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2
基隆市110學年度隆聖國小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教學時間:110.11.19 教學班級: 資源班 教學領域: 國語文 教學單元: 沉思三鐵
教 學 者: 葉育婷 觀 察 者: 蔡靜淑 觀察前會談時間:110.11.12
一、學生優弱勢能力分析
學生姓名 | 優勢能力 | 弱勢能力 |
游生 |
|
|
王生 |
|
|
高生 |
|
|
二、教學設計
(一)教材內容
1.5W1H教師自製設計PPT。
2.康軒六年級上學期第九課-沉思三帖。
(二) 教學目標
1.學生能使用提問摘要法,完成5W1H課文重點心智圖中的who(何人)、when(何時)、where(何地)。
2.學生能在教師口語引導下,找出5W1H課文重點心智圖中的what(何事)、when(為何)和how(如何)。
3.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將剛剛從文章中找出來的5W1H進行整理,完成文章大意。
(三)學生經驗
1.學生有看過提問摘要法的教學影片,了解提問摘要法的方法和基本概念。
2.學生有使用提問摘要法練習其他課文的經驗。
3.學生有獨自使用提問摘要法,嘗試找出文章中的who(何人)、when(何時)、where(何地)。
(四)教學活動
1.先撥放提問摘要法引導PPT,讓學生再次複習5W1H重點心智圖中的who(何人)、when(何時)、where(何地)、what(何事)、when(為何)和how(如何),分別尋找的策略是什麼。
2.播放康軒第九課-沉思三帖,其中第一帖的電子書課文朗讀,請學生手跟著朗讀指著課文內容。
3.請學生上台完成布置5W1H心智圖。
4.先讓學生答出who(何人)、when(何時)、where(何地)。
5.教師以口語引導學生找出、what(何事)、when(為何)和how(如何)。
6.請學生將共同找出的摘要填入心智圖。
7.教師帶領學生在將剛剛從課文中,找出來的5W1H,統整成文章大意。
8.讓學生回家練習第九課中的其他二帖。
(五)評量方式
1.觀察評量
2.口語評量
3.紙筆評量
(六)觀察的工具和觀察焦點
1.教師課程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有依照學生的能力進行差異化教學。
三、建議
(一)教學目標
1.在找出who(何人)、when(何時)、where(何地)、what(何事)、when(為何)和how(如
何),和引導將找到的5W1H進行整理完成文章大意,此為兩個不同的教學層次操作,
應先思考學生是否熟悉第一個層次(找出),才能再完成第二個層次(完成大意)。
2.建議本次目標還是著重放在使用提問摘要法,從課文的文章中找出who(何人)、
when(何時)、where(何地)、what(何事)、when(為何)和how(如何)。
(二)教學活動
1.因為學生也需要完成心智架構圖(書寫),建議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先專心以其中一帖
為主要教學演示,其餘兩帖可以作為學生的回家練習,才不會匆忙。
2.對於能力較差的學生,是否需要再多一些視覺上的提示。
授課教師簽名: 觀課教師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