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19 自民國 112 年起,凡是已滿 18 歲者,均可享有比往年同齡者更多之權利與承擔更多責任。請問下
列何者不屬於民國 112 年滿 18 歲者可獨立行使之權利?
租房子簽契約 選舉罷免總統 辦手機門號 結婚
20 跟蹤騷擾防制法於民國 111 年6月開始施行。關於該法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警察機關受理跟蹤騷擾行為案件,應即開始調查
案件經調查,確有犯罪嫌疑,警察機關應核發書面告誡予行為人
行為人經書面告誡後 2年內,再為跟蹤騷擾行為者,被害人得向法院聲請保護令
家庭成員間、現有或曾有親密關係之未同居伴侶間之跟蹤騷擾行為,亦適用本法關於保護令之
規定
21 我國社會救助法自民國 99 年以來的變革修訂內容與實施狀況,下列何者錯誤?
新增「中低收入戶」認定標準,以擴大救助對象
修改資格,讓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之家庭成員就讀高教領域者,得申請減免學雜費
新增「犯罪被害人及其家人」為社會救助對象
修改「最低生活費」計算方式,依可支配所得中位數 60%定之
22 關於我國的年金相關政策與立法,下列何者錯誤?
勞工保險條例之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條例,只能擇一領取
民國 106 年完成之「公教人員年金改革」,重點之一為基金永續
「國民年金」係針對無就業者之老年年金社會保險
「老農津貼」之性質非社會保險或社會救助,而係政策性補助
23 關於我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內容與國際政策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該法所稱兒童,指未滿 12 歲之人
該法要求主管機關欲推動兒童及少年福利政策,應諮詢兒少代表
該法要求相關行業人員於執行業務時,知悉 6歲以下兒童未依規定辦理出生登記或預防接種,
擔心有兒童疏忽之虞,應通報地方主管機關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三項目標「健康與福祉」,包含消除新生兒與 6歲以下兒
童的可預防死亡率
24 我國住宅法規定,社會住宅應提供至少 40%以上比率出租予 13 類經濟或社會弱勢者,其家庭總
收入須不超過一定標準。下列何者非該法所規定之 13 類經濟或社會弱勢者?
特殊境遇家庭
育有未成年子女 2人以上
於安置教養機構或寄養家庭結束安置無法返家,未滿 25 歲
65 歲以上之老人
25 我國社會救助法有設計關於兒少福利之特殊項目及服務,但多屬地方政府得視財力決定是否辦理
之項目,而非法定應予辦理。下列何者非屬上述項目?
產婦及嬰兒營養補助 托兒補助
教育補助 電腦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