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共 4 頁
嘉義市立北興國民中學 10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八年級地理科試題卷
一、 單選題:﹝每題 2分,共50 題﹞
1. 新聞報導:「受到日本海溫度急遽下降影響,西日本各大城市下起暴雪,廣島積雪突破 60 公分,公路臨時關
閉,打亂當地交通,連九州最南端的鹿兒島,都出現大風雪,而韓國濟州島則是因為寒流,降雪過多,山
區得封山管制。」上述情形主要是受到哪個因素的影響?
(A)東北季風 (B)西北季風 (C)東南季風 (D)西南季風。
2. 日本知名連鎖迴轉壽司店「壽司郎」近日舉辦優惠活動,只要名字叫做「鮭魚」的人就可以免費吃壽司,
但活動一推出,不少人紛紛吐槽「笑死,誰會叫鮭魚」、「超沒誠意的活動」。沒想到,最近網路上卻出現不
少大學生直接衝到戶政事務所改名叫「鮭魚」,甚至開團揪人從早吃到晚,令網友看傻眼。請問:造成日本
人上述食魚文化產生的原因,不包括下列何者?(A)地狹人稠(B)經濟海域廣大 (C)寒暖流交會(D)
海岸線平直。
3. 「這個國家施行專制獨裁的政體,首都平壤是該國的第一大城,該國有煤、鐵等礦產,再加上鴨綠江豐沛
的水力, 奠定了工業發展的基礎。」請問:上文所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個國家?(A)北韓(B)南韓(C)
日本(D)俄羅斯。
4. 有關「國際貿易是日本的經濟命脈」這句話的含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日本海岸線曲折多良港,世
界各大海港均有日本輪船進出(B)日本的陸運以鐵路為主,客貨運輸極為繁忙(C)日本主要工、礦原料
均依賴進口, 工業產品運銷全球(D)日本產品價格低廉且品質不差,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能力。
5. 南韓度過亞洲金融風暴後,國內生產毛額(GDP)有顯著的提升,其中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功不可沒。韓
劇在亞洲的熱賣,提升大韓民族的形象,創造顯著的經濟利益,到南韓的觀光人數大幅增加,連帶著食品、
文具和服飾等商品也都跟著熱賣起來。」請問,南韓國內生產毛額的變化,最能呈現出下列哪一種現象?
(A)自然資源充足 (B)商品供需平衡(C)區域統合成功 (D)國民所得增加。
6. 北韓為了對抗 2019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而關閉與中國接壤邊界,但此項措施卻可能導致北
韓的糧食危機加劇。在疫情爆發前,超過 40%的北韓民眾就已經因營養不良受苦。造成北韓糧食不足的可能
原因為何?(A)生長季短 (B)乾燥氣候 (C)土壤貧瘠 (D)富礦產資源。
7. 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富士山,其標高 3,776 公尺,是日本人心目中的第一聖山,也
是日本的代表象徵之一。請問富士山位於附圖中的哪個島嶼上? (A)甲 (B)乙 (C)丙
(D)丁
8. 臺灣和日本自然環境相似,皆位於歐亞板塊與海洋板塊的接觸帶上。請問:這種特色
造成臺灣與日本具有下列哪項共同點?(A)氣候多變化,農林漁業俱盛(B)島窄山
多,河短流急,中上游利於水力發電(C)河口沖積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D)海
岸線長而曲折,航運發達。。
9. 在全球化趨勢下,日本的經濟發展正面臨其他國家競爭。請問:該國目前的工業發展方向主要為下列何者?
(A)高勞力工業 (B)低成本工業 (C)高附加價值工業 (D)原物料開採工業。
10. 北韓目前因為下列何種因素的影響,以重工業及軍事工業為發展重點?
(A)政治制度 (B)出口貿易 (C)技術進步 (D)勞工眾多。
11. 附圖是日本的蛋包飯及日文發音,由圖可見日本文化具有何種特色?
(A)單一性 (B)多元性 (C)傳統性 (D)專業性。
12. 1970 年代起,日本以國際分工方式將勞力密集或低階技術產業外移至中國或東南亞國家,最主要的目的為
下列何者? (A)降低進口關稅 (B)降低生產週期 (C)降低生產成本 (D)降低能源耗損。
13.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推動多項經濟振興措施,為低迷已久的日本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探究日本經濟結構
可發現,該國工業發展的最大困境為下列何者?
(A)工礦資源缺乏 (B)資金技術不足 (C)交通建設落後 (D)專業人才短缺。
14. 南韓近年來飽受霧霾之苦,引發中韓之間的口水仗,中國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日前表示,首爾污染物
主要來源於本地排放,首爾朴元淳直接跳出來打臉,提出數據表示有 60%的懸浮微粒來自中國。預估這種情況
今後會更加頻繁。請問:中國的霧霾是橫渡哪一個海域而到達朝鮮半島? (A)日本海 (B)印度洋 (C)
太平洋 (D)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