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內湖區明湖國小九十二學年度 三 年級上學期社會領域課程計劃表
設計者 | 三年級團隊 | 教材來源 | 康軒版三上第五冊 |
學期學習目標 | 1. 認識現代家庭生活。 2.了解家庭倫理的現代化意義。 3.認識現代兩性關係的建立。 |
起訖週次 | 教學單 元名稱 | 配合能力指標 | 學習目標 | 教學及發展活動 | 節數 | 評量 方式 |
一9/01 │ 9/07 | 家庭生活 (我的家人) | 3-2-1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 6-2-3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 | 1.了解家庭的組成。 2.了解自己家中的成員。 3.了解家庭不同成員的責任與權利。 4.了解自己應盡的責任。 | 1.說出家庭組成的過程。 2.寫出自己家中的成員。 3.說出家中不同成員的責任與權利。 4.說出自己應盡的家庭責任。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二9/08 │ 9/14 | 家庭生活 (我的家人) | 3-2-1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 6-2-3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 | 1.了解家庭的組成。 2.了解自己家中的成員。 3.了解家庭不同成員的責任與權利。 4.了解自己應盡的責任。 | 1.說出家庭組成的過程。 2.寫出自己家中的成員。 3.說出家中不同成員的責任與權利。 4.說出自己應盡的家庭責任。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三9/15 │ 9/21 | 家庭生活 (我們的姓名) | 6-2-4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 1.了解姓名的來源和意義。 2.了解姓名的功用。 3.愛惜自己的姓名,並尊重他人的姓名。 | 1.寫出自己姓名的來源和意義。 2.說出姓名的功用。 3.愛惜自己的姓名,並尊重他人的姓名。 | 3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四9/22 │ 9/28 | 家庭生活 (我們家的生活) | 6-2-4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 1.了解姓名的來源和意義。 2.了解姓名的功用。 3.愛惜自己的姓名,並尊重他人的姓名。 | 1.寫出自己姓名的來源和意義。 2.說出姓名的功用。 3.愛惜自己的姓名,並尊重他人的姓名。 4.能說出班上同學的姓名。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6-2-2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 6-2-3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 | 1.了解家庭具有照顧與保護的功能。 2.了解家庭具有經濟的功能。 3.了解家庭具有情感的功能。 4.了解家庭具有教育與社會化的功能。 5.培養愛家與感恩的美德。 | 1.說出家庭給予我們的照顧與保護。 2.說出家庭提供我們日常生活需求的功能。 3.說出家庭給予我們情感的支持與關懷的功能。 4.說出家庭給予我們教育的功能。 5.說出愛家的具體行動。 | 2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
五9/29 │ 10/05 | 家庭生活((我們家的活動) | 6-2-2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 6-2-3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 | 1.了解家庭具有照顧與保護的功能。 2.了解家庭具有經濟的功能。 3.了解家庭具有情感的功能。 4.了解家庭具有教育與社會化的功能。 5.培養愛家與感恩的美德。 | 1.說出家庭給予我們的照顧與保護。 2.說出家庭提供我們日常生活需求的功能。 3.說出家庭給予我們情感的支持與關懷的功能。 4.說出家庭給予我們教育的功能。 5.說出愛家的具體行動。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5-2-1舉例說明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具有參與群體發展的權利。 5-2-3舉例說明在學習與工作中,可能和他人產生合作或競爭的關係。 6-2-2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 6-2-3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 | 1.了解全家人共同活動的內容。 2.了解參與全家共同活動的好處。 3.能規劃具體可行的家庭共同活動行事曆。 | 1.說出參與全家共同活動的意義與功能。 2.寫出全家共同活動的好處。 3.參與並規劃家人的共同活動行事曆。 | 2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
六10/06 │ 10/12 | 家庭生活((我們家的活動)) | 5-2-1舉例說明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具有參與群體發展的權利。 5-2-3舉例說明在學習與工作中,可能和他人產生合作或競爭的關係。 6-2-2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 6-2-3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 | 1.了解全家人共同活動的內容。 2.了解參與全家共同活動的好處。 3.能規劃具體可行的家庭共同活動行事曆。 | 1.說出參與全家共同活動的意義與功能。 2.寫出全家共同活動的好處。 3.參與並規劃家人的共同活動行事曆。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7-2-1指出自己與同儕所參與的經濟活動及其所滿足的需求與動機。 7-2-4了解從事適當的儲蓄可調節自身的消費力。 | 1.認識家庭經濟生活收入與支出的意義。 2.了解家庭的收入與支出情形。 3.養成節省家庭支出的習慣。 4.了解使用金錢應有的態度與方法。 5.了解惜用家庭資源的重要性。 | 1.說出家庭收入與支出的項目。 2.說出節省家庭支出的方法。 3.說出正確使用金錢的態度與方法。 4.說出惜用家庭資源的方法。 5.能和同學分享如何使用零用錢。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
七10/13 │ 10/19 | 家庭生活(愛惜家中的資源) | 7-2-1指出自己與同儕所參與的經濟活動及其所滿足的需求與動機。 7-2-4了解從事適當的儲蓄可調節自身的消費力。 | 1.認識家庭經濟生活收入與支出的意義。 2.了解家庭的收入與支出情形。 3.養成節省家庭支出的習慣。 4.了解使用金錢應有的態度與方法。 5.了解惜用家庭資源的重要性。 6.明瞭明湖國小資源回收的實施方式。 | 1.說出家庭收入與支出的項目。 2.說出節省家庭支出的方法。 3.說出正確使用金錢的態度與方法。 4.說出惜用家庭資源的方法。 5.知道明湖國小的資源回收處—黑洞。 6.確實做好資源回收,並能推廣。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家庭倫理(親人的稱呼) | 6-2-3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 | 1.認識自己的親人。 2.運用正確稱呼,適當的問候親人和長輩。 3.養成主動問候他人的習慣,促進人際關係的互動。 | 1.說出自己有哪些親人。 2.舉例說出跟父親、母親有血緣關係的親人。 3.說出親人間的輩分和長幼順序。 4.適當的稱呼和問候家人及親人。 5.體會主動問候他人是增進人際互動的重要因素。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
八10/20 │ 10/26 | 家庭倫理(親人的稱呼) | 6-2-3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 | 1.認識自己的親人。 2.運用正確稱呼,適當的問候親人和長輩。 3.養成主動問候他人的習慣,促進人際關係的互動。 | 1.說出自己有哪些親人。 2.舉例說出跟父親、母親有血緣關係的親人。 3.說出親人間的輩分和長幼順序。 4.適當的稱呼和問候家人及親人。 5.體會主動問候他人是增進人際互動的重要因素。 | 3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九10/27 │ 11/02 | 評量週 | |||||
十11/03 │ 11/09 | 家庭倫理(家庭的種類) | 3-2-1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 | 1.認識家庭的類型。 2.了解家庭組成改變的原因。 3.體會家庭的溫暖,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 1.能說出三種基本的家庭類型。 2.能說出三種家庭類型各有哪些成員。 3.能說出造成家庭成員改變的原因。 4.能抱持接納與珍惜的態度,並懂得以適當的方法,增進自己和家人彼此的情感。 | 2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3-2-1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 | 1.了解親人的往來,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了解親人之間往來互動的內容與意義。 3.培養主動關懷親人的態度。 | 1.舉出與親人往來互動的情形。 2.說出與親人往來時,自己心中的感覺。 3.能說出關懷親人與增進彼此關係的方法。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
十一11/10 │ 11/16 | 家庭倫理(親人的往來)(親情的表現) | 3-2-1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 | 1.了解親人的往來,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了解親人之間往來互動的內容與意義。 3.培養主動關懷親人的態度。 | 1.舉出與親人往來互動的情形。 2.說出與親人往來時,自己心中的感覺。 3.能說出關懷親人與增進彼此關係的方法。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3-2-1關懷家庭內外環境變化與調適。 6-2-3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 | 1.認識家庭的倫理關係。 2.了解與家人相處的道理。 3.體會家庭的溫暖,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4.實踐家庭倫理到學校與社會。 | 1.說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倫理關係。 2.列舉和家人相處的良好方式。 3.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光。 4.將家庭倫理實踐在學校或社會裡。 5.能主動照顧班上需要幫助的殘障或弱小同學。 | 2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
十二11/17 │ 11/23 | 家庭倫理(現代的孝道) | 3-2-1關懷家庭內外環境變化與調適。 6-2-3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 | 1.明白孝道是家庭倫理的基礎。 2.明白孝順故事中的孝心與孝行。 3.比較古今表現孝道方式的異同。 4.培養發揮大愛、服務社會的情操。 | 1.說明孝道是家庭倫理的基礎。 2.列舉孝順的故事,並說出自己的感受。 3.分辨古今表現孝道方式的異同。 4.能主動為老弱婦孺服務。 5.能分擔家中的家事,並體貼父母的心意。 | 3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十三11/24 │ 11/30 | 兩性關係(男生女生) | 5-2-3舉例說明在學習與工作中,可能和他人產生合作或競爭的關係。 | 1.了解兩性在生理與心理的異同。 2體會和異性互助合作的重要。 | 1.說出男、女生在生理與心理的異同。 2.能和異性互助與合作。 3.能和班上同學和平相處。 | 3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十四12/01 │ 12/07 | 兩性關係(男女有別) | 5-2-1舉例說明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具有參與群體發展的權利。 5-2-2瞭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觀的,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可以分享觀點與形成共識。 | 1.了解性別認同是來自於學習與模仿。 2.了解社會對兩性特質的看法,破除對兩性的刻板印象。 3.了解兩性應彼此尊重,並能依照自己的興趣自由發展。 | 1.了解性別認同是來自於學習與模仿。 2.說出兩性所具有的特質。 3.破除兩性的刻板印象。 4.與同學彼此尊重,並能依照自己的興趣發展人生。 5.能欣賞不同性別同學的優點。 | 3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十五12/08 │12/1 | 兩性關係(男女有別) | 5-2-1舉例說明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具有參與群體發展的權利。 5-2-2瞭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觀的,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可以分享觀點與形成共識。 | 1.了解性別認同是來自於學習與模仿。 2.了解社會對兩性特質的看法,破除對兩性的刻板印象。 3.了解兩性應彼此尊重,並能依照自己的興趣自由發展。 | 1.了解性別認同是來自於學習與模仿。 2.說出兩性所具有的特質。 3.破除兩性的刻板印象。 4.與同學彼此尊重,並能依照自己的興趣發展人生。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5-2-1舉例說明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具有參與群體發展的權利。 6-2-2舉例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 | 1.了解以前社會兩性分工的情形。 2.了解以前的社會對兩性的角色期待。 3.了解現代是兩性平等的社會。 | 1.說出以前社會兩性分工的情形。 2.說出以前的社會對兩性的角色期待。 3.說出現代社會中兩性平等的實例。 | 2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
十六12/15 │ 12/21 | 兩性關係(男女平等) | 5-2-1舉例說明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具有參與群體發展的權利。 6-2-2舉例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 | 1.了解以前社會兩性分工的情形。 2.了解以前的社會對兩性的角色期待。 3.了解現代是兩性平等的社會。 | 1.說出以前社會兩性分工的情形。 2.說出以前的社會對兩性的角色期待。 3.說出現代社會中兩性平等的實例。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6-2-1從周遭生活中舉例指出不同權力關係所產生的不同效果(如形成秩序、促進效率或傷害權益等)。 6-2-2舉例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 6-2-4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 1.了解人人都有身體自主權。 2.了解兩性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3.培養尊重異性的行為與態度。 | 1.舉例說明身體自主權的意義。 2.說出保護自己的方法。 3.舉例說明兩性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4.表現出尊重異性的行為與態度。 | 2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
十七12/22 │12/28 | 兩性關係(男女平等) | 6-2-1從周遭生活中舉例指出不同權力關係所產生的不同效果(如形成秩序、促進效率或傷害權益等)。 6-2-2舉例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 6-2-4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 1.了解人人都有身體自主權。 2.了解兩性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3.培養尊重異性的行為與態度。 | 1.舉例說明身體自主權的意義。 2.說出保護自己的方法。 3.舉例說明兩性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4.表現出尊重異性的行為與態度。 | 2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兩性關係(相互尊重) | 6-2-1從周遭生活中舉例指出不同權力關係所產生的不同效果(如形成秩序、促進效率或傷害權益等)。 6-2-4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 1.了解與他人相處的方法與態度。 2.了解與他人發生衝突時應有的態度與解決之道。 3.了解分工合作在團體中的重要性。 4.了解在團體中人人都有應盡的責任與應享的權利。 | 1.說出與他人相處的方法與態度。 2.說出與他人發生衝突時應有的態度與解決之道。 3.說出分工合作在團體中的重要性。 4.舉例說出在團體中人人都有應盡的責任與應享的權利。 | 2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
十八12/29 │ 01/04 | 兩性關係(當我們同在一起) | 6-2-1從周遭生活中舉例指出不同權力關係所產生的不同效果(如形成秩序、促進效率或傷害權益等)。 6-2-4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 1.了解與他人相處的方法與態度。 2.了解與他人發生衝突時應有的態度與解決之道。 3.了解分工合作在團體中的重要性。 4.了解在團體中人人都有應盡的責任與應享的權利。 | 1.說出與他人相處的方法與態度。 2.說出與他人發生衝突時應有的態度與解決之道。 3.說出分工合作在團體中的重要性。 4.舉例說出在團體中人人都有應盡的責任與應享的權利。 | 1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十九01/05 │01/11 | 評量週 | |||||
二十01/12 │ 01/18 | 結業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