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私立豐田大郡幼兒園112年11.12月、113年1月教案(中組)
日常生活 | |||
課程目標: 身-1-1模仿身體操控活動 身-1-2模仿操作各種器材的動作 | 學習指標: 身-中-1-1-1覺察身體在穩定性及移動性動作表現上的協 調性 身-中-1-2-1覺察各種用具的安全操作技能 身-中-1-2-2觀察與調整照顧自己及整理環境的動作 | ||
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摺衣服 2.拉拉鍊 3.穿珠打單結 4.篩工 (西米露.細沙) 5.掃工 6.嗑瓜子 | 運用五指抓握,精鍊雙手小肌肉的運作,為未來握筆做準備。 精鍊二指的抓握,加強手指運用的力量。 運用不同的線條,練習二指穿珠子的技巧,並學習手指開與合的張力與動作。 掌握五指能抓握容器,將西米露.細沙利用容器的隙縫分離出來。 將多種不同顏色的彩色小鞭炮放在一起,練習以手腕的力量將鞭炮一一從托盤上掃起。 學習嗑瓜子的技巧。 | 延伸:為自己脫下的外套做整理的 動作。 延伸:透過自己穿著的外套練習拉 起與穿脫的動作以精練五指 小肌肉。 延伸:可用三色序列穿珠的方式, 穿出手鍊或項鍊。 增進手語眼協調的能力。 透過操作確實將鞭炮的碎紙掃進畚箕裡。 | |
感官教育 | |||
課程目標: 身-1-2模仿操作各種器材的動作 認-1-1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美-1-2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形 式的美 | 學習指標: 身-中-1-2-1覺察各種用具的安全操作技能 認-中-1-1-5辨識與命名幾何圖形的形狀 美-中-1-2-1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色彩、形體、質地的 美,覺察其中的差異 美-中-1-2-2探索生活環境中各種聲音,覺察其中的差異 | ||
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美感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幾何立體組與 投影板 2.三角形盒 3.彩色圓柱體與 重疊圖卡對應 4.聽覺筒配對 5.二項式立方 7.觸覺遊戲:神秘 袋+指令 (幾何立體組) | 認識各種幾何立體的特徵,及平面與立體的關係。 培養辨別形狀的視覺辨識能力。 認識三角形組合與分解的變化。 透過視覺辨識形狀的大、中、小與厚薄。 增進視覺敏銳度與辨識能力。 培養辨別聲音強弱的聽覺能力,及配對的練習。 培養辨別大小、顏色、形狀的視覺能力。 學習立體的組合與分解的概念。 學習部分和整體的概念。 培養觸覺辨別的能力。 培養觸覺的敏感度。 精進立體知覺的能力。 培養配對的概念。 間接目的: 1.專注力、秩序感、動作協調與獨立的能 力。 2.數學心智的預備。 3.書寫前之預備。 | 延伸:影子遊戲(手指)。 延伸:三角形圖形組合創作。 延伸:自由創作排列造型。 延伸:聽覺筒內容物更換。 延伸:神秘袋內容物更換。 指定摸取的幾何立體組。 | |
數學教育 | |||
課程目標: 認-1-1搜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認-2-1整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語-1-4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與符號 | 學習指標: 認-中-1-1-2運用點數搜集生活環境中的訊息 認-中-1-1-3認識數字符號 認-中-2-1-3運用10以內的合成與分解整理數量訊息 語-中-1-4-1理解符號中的具象物件內容 | ||
領域:認知、語文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十進制組Ⅰ 2.十進制組Ⅱ 3.10以內補量 4.幾十的數與量 (塞根板Ⅱ) 5.數與量對應 (比大小) 6.量的分解 7.認識錢幣、紙鈔 | 藉由黃金王國的故事,用黃金珠具體的量與數字做結合,並認識個.十.百.千的位名、數字符號與數量。 以具體的量與數字做結合,學習位數、十進位的概念,了解9再多1就是10,為四則運算做預備。 熟練1-10的量,並學習合十加法的記憶,為心算能力做預備。 認識10-99的數量、位名、排序,及10個一數和連續數的概念。 以具體的量與數字對應結合,做量與量及數字的比大小。 學習加減算式之前,培養孩子解決數量問題的能力,而「合成」與「分解」是解決數量問題的兩種基本運作。 學習辨認錢幣、紙鈔,及錢幣、紙鈔所代表的數與量。 發展兒童的秩序、專心,協調、獨立以及精準的能力。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數學邏輯的概念。 為讀寫做預備。 | 將1.10.100.1000的量與數字符號結合,加上個.十.百.千字卡認識位名、量及數字符號。 十進位的比對關係,知道10顆1為10﹔10串10為100﹔10片百為1000,可請兒童依口說的量取相對的珠量,或是依指定的數名,取放相等的量,也可自製數名注音卡,依卡取拿相對的量。 藉由不同教具的操作及口語的練習,以加深對10以內補量的概念。 認識10-99的量與數字符號結合,數字唱名,數量與數字符號能做正確的對應。 藉由黃金珠的取量練習及數字的結合,並加上>、<的符號,做量與數字的比大小。 延伸:可剪貼DM做錢幣數量的練習(依孩子的能力),藉由操作練習精鍊孩子對錢幣的概念。 | |
語文教育 | |||
課程目標: 身-2-2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 語-1-5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語功能 語-2-2以口語參與活動 | 學習指標: 身-中-2-2-2綜合運用抓、握、扭轉、揉、捏的精細動作 語-中-1-5-2理解故事的角色與情節 語-中-2-2-2以清晰的口語表達想法 語-中-2-2-3在團體互動情境中開啟話題、依照輪次說話 並延續對話 | ||
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語文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金屬嵌圖板 (短線) 2.單音多圖卡 (認識單音的詞 彙、練習解音、 拼音) 3.運筆練習:注音 砂紙板與沙盤 4.節慶由來與歌 曲 5.讀本 -愛畫畫的詩 6.吉祥物與吉祥 話 7.十二生肖 8.唐詩 江雪、塞下曲 9.單位量詞 | 透過金屬嵌圖板描摹,強化手指的肌肉訓練、運筆練習。 透過單音多圖卡的圖示引導辨識圖片,並加深對單音符號的認識。 透過單音多圖卡的圖示引導,練習解音與拼音。 加強指尖觸覺肌肉記憶,認識注音符號的書寫筆順並做沙盤運筆練習。 以輕快活潑的年節相關歌曲,透過歌唱及節奏方式來豐富中國文化活動的趣味性。 透過讀本,增加語言活動的多樣性與趣味性,豐富各種語言的經驗,並利用情境帶活動,讓孩子能融入並實際感受歌謠裡的趣味。 認識吉祥物與吉祥話的關聯性。 透過十二生肖故事,認識生肖動物的名稱與排序。 欣賞唐詩,瞭解詩詞內容、意境及朗讀。 認識單位量詞,文句中量詞的使用。 | 建立書寫時所需的肌肉能力,學習正確的握筆方式與坐姿,並練習畫出有方向性的線條。 加強對單音符號詞彙的認識。 加強對解音、拼音的概念。 解音:將熟悉的詞彙進行解音,聽出語言中的聲音元素。 拼音:將認識的注音圖形語言放在一起,結合兩個注音的聲音變成字音。 認識注音符號,並加強對符號筆順的書寫方式。 延伸:美勞創作,例如:撕貼畫或 摺紙 與字卡配對,或透過活動注音盒進行拼解音練習。 與字卡配對,或透過活動注音盒進行拼解音練習。 | |
美勞教育 | |||
課程目標: 美-1-1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美-2-2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 作 身-2-2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立生 活自理技能 | 學習指標: 美-中-1-1-1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美,體驗各種美感經 驗 美-中-2-2-2運用線條、形狀或色彩表現想法,並命名或 賦予意義 身-中-2-2-1平穩使用各種素材或器材 | ||
領域:美感、身體動作與健康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編織工 2.縫工 (迴針縫) 3.連續刺或剪 (圖形) 4.摺紙工 5對稱剪 | 練習基礎的編織技巧,觀察邏輯順序性。 (從不織布編織出發,接受幼兒錯中學習) 練習迴針縫的技巧,精鍊順序性的概念 精鍊刺的動作,培養幼兒的耐心和意志力。 精鍊基本的摺紙動作。 精鍊剪工技巧,提升手眼協調的能力。 | 運用編織工創作節慶飾品。 變化不同圖案,可與節慶活動或文化結合,製作相關的作品 |
品格教育 | ||
課程目標(直接目的): 身-1-2模仿操作各種器材的動作 身-2-2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立 生活自理技能 社-1-3覺察生活規範與活動規則 | 學習指標(間接目的): 身-中-1-2-2觀察與調整照顧自己及整理環境的動作 身-中-2-2-2清潔自己的餐具與整理用餐桌椅 社-中-1-3-1辨別生活環境中能做或不能做的事 | |
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社會 | ||
工作名稱 | ||
秩序性建立: 1.整齊吊掛衣物 2.物歸原位 品格: 1.學習如何感謝他人 2.走到老師旁邊說話 3.學習舉手發言 健康保健衛生: 1.適時添減衣物 2.整理餐後的桌面 與環境 安全教育: 1.上下樓梯安全宣導 2.防疫宣導 登革熱 流行性感冒 | 培養物品歸回原位的好習慣,學習自我照顧能力。 學習生活禮節及為他人著想的態度。 學習適當表達對他人的感謝,樂於運用請、謝謝、對不起作為禮貌用語和溝通。 學習等待及尊重他人 學習尊重他人的發言權。 能感受天氣的冷熱變化,並適時為自己增添或減少衣物,學習照顧自己。 培養主動整理桌面、地板及養成餐後收拾的好習慣。 學習放慢腳步走樓梯,覺察自身安全,避開危險的人事物。 培養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巡、倒、清、刷」等動作,沒有積水容器,就沒有病 媒蚊﹔沒有病媒蚊,就沒有登革熱。 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接觸眼、鼻、口、黏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