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33650  全一頁
等別: 三等考試 
類科: 都市計畫技術
科目: 都市及區域計劃理論
考試時間 :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接背面) 
 
 
一、一九六○、七○年代針對理性規劃的反思,產生許多新的規劃取徑,「參與式規劃」
是其中甚受重視的一支,Arnstein 的「公民參與階梯」理論(The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為其重要代表。試說明該理論有關公民參與程度的論述,並評述其優
缺點。(25 分) 
二、2015 年12 月12 日全球將近兩百個國家簽訂巴黎氣候協定,減少碳排放以降低氣候
變遷可能的衝擊。建構「低碳城市」成為一項重要的全球減碳措施。試定義何謂「低
碳城市」,並評述臺灣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關於低碳城市的作為。(25 分) 
三、製造業對於都市及區域發展具有正負面效果,因此,現代政府藉由集中設立工業區,
試圖提高正面效益、減少負面效果。試說明工業區區位選擇及規劃設計應考慮條件。
(25 分) 
四、Ebenezer Howard 的田園城市一書被認為是現代都市計劃理論的重要里程碑,試評述
其城、鄉及城鄉結合的三個磁鐵對人口吸引力的理論。(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