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5370
類 科: 植物病蟲害防治
科 目: 植物病原微生物學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在植物病原菌與拮抗微生物間之相互作用機制,如產生之抗生素常被認為是主要角
色,但如何證實常有爭議,現今生物技術常被用來判定拮抗微生物之抑菌機制,請
說明那些生物技術方法,可證明何以此抗生素是主要角色與否?(15 分)
二、常用來證明一般微生物是否為病原菌之方法為何,請說明。若屬病毒病害證明方式
有何不同?(10 分)
三、植物病原線蟲之存活與傳播機制為何?(10 分)
四、請描述真菌、細菌、病毒及線蟲之診斷方法及各常用之病害管理策略。(20 分)
五、請寫出下列病原菌可能危害之作物、病害名稱與防治法(除化學藥劑外舉至少一種
可行的生物農藥方法)。(每小題 3分,共 15 分)
Collectotrichum coccodes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ycopersici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esicatoria
Meloidogyne spp.
六、植物病原真菌中,子囊菌(Ascomycota)為重要之一群,請說明此綱之重要特徵及
子實體(sexual fruiting bodies)可被區分為那些?無性體(asexual fruiting bodies)
又可分成那些類型?(15 分)
七、植物病害管理通常可針對病害環(disease cycle)的了解,而採取一些重要防治策略,
一般而言可區分成那些策略或步驟?並請舉例說明使用時機與依據。(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