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大同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00.13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1-20,离现在 5 34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大同國中108學年度上學期九年級歷史科第二次段考
班級: 座號: 姓名:
※單選題 (每題 2 分,共 100 分)
1. 日耳曼民族南遷後在西歐各地建立王國,其中「他」以
今日法國為基礎,建立帝國、頒行制度,推廣基督教文
化、藝術,並以日耳曼人的身分成為「羅馬人的皇帝」
。請問:上述中的「他」是指下列哪一位統治者?(A)
屋大維 (B)君士坦丁 (C)查理曼 (D)查士丁尼。
2. 學習建築藝術的小潁特別喜愛中世紀莊嚴華麗的哥德式
建築,一直醉心不已。過年期間,小潁在臺灣四處遊覽
古蹟時,也發現了哥德式建築的蹤跡。請問:下列哪一
個台灣的古蹟最接近哥德式風格?
(A)
(B)
(C)
(D)
3. 小伶上歷史課時打瞌睡,醒來時只聽到老師說了一句話
:「教宗是普世的,世上唯有教宗才能任命主教、加冕
皇帝!」請問:小伶的老師正在講解哪一教派的教義?
(A)希臘正教 (B)羅馬公教 (C)
路德教派 (D)喀
爾文教派。
4. 有一位著名作家,經常徵引古希臘、羅馬的論述來反思
、探索人的問題,強調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命運。
這位作家代表哪一種思潮的精神?(A)文藝復興 (B)
專制王權 (C)宗教改革 (D)工業革命。
5. 中世紀歐洲後期,商業活動逐漸復甦,造成了哪一種現
象?(A)民族大遷移 (B)城市的興起 (C)基督教盛
(D)封建制度逐漸鞏固。
6. 西元
11-13
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其最具意義的影響是什
麼? (A)封建制度形成 (B)工商業沒落 (C)促進
東西文化交流 (D)擴張東羅馬帝國的疆域。
7. 引發「英法百年戰爭」的主要因素為下列何者?(A)法
王欲爭取英國王位繼承權 (B)英王欲爭取法國王位繼
承權 (C)英王欲擺脫法國的控制 (D)法王欲沒收英
王的法國封地。
8. 下列何者最能表達出歐洲「文藝復興」的特色?(A)完
全捨棄宗教題材 (B)拉丁文學興起 (C)由神的世界
步入人的俗世 (D)以服務教會為生活的中心。
9. 明朝後期,有一群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以西方科學知
識為傳教手段,開拓中國人的視野,請問這群傳教士來
華的背景是?(A)以傳播科技為職志 (B)面對新教挑
戰,積極推廣舊教 (C)到聖地朝拜受阻,積極爭取盟
(D)挾社會主義勢力,擴張傳教據點。
10. 查士丁尼執政期間恰好與中國南朝的梁武帝同時期,請
問:他們兩人各自篤信什麼宗教?(A)羅馬公教、道教
(B)希臘正教、伊斯蘭教 (C)猶太教、祆教 (D)基
督教、佛教。
11. 采瑩讀完世界史,歸納西元
15
世紀歐洲人遠航的動機有
哪些?(甲)對東方商品的需要(乙)貿易路線被義大利商
人及鄂圖曼土耳其商人所掌控(丙)藉機傳播伊斯蘭教的
福音。(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
12. 中世紀時歐洲實行封建制度,各地貴族領有封地,勢力
強大。請問:形成此種制度的主要基礎是什麼?(A)土
地與契約 (B)信仰與財富 (C)種族與階級 (D)宗
教與習俗。
●15
世紀以來,歐洲諸國紛紛轉向海外發展,並且各自獲得
極大的成果。請根據附圖回答第 13 題-第 16 題:
13. 發現「甲航線」,但終生都以為他所抵達的地方是印度
的探險家是誰?
(A)麥哲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狄亞士。
14. 圖中哪一條航線,完成繞地球一周的壯舉?
(A)甲 (B)乙 (C)丙 (D)丁。
15. 圖中哪一條航線,曾引發華人移民東南亞的風潮?
(A)甲 (B)乙 (C)丙 (D)丁。
16. 歐洲人最早經由圖中哪一條航線抵達中國?
(A)甲 (B)乙 (C)丙 (D)丁。
●附圖為西元 7-8 世紀時的世界簡圖,當時歐亞大陸分別雄
立四個強大的國家。請回答第 17 題-第 20 題:
17. 圖中『D』是當時西
歐實力最強大的王國
,請問是下列哪一個
政權?(A)汪達爾
(B)拜占庭 (C)西
哥德 (D)法蘭克。
18. 西元 8 世紀時,向西
發展的『A』帝國與
向東發展的『B』帝國曾發生哪一場衝突戰爭?
(A)蒙古西征 (B)十字軍東征 (C)怛羅斯之役
(D)百年戰爭。
19. 承第 18 題,請問這場衝突最後導致哪一項文化成就傳播
?(A)造紙術 (B)印刷術 (C)火藥 (D)羅盤。
20. 圖中『C』應該是下列哪一政權?(A)鄂圖曼圖土耳其
(B)拜占庭帝國 (C)羅馬帝國 (D)亞歷山大帝國。
2
●附圖是中南美洲的古文明簡圖。請根
據附圖回答第 21 題-第 22 題:
21. 2010 1 月印加遺址「馬丘比丘
」受到連日豪雨影響,造成道路土
石坍方,使兩千多名遊客受困,請
問遊客受困地點應位於附圖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22.
西元 16 世紀,圖中哪兩個美洲古文
明被歐洲帝國主義摧毀?(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附圖是中世紀後期的歐亞交流路線示意圖,請根據附圖回
答第 23 題-第 25 題:
23. 「A」路線最可能是
下列哪一場軍事行
動?(A)英法百年
戰爭 (B)十字軍
東征 (C)西班牙
的崛起 (D)土耳其人的崛起。
24. 圖中的「甲」地應該是下列哪一座城市?(A)耶路撒冷
(B)拜占庭 (C)麥地那 (D)麥加。
25. 13 世紀有一個民族經由「B」路線,先後征服歐洲、西
亞等地,並將下列那些科技成就傳播出去:(甲)火藥、(
乙)紙幣、(丙)印刷術、(丁)造紙術。(A)甲乙丙丁 (
B)甲乙丙 (C)丙丁 (D)甲乙丁。
●雅惠趁著暑假前往歐洲各國旅遊,附圖是雅惠行程中的國
家,請回答第 26 題-第 28 題:
26. 雅惠首先抵達伊斯坦堡
,這個城市位於歐亞交
界處,有拜占庭與伊斯
蘭兩種文化交融的面貌
。請問:雅惠在這個城
市可以看到哪一個擁有
兩種文化交融的古蹟?
(A)米蘭大教堂 (B)聖索菲亞大教堂 (C)比薩洗禮
(D)波隆那大學遺址。
27. 隨後,雅惠前往曾經被東哥德人統治的國家。她漫步在
小鎮的街道上,感受當年文藝復興的氣息。請問雅惠應
該是在圖中何處?(A)乙 (B)丙 (C)丁 (D)戊。
28. 最後,雅惠抵達此次旅行的最後一站,參觀完古羅馬人
遺留下來的長城遺跡後,轉往聖公會參與教會活動,聽
著活動人員介紹當年國王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宗決裂的
過程。請問:雅惠應該是在圖中何處?(A)甲 (B)乙
(C)丙 (D)丁。
29. 清康熙
22
年,施琅極力主張臺灣具有極高戰略價值,應
予保留,以免日後被荷蘭等國控制,威脅中國。他的論
點,與當時哪一種世界局勢的轉變關係最密切?(A)火
藥發明,歐洲各國使用火槍、火炮擴張勢力 (B)地理
大發現後,歐洲各國紛紛東來占領殖民地 (C)宗教改
革後,歐洲各國紛紛發起聖戰的熱潮 (D)歐洲王權提
升後,歐洲各國競相進行軍備競賽。
30. 有關「中古時期西歐莊園經濟」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莊園內的農民沒有人身自由 (B)以教堂為生活
中心,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C)莊園內農業進步,實
施四田輪耕制,田地分為春耕地、夏耕地、秋耕地、冬
耕地 ,輪流種植麥類、豆類、稻米等作物(D)莊園內
農民為貴族耕田,幾乎沒有商業活動。
31. 阿坤撰寫有關文藝復興運動的報告,探討西元
14
世紀初
義大利產生文藝復興運動的原因有哪些?(甲)位居東西
貿易、文化交流的要衝(乙)經濟繁榮(丙)城市居民的支
持(丁)貿易路線為土耳其人所阻撓。(A)甲乙丙 (B)
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32. 「這個組織嚴格限制外地商人在當地的貿易,對內保持
穩定的、沒有競爭的經濟制度,故對內統一價格,嚴懲
個人壟斷。……其行規主要反映經濟方面的內容,對生
產規模、學徒幫工數量、工資、生產過程、價格、原料
、市場都有規定。」請問:此組織應是下列何者?(A)大
航海時代的英國東印度公司 (B)清朝負責對外交涉的公
(C)中世紀西歐的行會 (D)清領時期臺灣的行郊。
33. 東西方的互動常會影響歷史的發展,下列關於東西文化
交流的史實,何者是錯誤的?(A)阿拉伯人保存的古希臘
、羅馬典籍,為日後文藝復興奠定基礎 (B)耶穌會傳教
士進行海外傳教,將西方數學、地理學等知識引進中國
(C)中世紀後期歐洲商業復甦,義大利北部城市扮演東西
貿易往來的樞紐 (D)蒙古西征將火藥傳入歐洲,使封建
制度更加鞏固。
34. 西元 11 世紀,造成基督教第一次分裂主要原因為何?
(A)教會販售赦罪券 (B)對《古蘭經》教義解釋不同
(C)市民階級質疑教會的權威 (D)爭奪教會領導權。
35. 法律是治理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每個時期為了配
合治理的需要,都制定過因地制宜的法典,以便更有效
率的統治國家。請問:拜占庭帝國的代表性法典為何?
(A)《漢摩拉比法典》 (B)《十二表法》 (C)《查士丁
尼法典》 (D)《新約聖經》。
36. 阿拉伯語成為伊斯蘭世界通用語言的主要原因是下列何
者?(A)政府行政命令推展 (B)透過誦讀《古蘭經》
(C)透過學校教育 (D)透過《天方夜譚》的閱讀。
37. 西元 16 世紀,造成基督教世界第二次分裂的原因為何?
(A)政教分離漸為政教合一取代,引發反彈 (B)宗教戰爭
導致新教與舊教的決裂 (C)教會內部腐敗,買賣教職使
教士素質低落 (D)封建制度瓦解,教會覬覦國君的權力
與財富。
38. 西元 14 世紀,下列哪一因素使歐洲出現造成人口銳減,
重挫歐洲經濟與社會的黑死病?(A)東西交流頻繁促使
疾病傳播 (B)大規模天災導致疾病流行 (C)西班牙
人將美洲疾病傳入 (D)畜牧業發達,使人畜間疾病相
互傳染。
39.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出現重視君王利益,提倡君王威勢
、權術的法家思想。一千多年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也
出現一位提倡君主專制的思想家,請問他是誰:(A)米
開朗基羅 (B)馬基維利 (C)佩脫拉克 (D)但丁。
40. 西元
4~5
世紀,北方民族大舉南下,各促成中國與歐洲
的哪一政權瓦解?(A)西晉、西羅馬帝國 (B)東晉、
東羅馬帝國 (C)西漢、亞歷山大帝國 (D)東漢、查
理曼帝國。
3
●附圖是歷史上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六個帝國,請參閱地
圖,並回答第 41 題-第 44 題:
41. 西亞地區的政權由「圖 1」轉變為「圖 2」的關鍵事件是
下列何者?(A)波希戰爭 (B)十字軍東征 (C)蒙古西征
(D)亞歷山大東征。
42. 下列哪一位皇帝最有可能是「圖 3」疆域的統治者?(A)
亞歷山大 (B)君士坦丁 (C)查理曼 (D)查士丁尼。
43. 「圖 4」是中世紀屹立於東歐的強大國家,其文化影響
了下列哪一個民族?(A)日耳曼人 (B)希伯來人 (C)波
斯人 (D)斯拉夫人。
44. 想了解「圖 5」帝國此時期強盛與輝煌的城市風光,應
該要閱讀下列哪一部著作?(A)天方夜譚 (B)神曲 (C)
唐吉訶德 (D)十日談。
45. 清領時期,在台灣淡水建立學校與醫院的加拿大長老教
會傳教士馬偕,其所屬教派應是下列何者?(A)路德教派
(B)喀爾文教派 (C)英國國教派 (D)耶穌會。
46. 以聯姻方式加強自身力量,驅逐境內的異教徒並建立王
權國家的是:(A)英國 (B)法國 (C)葡萄牙 (D)西班牙。
47. 中古時期的西歐,政治混亂、征戰頻繁,使得文化倒退
、教育失能,此時不遺餘力保存古籍,抄寫經典,對於
傳承知識貢獻最為卓著的是 (A) 航海家 (B) 教士 (C)
騎士 (D) 阿拉伯人。
48. 中世紀後期商業日漸復甦,主要原因為何?(A)基督教信
仰鼓勵發展工商業 (B)十字軍東征使東方對西方商品產
生需求 (C)農業技術與工具改良,帶動人口成長與商業
的發展 (D)蒙古西征首次打通東西方的絲路貿易路線。
49. 以義大利文寫作「十四行詩」,有「文藝復興之父」之
稱的桂冠詩人是下列何人?(A)佩脫拉克 (B)莎士比亞
(C)達文西 (D)薄伽丘。
50. 魯夫看電影《忍者龜》時,發現忍者龜的名字是以文藝
復興藝術家來命名,這個發現引起了魯夫對文藝復興時
代的興趣。下列是魯夫在網路上找到的文藝復興相關敘
述,其中何者錯誤?(A)達文西是此時期著名的藝術家
,《蒙娜麗莎》是他的作品 (B)米開朗基羅是此時期
著名的藝術家,《大衛像》是他的作品 (C)薄伽丘是
此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唐吉訶德》是他的作品 (D)
拉斐爾是此時期著名的藝術家,《聖母像》是他的作品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