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 司法特考 四等 監所管理員(女) 監獄學概要 試卷

pdf
282 KB
3 頁
moex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13調
調
別:司法人員
別:四等考試
組: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
目:監獄學概要
考試時間:
1
小時
30
座號
:禁使
代號
2
0520
20620
頁次
3
1
甲、申論題部分:(60 分)
使
一、矯正機關戒護人員遇有監獄行刑法第 25 條規定之情形,得使用法務部
核定之器械。有關使用武力之原則,請說明之。20 分)
二、依監獄行刑法第 31 條規受刑人除罹患疾病入監調查期間護安
全或法規別有規定者外,應參加作業,各國矯正法規亦多作如是規定。
有關受刑人應參與作業之理由為何,請說明之。20 分)
三、監所舍房建築之內部型式及其特色為何,請說明之20 分)
乙、測驗題部分:(40 代號:2205
20
2
2B
1有關犯罪矯正之歷史發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獄政之發展係與當時代之社會風俗、習慣、法律與政治體制有密切相關性
十八世紀理性啟蒙時代來臨,獄政逐漸拋棄酷刑,以罪刑均衡為原則
十九世紀以後至二十世紀初期,因尚無實證主義之思維,故獄政仍以專橫為主,未趨於仁道
犯罪矯正發展逐漸朝向仁道化與科學化之道路邁進,個別化處遇之應用即為最重要的發展之一
2有關監獄調查分類制度實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實施新收講習有助收容人適應監禁生活
調查分類僅作為將受刑人分門別類,而後加以分別監禁之方法
新收調查期間進行健康檢查,具有維護監獄職員及其他受刑人身體健康,防範傳染疾病風險
探求個案犯罪原因與人格特質,加以分析研判,擬訂個別處遇計畫
3關於受刑人「工作外出制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913 HuberAct
係准許受刑人於白天在戒護下外出到自由社會工作的制度,不包括無戒護下的工作外出
係專指由法官判決時宣判的中間型刑罰,非由行政當局得自由裁量
起初僅施用於短期自由刑者,因成效良好,目前已逐漸擴大施用於重刑犯
代號
20520
20620
頁次
3
2
4有關戒護技術與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依國內外之監獄分類管理施行原則,僅區分為高度戒護及低度戒護兩種戒護類型
違禁品乃矯正機關發生各項騷擾與暴行之泉源,須有一套完善之管理計畫
勤務崗位之分析係著重於像戒護外醫外作業等高脫逃風險之勤務不包括監內一般勤務分
武器使用易釀成嚴重傷亡,監獄為人口密集處所,已廢除武器之使用
5據學者 Bartollas 之看法,犯罪矯正主流哲學有三種模式,不包括下列何者?
矯治模式 隔離模式 正義模式 懲罰模式
6關於高齡受刑人監獄生活適應之問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高齡受刑人監獄生活適應型態研究指出:其違規次數與年輕受刑人並無差異
相較於年輕受刑人,高齡受刑人比較會設定人生目標及維持高等社會活動之意願
高齡受刑人沮喪、沉重、空虛等負向情緒是常有的心理反應
高齡受刑人對矯正部門之依賴較低,重返自由社會之恐懼感亦不高
7關於對收容人違規處罰程序及方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各國處罰程序大致規定經過報告、聽證、紀錄三種過程
非依法令之規定不得加以懲處,同一事件不得重複懲處
在給予適當解辯之機會前,不得加以懲處
懲罰之方式包括權益之剝奪及體罰等項目
8根據學者 John Irwin 對適應監獄生活型態為「打混型」Doing Time)的受刑人之看法,下列敘述
何者錯誤?
認為監禁對個人生涯而言只是一段小插曲
致力於尋求最舒適的服刑環境,以避免監禁的痛苦
從事必要的「工作」以儘速的離開監獄
大都為自小即在少年矯正機構鬼混之常客
9 O’Leary Duffee 1971 年提出犯罪矯正政策模式,下列對各模式的敘述,何者錯誤?
鎮壓模式的哲學是「維持門面、隨波逐流」
改善模式下的犯罪矯正職員對於人犯至為嚴厲但卻相當地公平
矯治模式下,戒護人員被期待如專業人員一般積極地參與人性改造工作
社會復歸模式下,各項犯罪矯正方案由受刑人與職員共同研商發展而成
10 關於戒護收容人外醫勤務之應注意事項,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戒護收容人在外就醫,應依法施用戒具,並隨時檢查
收容人住院時,遇其親友探視僅需回報勤務中心,不需登記與檢查
收容人病危時,應從速向主管長官報告
戒護收容人在外就醫時,不能任收容人脫離戒護視線,無論其如廁、洗浴、醫療,均應同行
11 監獄附設補校,提供受刑人接受高中職或大學同等學歷課程的機會,促使受刑人學習。請問前述
作為係屬何種教育?
學校教育 職業教育 社會教育 品德教育
12 民眾王先生在「矯正機關自營商城」的網頁上選購巧克力及滴雞精,前述產品均為受刑人生產製
作,請問這是屬何種作業制度下生產的產品?
委託業制 官用業制 公共事業制 國營業制
代號
20520
20620
頁次
3
3
13 關於監獄暴行之類型、原因與預防方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監獄暴行類型專指受刑人對受刑人或管理人員暴行,並包括管理人員對受刑人之
工具性監獄暴行係指為達成某種特定目的而以一種較合乎理性之方式進行暴行而言
暴行發生的原因與受刑人個人因素及情境因素有關,而與文化、地理環境或建築結構因素無關
強化酬賞及康樂活動安排減輕監禁痛楚,並無法減少監獄暴行之發生
14 福克斯與史丁克孔(Fox & Stinchcomb,1999)提出監獄暴動通常有前置及突發條件,下列條件敘
述何者錯誤?
新的行政行為緊縮受刑人權益,可能導致監獄暴動發生的突發條件
不適任的管教人員與不當的獄政管理型態與方式、假釋標準不一等,均為暴動發生的前置條件
大眾的冷淡,提升了人犯與社會大眾疏離的感覺,人犯認為他們是社會漠視的一群,亦為暴動
的前置條件
15 下列有關作業制度之合約業制的敘述,何者錯誤?
廠商供給材料、器械
受刑人戒護安全管理由矯正機構負責
廠商派遣監工之人員與收容人直接接觸,易於輸入違禁品
廠商按照成品數目支付工資
16 假釋制度是刑罰執行時,用以鼓勵受刑人自新,協助更生復歸社會的重要制度。請問下列敘述,
何者與假釋性質不符?
可節約刑罰執行費用 實現刑罰威嚇原則
符合刑期無刑之精神 強調降低受刑人再犯率
17 關於監獄工場勤務之管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為維護人權,受刑人作業位置勿庸規定,掌握其作業成品完成率即可
受刑人同桌用餐人員無需限制人數,以利其人際交流
出庭還押或接見後返回工場之受刑人,因已於中央台檢身,故進入工場時免再檢查
收工時,應逐一清點工作器具,並放置於一定處所,如有缺損應查究原因
18 我國監獄高齡60 歲以上)受刑人近十年來人數及占比呈現上升趨勢爰此高齡受刑人處遇對
策亦日漸受到重視。下列有關高齡受刑人特性及其處遇對策,何者錯誤?
高齡受刑人因年紀較大,較不易配合監獄管理
舍房或工場應增加無障礙或防滑設施
開發適合高齡者之文康或輔導活動
和社會福利主管機關或更生保護會加強合作,辦理復歸轉銜安置作業
19 監獄輔導人員為引導受刑人消除不良行為,依增強及削弱原則,運用增強物,藉以發展受刑人適
當行為,這是何種心理治療技術?
現實療法 溝通分析療法 環境療法 行為療法
20 監獄管理嚴禁受刑人結合、隨時粉碎受刑人團體之形成,違規者均依正式之方法處理。以上管理
模式依學者 John J. Dilulio,Jr.之分類,係屬於下列何種獄政管理模式之特徵?
紐約抑制模式 德州控制模式 密西根責任模式 加州共識模式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