
眼的形成在熱帶氣旋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