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 高普考 高考三級 財經廉政 經濟學與財政學概論 試卷

pdf
293.98 K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財經廉政
經濟學與財政學概
考試時間
2
小時
座號
:可使
代號
3
2660
頁次
3
1
甲、申論題部分:(50 分)
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一、小王有所 I=300並消費 XY個商品假設兩商品之價格均為 1
請算出小王在具有下列效用函數時之最適需求(X*, Y*
(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U(X, Y)= 2X + 3Y
U(X, Y)= min{X, 2Y}
二、兩個跨期計畫(X, Y)都要求投資者在 1期投入 C=1,000 的成本,而
計畫 X可以在第 2期回 BX=1,300 的報酬,但計畫 Y等到第 3期才
能得到 BY=1,440 的報酬。在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時:
(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請問市場利率 r在什麼範圍內,淨現值法(NPV才會判定 XY
兩計畫是可行的(admissible)?
XY可行,請利率r麼範NPV
IRR相同preferable
乙、測驗題部分:(50 代號:6326
202.52B
1「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最符合下列那一個經濟學概念?
稀少性 效率 機會成本 需求法則
2消費者的最適選擇,發生在無異曲線和預算線相切之處,其經濟意涵為何?
消費與生產的最適分配 廠商追求利潤極大化的行為
可以由此導出廠商的供給曲線 消費者的主觀取捨等於市場的客觀評價
3在勞動供給彈性很小的情形下,勞動需求曲線左移會使得:
均衡工資上漲 均衡工資下跌
對均衡工資沒有影響 對均衡就業量沒有影響
代號
32660
頁次
3
2
4某甲有兩間房子其中一間以每個月 15,000 元租給某乙另一間自住租屋行情價為每個月 20,000
元。這兩間房子每年對國內生產毛額的貢獻為多少?
035,000 180,000 420,000
5當一個失業勞工放棄找尋工作,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對勞動參與率與失業率的影響為何?
勞動參與率與失業率同時下降 勞動參與率與失業率皆不受影響
勞動參與率不變,失業率下降 勞動參與率下降,失業率不變
6根據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若一籃子商品在美國售價 100 美元,在英國售價 50
英鎊,則名目匯率為:
2英鎊兌 1美元 0.5 英鎊兌 1美元 1英鎊兌 1美元 0.1 英鎊兌 1美元
7根據流動性偏好理論(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下列那些情形會造成均衡利率下降?
物價水準降低或貨幣供給減少
物價水準降低或貨幣供給增加
物價水準提高或貨幣供給減少
物價水準提高或貨幣供給增加
8根據總合供給與總合需求模型,影響總合需求的政策在短期:
影響均衡產出與均衡物價水準 不影響均衡產出與均衡物價水準
僅影響均衡產出 僅影響均衡物價水準
9當中央銀行試圖增加貨幣供給時,可以透過公開市場操作 ________ 國庫券,或是 ________
定存款準備率。
買進;提高 買進;調降 賣出;提高 賣出;調降
10 假設某產品的需求曲線為 P202QD,供給曲線為 P24QS,其中 P代表均衡價格,QD代表
需求量,QS代表供給量,則均衡價格 P為:
12 14 16 18
11 在一個生產技術為固定規模報酬的完全競爭產業,若個別廠商的平均總成本因外力因素而增加,
在長期均衡時,下列關於個别廠商之敘述,何者正確?
售價減少 售價提高 利潤增加 利潤減少
12 政府對工資率課徵比例稅若稅率提高(假設勞動者無法轉嫁工資稅且休閒為正常財)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都會增加勞動供給
替代效果會減少勞動供給,所得效果會增加勞動供給
替代效果會增加勞動供給,所得效果會減少勞動供給
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都會減少勞動供給
代號
32660
頁次
3
3
13 IS-LM 模型中,若自發性支出與貨幣供給均增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IS 線與 LM 線均右移 IS 線右移,LM 線左移
IS 線左移,LM 線右移 IS 線與 LM 線均左移
14 在兩期(第一期與第二期)的跨期消費模型中兩期的所得均為常數第一期的消費為 C1 SE
WE 分別代表利率變動之替代效果與財富效果。若實質利率下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借入者之 SE WE 均使 C1 增加 借入者之 SE 使C1 增加,WE 使C1 減少
貸出者之 SE WE 均使 C1 減少 貸出者之 SE 使C1 減少,WE 使C1 增加
15 採用簡單多數決時,在下列何種情況下,會議的主席無法藉由控制議程來改變投票的結果?
中位選民定理成立時 存在循環多數決
存在投票的矛盾 議題間具獨立性
16 在一完全競爭市場中市場需求與供給函數分別為 P=16-Q P=4+Q此處 PQ分別代表價格
與數量。若每單位財貨的消費會產生 2元的外部成本,且政府對此財貨課徵皮古稅,可收到多少
元的稅收?
6810 12
17 下列關於「帝波模型」Tiebout Model)之敘述,何者正確?
課徵商品稅,應使所有課稅商品減少的百分比皆相同
完全競爭市場的均衡可達成柏瑞圖效率
當協商成本夠低,可藉由污染者與受害者協商來解決外部性問題
若居民能自由遷徙,可使地方公共財的提供有效率
18 政府向某獨占廠商購入 1000 單位之產品,供興建道路使用。該獨占廠商特別為此額外生產 1000
單位的產品,每單位產品的邊際生產成本為 10 元,而每單位售價為 12 元。產品售與政府另有 1
元之貨物稅,假設該貨物稅全數由政府負擔。由成本效益分析觀之,政府購入上述產品,每單位
的影子價格為多少元?
10 11 12 13
19 下列關於亞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之敘述,何者正確?
選民的偏好必須為單峰
投票方式須為多數決投票
滿足一致性的社會偏好可能不存在
多數決投票的結果將反映中位選民之偏好
20 今有兩個稅收函數如下:T1=a+t*I, T2=-a+t*I,此處 atI均大於零,t代表稅率,*為乘號,I
為應稅所得。下列關於 T1 T2 平均稅率的累進或累退性之敘述,何者正確?
T1 T2 均為累進 T1 為累進,T2 為累退
T1 為累退,T2 為累進 T1 T2 均為累退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