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國語領域第七冊(四上)第八課 建築界的長頸鹿
單元名稱 | 第八課 建築界的長頸鹿 | 總節數 | 共五節,200分鐘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1-Ⅱ-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情感,並與對方互動。 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時能做適當的回應。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5-Ⅱ-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6-Ⅱ-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 領域 核心 素養 | 國-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國-E-B2 理解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對學習的重要性,藉以擴展語文學習的範疇,並培養審慎使用各類資訊的能力。 國-E-C3 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 ||||||||||||||||||||||||||||||||||||||||||||||||||||||||||||||||
學習內容 |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c-Ⅱ-4 各類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d-Ⅱ-1 意義段。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c-Ⅱ-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文本。 | |||||||||||||||||||||||||||||||||||||||||||||||||||||||||||||||||||
核心素養 呼應說明 | 高樓建築為城市的特有景觀,不但讓該城市揚名國際,更是科技精進創新的展現。 | |||||||||||||||||||||||||||||||||||||||||||||||||||||||||||||||||||
議題 融入 | 實質內涵 | 【戶外教育】 戶E2 豐富自身與環境的互動經驗,培養對生活環境的覺知與敏感,體驗與珍惜環境的好。 【國際教育】 國E5 體認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課文題目「建界的長頸鹿」運用修辭,讓標題具有想像空間,能讓讀者預測文章內容,進而對文本產生興趣好奇。 |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本課可與﹝康軒版﹞進行教學整合。 | |||||||||||||||||||||||||||||||||||||||||||||||||||||||||||||||||||
摘要 | 「居高臨下」的大樓是建築界的「長頸鹿」,是城市的特有景觀。本課以台北一○一大樓、東京晴空塔®,以及吉隆坡雙峰塔為例,介紹其功能與特色。建築界的長頸鹿歡迎各國的人們前來感受當地的風土民情。 | |||||||||||||||||||||||||||||||||||||||||||||||||||||||||||||||||||
學習目標 | 1.聆聽課文,記錄課文關鍵詞或要點,回答與課文相關問題。 2.辨識形近字、多音字,在讀寫時正確使用。 3.運用推論策略,辨認多義詞在不同語句間的含義。 4.運用預測策略,預測文章標題與內容。 5.運用推論策略,學習說明文的總分總關係。 6.運用假設複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 |||||||||||||||||||||||||||||||||||||||||||||||||||||||||||||||||||
教材來源 | 康軒版國語第七冊課本 | |||||||||||||||||||||||||||||||||||||||||||||||||||||||||||||||||||
教學設備/資源 | 國語第七冊電子教科書。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教學評量/備註 | ||||||||||||||||||||||||||||||||||||||||||||||||||||||||||||||||||
【第一節】 活動1預測標題 一、教師提問 ㈠本文的標題是「建築界的長頸鹿」,看到這七個字,你認為內容可能在寫什麼?你是根據什麼線索來預測的?(學生自由作答。例如:高樓大廈、吊車、木柵焚化爐煙囪……。因為長頸鹿很高,如果是「建築界的長頸鹿」,應該是指像長頸鹿高的建築物。) ㈡有同學說是「吊車」,這合理嗎?若是雲梯車,合理嗎?(學生自由作答。例如:吊車合理,因為蓋房子需要吊車,而吊車有長長的手臂,像長頸鹿一樣。但雲梯車不合理,雲梯車雖然也有長長的手臂,但蓋房子不需要雲梯車。所以和「建築界」沒有關聯性。) ㈢閱讀第一段,看誰猜的和課本一樣。(學生自由作答。例如:高樓大廈。提醒學生:預測結果是否正確不重要,重要的是預測是否有根據,是否合理。) 二、教師小結 ㈠閱讀時可以先從題目或標題、圖片,預測文章可能在講什麼,從標題知道些什麼。 ㈡合理預測:預測結果是否正確不重要,重要的是預測是否有根據,是否合理。所以,預測不是隨便猜,是有根據的猜。 【建築界的長頸鹿】 1.讀一讀標題。 2.想一想內容。 3.說一說原因。 【預測策略:預想文章的內容】 閱讀前先看題目或標題,從標題可知道些什麼? 1.掌握標題關鍵字詞。 2.看標題說說內容可能是什麼。 3.連結自己的經驗。 4.看標題提出自己的疑問。 5.閱讀文章段落的句子,哪幾句標題相呼應? 活動2比較閱讀:標題 一、教師提問 ㈠本課標題是「建築界的長頸鹿」,就是介紹「高樓大廈」。比一比:「建築界的長頸鹿」、「高樓大廈」,哪個標題好?為什麼呢?(學生自由作答。例如:「建築界的長頸鹿」比較好,運用譬喻法,比較有想像空間,讓人想看下去。) ㈡看文章或書籍標題可以獲得哪些訊息?學會看標題有哪些好處呢?(學生自由作答。例如:文章或書籍標題有提示文章內容或重點,學會看標題,就能學會審題。也可以問自己:我為何要閱讀這本書(文章),來決定自己是否詳細閱讀,背誦重點,或只要大略了解即可。) 二、教師小結:學習預測標題,讓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標題善用修辭,會增加讀者閱讀興趣。 活動3預測文本內容 一、第一段最後一句:「現在,我們來認識世界上幾座著名的『長頸鹿』。」你覺得文章接下來會舉哪些例子?哪些大樓是「建築界的長頸鹿」?小組討論之後,至少寫出三個在小白板或是作業紙上。 二、分組發表,教師總結。 三、教師可提供相關圖片讓學生參考,也可以資訊融入,讓學生查找相關資料。 活動4課文朗讀 一、教師揭示課文內容,搭配說明文的節奏,帶領學生朗讀一次。 二、配合電子教科書,用共同朗讀、分組朗讀、個別朗讀的方式,朗讀課文。 三、讓學生觀察課文圖片並配合課文中情境,根據大樓的外形與特色,讀出課文。 教學祕笈閱讀理解澄清迷思 ˙指導學生預測文本內容,找出:世界上幾座著名的「長頸鹿」時,有一個小組提出「台北一○一大樓、新光人壽摩天大樓、高雄85大樓」。引導學生思考,這三座大樓雖都是「長頸鹿」,但它們都在臺灣,不符合課本的「世界」的限制,所以必須引導澄清。 【第二節】 活動1詞語教學 一、默讀課文:請學生默讀課文一遍。 二、分出句子:教師引導學生先以「句號、問號、引號」分出句子並標記切句,再說明引號和其他三個標點符號同時存在時,以下引號為完整一句話切句。 三、認讀句子:教師或學生提出句子,並熟讀句子。 ㈠假如把建築物想像成動物,「居高臨下」的大樓就是建築界的「長頸鹿」。 ㈡位於臺北市的台北一○一大樓,外形有如一節一節的竹子,層層向上開展,代表經濟節節高升。 ㈢大樓裡面安裝了一座阻尼器,使它能避免地震與強風所造成的搖晃。 ㈣西元二○一二年完工的東京晴空塔®,又名「東京天空樹」。 ㈤這座電波通訊塔,最初是為了改善城市收訊不良而興建。 ㈥吉隆坡的雙峰塔是座雙生大樓,層層的八角形,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㈦這座大型商場在四十一與四十二層樓之間,有一座長五十八公尺的「人字形」連通橋,方便人們往來。 四、提出詞語:請學生從句子中提出詞語,並評估對詞語的理解做適當的標記和自我學習。例如:
五、分組討論:在小組中提出仍然不懂的詞語,組內有同學知道就互相幫忙,相互學習。組內同學都不會的詞語,就提出來與教師討論。 六、了解詞語的意義: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各種策略,指導學生了解詞語的意義,例如,利用詞語中已知的字義推論詞義、上下文推詞義、動作表演、說明、圖示或查字典等方式。(可參考第257∼258頁「一、詞語解釋」) 活動2生字形音義教學(配合語文焦點—我會認字) 一、從詞語中分析出生字,指導學生根據筆順原則,習寫生字。 二、字義教學:教師可運用以下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生字。 ㈠解析字的部件,辨識字形,由已知部件學習新字。 ㈡運用部首辨識字義。 ㈢找出字的讀音與哪個部件有關。 ㈣圈出部件容易寫錯的地方,說明理由。 ㈤連結字的形音義,用自己的話說出字的意思,並辨識多音字「濟」的用法。 三、「且」部件教學:辨識「且」部件的字,並造詞運用,釐清形近字。可利用花瓣識字的方式,集中大量識字。 四、生字造詞:教師指導生字的常用詞語,鼓勵學生造詞運用。(可參考第258∼260頁「二、字義分析」) 活動3習作㈠㈡ 習作第一大題 一、評量重點:正確寫出本課生字的國字或注音,並理解文章意思。 二、教學引導 ㈠指導學生概覽習作第一大題的文章,理解文章意思。 ㈡請學生朗讀一次內容,並提問: 1.文章是用第幾人稱寫的?說一說和課文第二段有何不同?(文章用第一人稱敘述,把自己當作台北一○一大樓旁邊的平房,和課文第二段客觀介紹台北一○一大樓不同。前者是記敘文的寫法,比較有感情,後者是說明文的寫法,介紹事物特性。) 2.說一說台北一○一大樓的功能。(最主要的功能是經濟和金融中心,另外也可施放跨年煙火秀、成為公布喜訊的大型布告欄。) 習作第二大題 一、評量重點:正確寫出多音字「濟」的注音和「荅」部件的字。 二、教學引導 ㈠教師引導從句子上下文及詞語,判斷出正確的注音。 ㈡引導學生參考提示的形近字,從空格詞語的上下文,辨識正確的國字。 【第三節】 活動1找出主題句 一、教師提問 ㈠讀一讀,第一段總共有幾句?每一句分別寫了什麼?(第一段共三句。第一句寫出建築界「長頸鹿」的定義:「居高臨下」的大樓。第二句介紹這些建築不但有重要的功能與特色,更成為一座城市的特有景觀。第三句表示要介紹幾座世界著名的「長頸鹿」讓大家認識。) ㈡第二段到第四段,舉了三個例子,從第一段預測,作者會從哪些面向介紹這些「長頸鹿」,你從第一段的哪一句知道的?將它畫下來。(作者會從這些「長頸鹿」的功能和特色來介紹,因為第一段第二句:「這些建築不但有重要的功能與特色,更成為一座城市的特有景觀。」這一句就是主題句。) 二、教師小結:閱讀說明文時,有的可以從第一段找出主題句,知道文章的重點。 活動2說明文的文本特徵 一、學習:根據第一段的主題句,帶領全班閱讀第二段,找出台北一○一大樓的功能與特色,並在黑板摘要筆記成表格或心智圖。
二、練習:小組討論第三段,找出東京晴空塔®的功能與特色,在小白板或筆記本摘要筆記,並分組上臺討論分享。 三、檢核:自己試著完成第四段,找出吉隆坡雙峰塔的功能與特色,先在小白板或筆記本摘要筆記,再於小組內討論分享。 四、閱讀最後一段,理解說明文末段的總結。 教學祕笈三明治或漢堡式的結構 ˙指導學生在閱讀說明文時,可以先找出第一段的重點,因為很多說明文是採「總—分—總」結構寫出來的。「總—分—總」結構,就像夾心餅乾,也像三明治或漢堡一樣,上下都有餅乾或麵包(總說、總結),中間是餡料(分說)。這是說明文的文本特色之一。 活動3習作㈤ 一、評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填寫問題。 二、教學引導 ㈠速覽課文:請學生快速複習一次課文。 ㈡回到課文找訊息 活動4認識多義詞(配合語文焦點——認識詞語) 一、學習目標 ㈠認識多義詞「建築」的意思。 ㈡運用上下文推論策略,辨認多義詞「建築」在不同語句間的意思。 ㈢學習運用多義詞「建築」造句。 二、教學活動 ˙一樣的詞語不一樣 ㈠朗讀課本語文焦點「建築」例句,教師指導學生辨識多義詞的方法。 1.這些建築不但有重要的功能與特色,更成為一座城市的特有景觀。 2.經過兩年的施工,這棟建築終於完成了。 3.在這條又深又寬的河上,建築一座橋梁是很浩大的工程。 4.為了建築這棟新的大樓,建商投下不少人力、財力。 ㈡請學生閱讀句子,觀察並圈出這四個句子有什麼共同的詞語?(建築。) ㈢請學生發表,「建築」在這四個不同的句子裡,意思有什麼不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可能的意思。(前兩個是名詞,指「蓋在地面上或地面下供人使用的構造物」,後兩個是動詞,指「建造」的意思。)㈣引導學生將「建築」的意思,分別放回句子裡讀一讀,並發表句子是否通順合理? ㈤分一分,「建築」可分成哪些意思?完成下列表格。
㈥習作第三大題 一、評量重點:理解多義詞「建築」,選出詞語的正確意思。 二、教學引導 ㈠說出「建築」和「代表」的兩種意思。 ㈡辨識答案後,將答案放入句中讀一讀,看看是否通順合理。 【第四節】 ☆亮點教學 活動1認識假設複句(配合語文焦點——認識句子) 一、學習目標 ㈠認識假設複句。 ㈡運用「假如……」、「如果……就……」寫出假設複句。 ㈢練習假設複句。 二、可以這樣教(以下教學活動設計,教師可依照教學現場選擇使用。) ㈠「假如」、「如果」是假設 1.教師指導課本語文焦點句子的用法: ⑴假如把建築物想像成動物,「居高臨下」的大樓就是建築界的「長頸鹿」。 ⑵如果學習後不練習,就不會進步,那麼學東西只能學一半了。 2.請學生閱讀句子,觀察並圈出這兩個句子有什麼共同的語氣?(都有假設的語氣。) 3.請學生發表,這兩個句子前半句、後半句分別表達什麼?(前半句是假設的情況,後半句是可能的結果。) 4.引導學生想像一個假設的情況,跟可能發生的結果,以「假如……」、「如果……就……」連成完整的句子。
5.想一想,下列的句子,一樣是「假設複句」嗎?(是。)
6.教師小結:「假設複句」的關聯詞有這麼多種,只要表達「假設的狀況」,就可以使用假設複句。 活動2運用平板電腦資訊融入發表假設複句 1.請學生運用關聯詞,寫出假設複句,並發表在PADLET上。 2.老師帶領同學觀看大家發表完成的語句,並給予鼓勵或修正建議。 活動3完成習作第四大題 一、評量重點:運用「假如……」接寫語意完整的句子。 二、教學引導 ㈠確認假設複句的用法:前面是假設的情況,後面是可能的結果。 ㈡讀一讀例句,用「假如……」接寫和完成句子,並讀一讀,比較兩者的不同。 ㈢將「假如」換成「如果」,讀一讀,理解意思是一樣的,沒有差異,都是「假設複句」。 【第五節】 活動1內容深究 一、引導學生先觀察課文插圖,再共同討論。 二、提問要點 1.在課文的敘述中,作者為什麼把「居高臨下」的「大樓」,說成是建築界中的「長頸鹿」?(學生自由作答。例如:因為這些居高臨下的「建築物」就和長頸鹿一樣,身高比較高,因此特別引人矚目。)2.推論訊息 2.本課介紹哪幾座高樓建築?它們都位於哪一洲?(台北一○一大樓、東京晴空塔®,以及吉隆坡的雙峰塔。它們都位於亞洲。)1.提取訊息 3.文章介紹台北一○一大樓,在設計或外形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它的外形有如一節一節的竹子,層層向上開展,加上巨大的古錢圖案,不但代表經濟節節高升,也代表其「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1.提取訊息 4.東京晴空塔®原先規畫的功能是什麼?但是現在的貢獻還包括什麼?(東京晴空塔®原本是一座電波通訊塔,但現在東京晴空塔®周邊發展出完整的都市開發計畫,也為當地帶來可觀的商機。)1.提取訊息 5.你認為課文中介紹的哪一座建築物像「手牽著手的兩隻長頸鹿」?(吉隆坡的雙峰塔。因為它是一座「雙生大樓」。)3.詮釋整合 6.從本文你可以歸納出具有多功能及文化特色的建築,會對一個城市或國家有什麼重要性?(可以提升城市或國家的知名度,吸引觀光人潮,帶來可觀商機。)3.詮釋整合 7.讀完本課後,可以知道這些「長頸鹿」具有什麼功能?(這些高樓建築是城市的特有景觀,形成城市的獨特風景,為城市帶來觀光商機,更重要的是它們具有文化特色,成為城市的亮點。)3.詮釋整合 8.在課文敘述中,你認為哪個建築兼具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為什麼?(我認為台北一○一大樓兼具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因為台北一○一大樓的設計取材自古錢幣與竹子。)4.比較評估 9.在這三座「長頸鹿」中,你最喜歡哪一座?為什麼?(學生自由作答。例如:⑴我最喜歡台北一○一大樓,因為它是我們的驕傲。⑵我最喜歡東京晴空塔®,因為它的外形非常美麗。)4.比較評估 活動2閱讀遷移 一、教師提問 ㈠建築界的「長頸鹿」是指居高臨下的大樓,依據這樣的推論,那麼:建築界的「河馬」,你會想到什麼?從哪些線索進行預測的?(建築界的「河馬」是圓圓胖胖的建築,因為河馬的身材長得圓圓胖胖的。) ㈡建築界的「河馬」,你可能會舉哪些例子呢?小組先討論至少寫出三個,再分組發表。(臺北大巨蛋、苗栗客家圓樓、蒙古包、羅馬競技場、北京鳥巢、因紐特人的冰屋……。) 二、教師小結:學習是可以類推、類比的,學到的東西要能運用。像建築界的「長頸鹿」,因為長頸鹿身高高,長長的建築就想到「高樓」。依此推論,建築界的「河馬」,掌握住河馬身材的特點,就可以類推到圓圓胖胖的建築,閱讀遷移,以閱讀方法進行學習。 活動3習作㈥ 一、評量重點:讀懂文章內容,回答問題。 二、教學引導 ㈠請學生讀一讀習作第六大題的文章,說出文章是從哪些面向介紹這三種建築物的。 ㈡教師可以提醒學生運用第三節課所學的摘要筆記策略,梳理文章。
㈢教師提問:這些建築物的共同點是什麼?你會怎麼給這些建築取一個共同的標題呢?(它們都是圓形的外觀,可以稱為:「建築界的河馬」。) ㈣這三種建築,你最想住在什麼建築裡,先說說你的看法,再與小組同學分享。(學生自由作答。) 三、完成習作第六大題。 ★補充資料 一、語句練習 ㈠短語練習 ˙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說明描述某物的狀態持續進行或動作著。 結構(動詞)著(形容詞)的(名詞) 例瀰漫著濃郁的香味 例觀看著精采的表演 例品嘗著可口的美食 ㈡短句練習 ˙雙峰塔是吉隆坡最亮眼的建築。 說明說明某事物是某地之最。 結構(名詞)是(名詞)最(形容詞)的(名詞)。 例日月潭是臺灣最美麗的風景。 例翠玉白菜是故宮最有名的珍藏。 例艾菲爾鐵塔是法國最著名的地標。 ㈢造句練習 1.居高臨下— 說明位在高處,可向下俯視。或比喻處於有利的地位。 引導請學生想像站在高點往下看,或是想像自己處於致勝點看待事物。 原假如把建築物想像成動物,「居高臨下」的大樓就是建築界的「長頸鹿」。 例從陽明山山頂居高臨下可以俯視臺北市的風景。 例這個城市居高臨下,易守難攻,自古以來即為軍事堡壘。 例將軍利用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2.剪影— 說明⑴依人或物的輪廓所剪成的圖像。 ⑵摘取事物、風景的部分或片斷而成文章或影片。 本課為意思⑴。 引導引導學生依照某人、某物或某景的輪廓而剪下的圖像稱之剪影。 原雙峰塔是吉隆坡最亮眼的建築,為這座城市帶來美麗而難忘的剪影。 例他依母親側臉的輪廓,剪了一幅唯妙唯肖的剪影。 例這張剪影照片顯現獵豹的矯健身影,視覺效果令人震撼。 例高大的建築物巍然屹立,在藍天白雲的背景下,形成多種幾何圖案的剪影。 3.四面八方— 說明周圍各方。 引導引導學生從各個地方靠過來。 原這些建築界的「長頸鹿」散發著光芒,希望讓更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感受當地的文化與民情,留下美好難忘的印象。 例影迷從四面八方趕來,只為一睹這位電影巨星的風采。 例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準備欣賞這位著名小提琴家的現場演奏。 例敵人突然從四面八方將他團團包圍,他只好舉白旗投降。 ㈣句型練習 1.假如……— 說明假設複句,由兩個有假設關係的分句組成,前面的分句假設一個情況,後面的分句說出假設情況一旦實現時所產生的結果。 解析表示這件事情尚未真實發生,只是猜測而已,而且通常都是比較不可能實現的情況。 引導這類複句可用「要是」、「倘若」、「即使」、「如果……就……」等關聯詞語來連結。 原假如把建築物想像成動物,「居高臨下」的大樓就是建築界的「長頸鹿」。 例假如能把已廢置的垃圾山加以綠化,開闢成公園,也許是一舉多得的作法。 例假如有時間的話,我可以再次詳細說明這個問題。 例假如讓我重新安排一次行程,我一定會讓大家更滿意。 2.不但……更……— 說明遞進複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組成,前一個分句表示一個意思,後一個分句在範圍、數量、程度、時間等方面,所表示的意思,則比前句更上一層。 解析一般的建築具有重要的功能與特色,這些建築更厲害的地方是成為這座城市的特有景觀。 引導教師教導學生此句型的前一句和後一句時,強調後句比前一句程度更厲害。 原這些建築不但有重要的功能與特色,更成為一座城市的特有景觀。 原具有多功能及特色的建築,不但受人注目,更點亮了一整座城市。 例他不但有繪畫天分,更比任何人都要努力練習。 例把蘿蔔放到鍋內熬煮,不但可增加湯頭甜味,更可以吸收湯汁的精華。 例查字典的好處很多,不但可以清楚知道讀音,更可以查到字詞的解釋。 ㈤生字延伸成語 1.同舟共濟:比喻同心協力,戰勝困難。 例句情況愈是危急,我們愈應該同舟共濟,攜手共度難關。 2.風雨無阻:不論發生何種情況,心意或行動依舊不變。 例句他每天接送父親到醫院做復健治療,風雨無阻,數年如一日。 3.器宇軒昂:形容人的神采奕奕,氣度不凡。也作「氣宇軒昂」。 例句這個年輕人看起來器宇軒昂,一表人才。 4.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幾乎要將耳朵震聾。 例句慶典的鞭炮聲漫天價響,震耳欲聾。 5.聚沙成塔:本指兒童堆積泥沙成佛塔的遊戲,雖是遊戲也能成就功德。後比喻積少成多。 例句只要努力,必能聚沙成塔,顯現成績。 6.吉人天相: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 例句我相信他吉人天相,老天爺會保佑他度過這次的難關。 三、參考書目 ㈠書名:觸碰天際的台北101 作者:黃健琪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二○二一年一月 說明本書介紹台北一○一大樓的各種專題,提供各種圖解,包括它的外形、如何建造、阻尼器、清潔方式……還補充好幾座世界上的摩天大樓。 運用課本所介紹的主題書中都有,而且更完整、更詳細,可以協助學生理解,也可以延伸閱讀,深化學習。 ㈡書名:麗雲老師的閱讀寫作直播課2 作者:陳麗雲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二○一九年七月 說明書中介紹說明文的讀寫方式,可以釐清、理解記敘文和說明文的不同,也對說明文的讀寫更有概念。 運用本書第八課透過兩篇主題相同的文章,釐清說明文和記敘文的差異,第九課說得清楚又明白將說明文的讀寫清楚介紹。 ㈢書名:摩天大樓建築之謎:從台北一○一發現建築科技的奧妙 作者:高橋俊介 譯者:姚淑娟 出版社:晨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二○○九年十二月 說明本書介紹了高層建築的演進過程與技術發展,讓你感受到每一座摩天建築都是那麼不可思議啊!從金字塔、台北一○一大樓到世界第一高樓哈利發塔,世界的巨大摩天建築,都隱藏了許多建築與科技的奧祕。超高層建築要如何克服風壓、地震、火災等安全顧慮,萬丈高樓如何從平地起,透過本書即可獲得解答。 運用1.請學生就書名猜一猜書中會有怎樣的內容。 2.教師簡介本書作者、書中內容要點。 3.鼓勵學生課後閱讀,並在課堂上分享閱讀內容。 | 10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5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5分鐘 5分鐘 5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5分鐘 15 15分鐘 10分鐘 | 分析標題,猜測內文。 正確審題。 合理、有根據的預測。 跟著教師或電子書朗讀課文。 認讀句子,提出詞語,並理解詞語的意義。 注意生字的形音義,運用「且」部件大量識字,並會造詞及運用。 正確寫出本課生字的國字或注音。 閱讀第一段,找出文中重點主題句。 根據主題句,學習說明文的讀寫方式。 心智圖或表格。 理解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認識多義詞「建築」,能從語境中判斷詞語的意思。 理解假設複句,並能造句運用。 運用平板電腦資訊融入 透過圖文觀察,回答與課文相關的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說明文寫作。 | ||||||||||||||||||||||||||||||||||||||||||||||||||||||||||||||||||
教學提醒 | 配合第四節活動二「認識假設複句」 | |||||||||||||||||||||||||||||||||||||||||||||||||||||||||||||||||||
網站資源 | 1.臺北一○一官方網站 https://www.taipei-101.com.tw/tw/ 2.東京晴空塔 https://www.tokyo-skytree.jp/cn_t/ 3.國油雙峰塔KLCC-馬來西亞觀光局 https://www.promotemalaysia.com.tw/spot_detail.aspx?class_id=5&data_id=264 | |||||||||||||||||||||||||||||||||||||||||||||||||||||||||||||||||||
關鍵字 | 台北一○一大樓、阻尼器、東京晴空塔®、電波通訊塔、吉隆坡雙峰塔、商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