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資源班學習策略課程計畫

格式
docx
大小
41.06 KB
頁數
5
上傳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5-29,离现在 5 14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北安國民中學 110學年度學習課程計畫

課程名稱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學習策略課程(含學習策略、社會技巧生活管理)

班型

資源班

實施年級

9年級

節數

每週2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特學-E-B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

特學-E-A2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特學-J-A1 學習策略發展良好的學習知能與態度,並展現自我潛能、探索人自我價值及生命意義、積極實踐。

特學-J-B2 應用學習策略培養科資訊與媒體運用能力,進而增進學習的素養,並察覺、思辨人與科技、資訊、媒體之間的互動關係。

特生-P-A1 具備個人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參與家庭活動、探索個人休閒興趣,並於生活中開始生涯覺知與探索,對自身事務展現尋求協助、表達想法、選擇與決定的行為。

特生-P-A2 覺察及理解生活自理問題,具備表達需求、尋求協助等問題解決能力,並藉由自我管理、自我倡導等策略增進系統性思考的能力。

特生-P-B3 透過探索休閒興趣、嗜好,參與家庭、學校與社區活動、認識相關資源,體驗生活美學,增加對美的感知與生活的豐富性。

特社-E-A1 具備辨識、表達與處理正負向情緒的能力,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特社-E-A2 具備察覺自我壓力與習得各種抒解壓力方式的能力,解決情緒問題。

特社-J-B2 具備與人分享科技資訊的基本素養,感受科技對人際互動的影響。

特社-J-A1 具備良好的身心發展與態度,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

特社-J-A2 具備理解情境與運用適當的策略解決生活壓力的問題。

特社-J-A3 具備運用優、弱勢與資源的能力,執行問題解決計畫並分析不同方式的優缺點與行為後果,以因應生活情境的改變。

特社-J-C1 具備道德實踐能力,並參與學校與社區關懷生命與生態環境的活動,主動遵守法律規約。

特職-J-C2 具備職場中利他與合群的知能與態度,並培育於職場中相互合作及與人和諧互動的素養。

重點

學習

表現

特學1-I-4 透過提示系統集中注意力。

特學1-I-5 提示下維持專注。

特學1-II-3 延長專注時間。

特學1-II-4 找出並練習標記學習內容的重點。

特學1-IV-1 根據環境或學習訊息轉換注意力及調整專注時間。

特學3-V-2 運用多元工具解決學習問題。

特學3-IV-1 規劃自我的學習環境。

特社1-IV-2 分析不同處理方式引發的行為後果。

特社1-IV-5 從可行策略中,選擇適當的抒解壓力方式。

特社1-IV-7 根據優弱勢能力,設定努力或學習的目標。

特社2-IV-5 運用科技媒體表達和接受不同的意見或感受。

特社2-IV-6 適當介紹自己獨特的地方,主動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特社2-IV-9 與他人共同從事活動,分享彼此的感受或想法。

特社2-IV-10 在同儕友誼關係出現狀況時有修補的策

特社2-IV-11 在面對衝突情境時,控制自己情緒並選擇可被接受的方式回應。

特社3-IV-1 能在課堂或小組討論尊重他人不同的意

學習

內容

特學A-I-3 提示或指導語。

特學A-I-5 聆聽與對話。

特學A-II-2 適當專注時間。

特學A-II-4 心智圖、組織圖或流程圖。

特學A-Ⅳ-1 多元的學習環境或訊息。

特學C-Ⅳ-1 學習環境的規劃內容。

特學C-IV-2 解學學習問題的多元工具。

特生H-sP-1 休閒活動的認識。

特生H-sP-2 休閒活動的選擇。

特社A-I-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A-I-2 壓力的察覺與面對。

特社A--2 壓力的控制與調整。

特社A--3 問題解決的技巧。

特社B-IV-2 同理心的培養。

特社B--3 優勢的呈現與表達。

特社C--1尊重與接納學校的多元意見。

課程目標

(學年目標)

  1. 能主動參與課堂的討論。

  2. 能按時完成作業。

  3. 能培養正確的聆聽態度與方法。

  4. 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情意,分享經驗,溝通見解。

  5. 運用語文獨立思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6. 能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7. 能配合文意和情境正確使用詞語和成語。

  8. 能運用專注力策略維持專注力在學習和工作上。

  9. 能在不同的情境中,選擇適當的處理方式。

  10. 能覺察自己的情緒,並使用有效且正確的抒發負面情緒方式。

  11. 能表達自己的優弱勢能力,分享個人的成功及失敗經驗,並設定努力或學習的目標。

  12. 面對衝突情境時,能控制自己情緒並選擇可被接受的方式回應。

  13. 能在課堂或小組討論傾聽並尊重他人不同的意見。

  14. 能運用電腦或是各種注意力、心智圖整理重點等策略讓各項學習更有成效。

學習進度

週次/節數

單元主題

單元內容與學習活動

1

學期

1~2

認識模組五

  1. 能認識模組五說明文類型

  2. 複習模組四說明文類型

  3. 能認識模組五說明文分析結構

  4. 複習模組四說明文分析結構

  5. 複習模組四說明文內容

  6. 能了解學習策略上課程序和規則

  7. 能理解並正確反應教師或課程中陳述指令的核心項目。

  8. 能適當轉移注意力並維持專注時間。

  9. 能選擇並維持專注於學習焦點。

3~6

模組五第一課

  1. 認識課文作者內容結構主旨大意。

  2. 筆記課文段落重點圈詞朗讀紀錄。

  3. 認識新詞幫忙找朋友作業單選詞填寫作業單、詞彙聯想學習單。

  4. 說明文分類學習單、說明文概念圖學習單

  5. 多義詞學習單擬題練習單

7~10

模組五第二課

  1. 認識課文作者內容結構主旨大意。

  2. 筆記課文段落重點圈詞朗讀紀錄。

  3. 認識新詞幫忙找朋友作業單選詞填寫作業單、詞彙聯想學習單。

  4. 說明分類學習單、說明文概念圖學習單

  5. 多義詞學習單、擬題練習單


11~14

模組五第三課

  1. 認識課文作者內容結構主旨大意。

  2. 筆記課文段落重點圈詞朗讀紀錄。

  3. 認識新詞幫忙找朋友作業單選詞填寫作業單、詞彙聯想學習單。

  4. 說明文分類學習單、說明文概念圖學習單

  5. 多義詞學習單、擬題練習單


15~18

模組五

彈性課程


  1. 認識課文作者內容結構主旨大意。

  2. 筆記課文段落重點圈詞朗讀紀錄。

  3. 認識新詞幫忙找朋友作業單選詞填寫作業單、詞彙聯想學習單。

  4. 說明文分類學習單、說明文概念圖學習單

  5. 多義詞學習單、擬題練習單


19~21

綜合復習

  1. 擴充閲讀

  2. 自選閱讀

  3. 建立詞庫

  4. 閱讀學習單

  5. 寫作學習單

2

學期

1~2

認識模組六

  1. 能認識模組說明文類型

  2. 複習模組四五說明文類型

  3. 能認識模組說明文分析結構

  4. 複習模組四五說明文分析結構

  5. 複習模組四五說明文內容

  6. 能了解學習策略上課程序和規則

  7. 能理解並正確反應教師或課程中陳述指令的核心項目。

  8. 能適當轉移注意力並維持專注時間。

  9. 能選擇並維持專注於學習焦點。

3~6

模組六第一課

  1. 認識課文作者內容結構主旨大意。

  2. 筆記課文段落重點圈詞朗讀紀錄。

  3. 認識新詞幫忙找朋友作業單選詞填寫作業單、詞彙聯想學習單。

  4. 說明文分類學習單、說明文概念圖學習單

  5. 多義詞學習單、擬題練習單

7~10

模組六第二課

  1. 認識課文作者內容結構主旨大意。

  2. 筆記課文段落重點圈詞朗讀紀錄。

  3. 認識新詞幫忙找朋友作業單選詞填寫作業單、詞彙聯想學習單。

  4. 說明文分類學習單、說明文概念圖學習單

  5. 多義詞學習單、擬題練習單

11~14

模組六第三課

  1. 認識課文作者內容結構主旨大意。

  2. 筆記課文段落重點圈詞朗讀紀錄。

  3. 認識新詞幫忙找朋友作業單選詞填寫作業單、詞彙聯想學習單。

  4. 說明文分類學習單、說明文概念圖學習單

  5. 多義詞學習單、擬題練習單

15~18



模組六

彈性課程


  1. 認識課文作者內容結構主旨大意。

  2. 筆記課文段落重點圈詞朗讀紀錄。

  3. 認識新詞幫忙找朋友作業單選詞填寫作業單、詞彙聯想學習單。

  4. 說明文分類學習單、說明文概念圖學習單

  5. 多義詞學習單、擬題練習單

19~21

綜合復習

  1. 擴充閲讀

  2. 自選閱讀

  3. 建立詞庫

  4. 閱讀學習單

  5. 寫作學習單

議題融入

品德教育閱讀素養教育、生涯規劃、環境教育、資訊教育家庭教育生命教育

評量規劃

紙筆作業(40%)、口頭回答(30%)學習態度(20%)、總結評量(10%)

教學設施

設備需求

語文精進教材模組五六簡報教師手冊電腦螢幕課程教材

教材來源

語文精進教材模組五六

備註

確認學障,疑似學障確認自閉症。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