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
人員、民航人員、稅務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代號:70440  全一頁
考試別: 原住民族特考
等別: 三等考試 
類科組: 原住民族行政
科目: 臺灣原住民族史
考試時間 :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時,曾實施過讓原住民族部落代表與會的地方會議
(landdag)。請問荷蘭長官在地方會議正式議程中做了那二件最為重要的事,是與原
住民族統治有關?(10 分)這二件事代表的意義為何?(15 分) 
二、臺灣歷史上所謂的「土牛溝」(土牛紅線),其背景為何?(15 分)與今日談的原住
民族傳統領域關聯或意義何在?(10 分) 
三、日治時期曾將臺灣原住民族組成高砂義勇隊,請介紹其背景與歷史。(15 分)解嚴後
的臺灣多元化的社會如何看待高砂義勇隊?請以新北市烏來的「高砂義勇隊紀念碑」
為例申論之。(10 分) 
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的《臺灣土著族的文化、語言分類探究》,將臺灣南島
語族各族依照語言、社會文化等特質進行分類,當中屬於濱海(littoral)文化叢者包
含Kebalan(Kavalan  噶瑪蘭)族、Pangcah(Amis  阿美)族、Sakizaya(撒奇萊雅)
族、Siraya(西拉雅)族等。何謂濱海文化叢?(10 分)這些文化屬性親近的人群,
為何在解嚴後的今日,有些成了中華民國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有些不是,請從歷
史發展過程解釋。(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