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2113 
頁次:4
-
3 
 
25 一位遠視患者,其右眼的裸視視力為 20/50,若使用+1.50 D 的試鏡片,視力可矯正到 20/20;若使用+4.00 D
的試鏡片,矯正視力可保持在 20/20;當使用睫狀肌麻痺劑時,該眼可再接受另外+1.50 D 的試鏡片,則該眼
的絕對性遠視(absolute hyperopia)及隱性遠視(latent hyperopia)分別為何? 
絕對性遠視+1.50 D;隱性遠視+2.50 D  絕對性遠視+2.50 D;隱性遠視+4.50 D 
絕對性遠視+2.50 D;隱性遠視+1.50 D  絕對性遠視+1.50 D;隱性遠視+1.50 D 
26 測者在 80 公分處進行視網膜檢影測量時,利用+4.75  D 中和眼底之反射光,其受測眼的度數為下列何者? 
+1.25 D  +2.75 D  +3.50 D  +5.25 D 
27 關於他覺式驗光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所得結果由受測者的感覺來確定 需要受測者的主觀應答 
運用儀器採用客觀的方法進行定性與定量的檢查 插片驗光法是常見的他覺式驗光法 
28 在進行靜態視網膜檢影時,並已放入正確的工作距離輔助鏡片。若最後測出來的患者度數為
-2.50DS/-2.25DC×090,則在進行檢影時把檢影鏡光束線條放在 90 度與 180 度時,各測得多少度? 
檢影鏡光束線條放在 90 度時測得-4.75 DS,在 180 度時測得-2.50 DS 
檢影鏡光束線條放在 90 度時測得-4.75 DS,在 180 度時測得-2.25 DS 
檢影鏡光束線條放在 90 度時測得-2.25 DS,在 180 度時測得-2.50 DS 
檢影鏡光束線條放在 90 度時測得-2.50 DS,在 180 度時測得-2.25 DS 
29 實施靜態視網膜檢影時,當觀察到移動的視網膜反射光呈現下列那些特性時,代表愈接近中和點
(neutrality)?①反射光移動速度愈慢  ②反射光移動速度愈快  ③反射光亮度愈暗  ④反射光亮度愈亮 
⑤反射光束愈寬  ⑥反射光束愈窄 
①④⑥ ①③⑤ ②③⑥ ②④⑤ 
30 靜態視網膜檢影法中,當平行光束成水平,檢查者將光束向上、下方向移動時,是檢查那個主徑的度數? 
°90 主徑 °180 主徑 整個散光 整個屈光系統 
31 在50 公分工作距離處進行靜態視網膜檢影,但並無放入工作距離輔助鏡片。當加入-3.25 D 鏡片時反射光
為中和,則此患者的實際近視度數為何? 
-3.25 D  -4.25 D  -5.25 D  -6.25 D 
32 下列關於傑克森交叉圓柱鏡(Jackson cross cylinder, JCC)的敘述,何者正確? 
在進行傑克森交叉圓柱鏡時,最小模糊圈(circle of least confusion)必須要落在視網膜前 
將綜合驗光儀上的傑克森交叉圓柱鏡的「A」對準散光軸度,表示在測量患者的散光度數 
將綜合驗光儀上的傑克森交叉圓柱鏡的「P」對準散光軸度,表示在測量患者的散光軸度 
傑克森交叉圓柱鏡上面的紅點代表負圓柱鏡的柱軸位置 
33 關於傑克森交叉圓柱鏡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在相互垂直的主子午線上有度數相同,但符號相反的屈光力 
主子午線用紅白點來表示 
紅點表示正圓柱鏡軸位置,白點表示負圓柱鏡軸位置 
兩軸之間為平光等同鏡,一般將交叉圓柱鏡的手柄或旋鈕設計於此 
34 受測者遠方矯正度數為 OD:-4.00 DS/OS:-5.00 DS,在執行正負相對調節檢查時,當綜合驗光儀上分別轉到
OD:-2.00 DS/OS:-3.00 DS 及OD:-7.00 DS/OS:-8.00 DS 時,受測者皆表示視標會出現持續性模糊,則檢查
結果應該如何記錄?(NRA: 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 PRA: 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 
NRA/PRA:+2.00/-3.00   NRA/PRA:+3.00/-2.00 
NRA/PRA:+5.00/-5.00   NRA/PRA:+2.50/-2.50 
35 在老花眼時期形成的散光,較可能屬於下列何種類型? 
斜散光 不規則散光 順散光 逆散光 
36 你的患者為模型製作員,工作距離位於 33 公分,但患者調節力剩下 1.00 D。依據調節近點加入法(調節
幅度的一半原則,tentative add based on half the amplitude in reserve),會給他的暫定加入度(ADD)為何? 
+1.50 D  +2.00 D  +2.50 D  +3.0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