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第八單元速率教案:教學演示與應用

格式
pdf
大小
938.58 KB
頁數
8
作者
秋霞 紀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2-04,离现在 2 32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 

領域/科目 

數學 

設計者 

陳映菁 

實施年級 

新北市碧華國小 609 學生 

教學節次  共 1 節  

單元名稱 

速率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
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9 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
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
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
式 中 的 數 量 關 係 以 算 式 正 確 表
述,並據以推理或解題。 
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
算,並處理相關的應用問題。 

核心 
素養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
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
體與對關係,在日常生
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
與解決問題。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
算術符號之  間  的  轉  換 
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
常 使 用 之 度 量 衡 及 時
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
幾何形體,並能以  符  號 
表 示 公式。 

學習內容 

N-6-7 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
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算
(大單位到小單位)。含不同時
間區段的平均速度。含「距離=
速度×時間」公式。用比例思考協
助解題。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無 

所 融 入 之
學習重點 

無 

與其他領域 /科目
的連結 

無 

教材來源 

南一六上數學第十一冊第八單元速率 

教學設備/資源 

電子白板、簡報、附件 1 學習單、平板、塑膠扣條×20、圖片(「小
恩」和「小伶」×3、「1 分鐘」×10、「110 公尺」×10、「100 公
尺」×10) 

學習目標 

1. 能理解題目敘述內容並將文字轉換畫出圖像。 

2. 能將速率公式:「速率

× 時間=距離」應用於解題。 

3.能整理應用問題背後的解題策略與解題過程。 

4.能掌握速率應用問題概念後,創作速率應用問題題目。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12 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方案格
式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 

第八節 
一、引起動機 
(一)

 

生活中的速率 

    教師藉由生活經驗及校園後門的限速標

字引起學生對速率的學習動機。 

1.  教師提問:「你們有沒有在學校的前

門或後門看過地板這個標字?」 

   

學生可能回答:有、沒有

 

2.  教師提問:「請問這個標字代表什麼

意思?」 

      

學生可能回答:限速 30km/h

 

3.  教師說明:「限速每小時 30 公里,

代表車子行駛時速不能超過 30 公

里,設置這個標字是為了避免車子超
速,讓我們有安全的上學環境。」 

4.  教師提問:「大家很快的回答出限速

30 公里,是時速 30 公里,那請問時
速的定義是什麼呢?」 

學生可能回答:平均 1 小時走的距離

 

5.  教師提問:「除了交通號誌以外,請

問你們在生活中哪裡會看到或用到速

率呢?」 

學生可能回答:跑步、開車、走路

 

6.  教師準備圖片,請學生猜速率。 

 

 

二、發展活動 

        教師使用附件 的學習單,引導學生練

 

3’ 

 
 
 
 
 
 
 
 
 
 
 
 
 
 
 
 
 
 
 
 
 
 
 
 
 
 
 
 
 
 
 
 
 
 
 

 

 
 
 
 
 
 
 

 
觀察評量:學生能專注於課堂。 
口語評量:學生能依據教師提問回
答問題。1.   
       
 
 
 
 
 
 
 
 
 
 
 
 
 
 
 
 
 
 
 
 
 
 
 
 
 
 
 
 
 
 
 
 
 
 
 
 
 
 
觀察評量:學生能專注於課堂。 
口語評量:學生能依據教師提問回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 

習三種速率的應用情境,透過教具操作,讓

學生更了解人物的移動方式,協助解題。 

        教師說明「速率的應用情境有三種,分

別是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和同向而行,請問

這三種分別是怎麼移動前進的?」 

學生可能回答: 
1.相向而行:面對面前進 
2.背向而行:背對背前進 
3.同向而行:一起前進 

        教師請學生將三種不同的前進方式寫在

學習單的空格內。判斷完三種情境後,教師

再引導學生練習學習單內「相向而行」的第
一題。 

  
(一)速率應用題-相向而行 
題目 1:碧華國中和碧華國小兩地的距離是
1 公里,小恩快走的分速是 110 公尺,小伶

快走的分速是 100 公尺,兩人

同時由兩地相

向而行

,則 3 分鐘後,兩人相距幾公尺? 

1.  解題策略 

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找

到題目的解題重點。 
(1)教師提問:「根據題目敘述這一  
   題要問的是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兩人相距幾公尺 

      

教師請學生將「相距」圈起來。

 

 

(2)教師提問:「什麼是相距?」 
    

學生可能回答:相互間的距離 

(3)教師提問:「確定題目要的答案 

   後,我們可以從題目中找到什麼  

     線索來解題?」 

   學生可能回答:距離、兩人的速  
   率、經過的時間 

2.  教師詢問學生分速的意義,並使用教

具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教師說明:「兩端的位置是碧華國中

和碧華國小,兩人各在一邊面對面往
前進。小恩走路的分速是 110 公尺,
分速是平均每 1 分鐘走的距離,代表
小恩 1 分鐘向前進 110 公尺。小伶走

 
 

2’ 

 
 
 
 
 
 
 
 
 
 
 
 

 

7’ 

 
 
 
 
 
 
 
 
 
 
 
 
 
 
 
 

 

 
 
 
 
 
 
 
 
 
 
 

答問題。 
實作評量:學生能完成課本的練
習。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 

路的分速是 100 公尺,代表 1 分鐘向
前進 100 公尺。」 

(1) 方法 1:先算出兩人 3 分鐘分別走

幾公尺,兩者相加,得到已走的

距 離 , 再 將 總 距 離 - 已 走 的 距
離,得出答案。 

110×3=330(m)…小恩走的距離 
100×3=300(m)…小伶走的距離 

330+300=630(m)…兩人共走的距

離 
1km=1000m 

1000−630=370(m)…總距離-已走
的距離  

(2) 方法 2:算出兩人 1 分鐘共走的距

離,再乘以 3 分鐘,得出兩人已
走的距離,再將總距離-已走的
距離,即是答案。 

(110

+100) ×3=630(m)…兩人三分

鐘共走的距離 

1km=1000m 

1000−630=370(m)…總距離-已走
的距離 

 

(二)速率應用題-背向而行 
題目 3:今天小恩和小伶發生爭執,一言不
合下兩人

同時同地反方向出發

,已知小恩快

走的分速是  110 公尺,小伶快走的分速是 

100 公尺,則 3 分鐘後,兩人相距幾公尺? 

1.  解題策略 

    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找

到題目的解題重點。 

(1)教師提問:「根據題目敘述這一  

   題要問的是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兩人相距幾公尺 

      

教師請學生將「相距」圈起來, 

        並將關鍵字「同時同地反方向」 

        圈起來。 

(2)教師提問:「背向而行代表是背 

  對背前進,請問前進的方向相同  
  嗎?」 

 
 
 
 
 
 
 
 
 
 
 
 
 
 
 
 
 
 
 
 
 
 
 
 
 

 

7’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 

      學生可能回答:不同 

(3)教師提問:「請問兩人會再相遇

嗎?」 

   

學生可能回答:不會

 

(4)教師提問:「根據題意小恩和小 

伶應該在哪個位置?請一個人來

貼小恩和小伶的位置。 

2.  教師使用教具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教師說明:「現在兩人在吵架,一言

不合決定背向而行,反方向出發,小
恩快走的分速是 110 公尺,代表小恩

1 分鐘向前進 110 公尺。小伶快走的

分速是 100 公尺,代表 1 分鐘向前進

100 公尺。」 

(1)方法 1:先算出兩人 3 分鐘分別走

幾公尺,兩者相加,即可得到兩

人相距幾公尺。 

110×3=330(m)…小恩走的距離 

100×3=300(m)…小伶走的距離 

330+300=630(m)

  …兩人三分鐘共

走的距離 

(2)方法 2:算出兩人 1 分鐘共走的距

離,再乘以 3 分鐘,得出兩人已
走的距離,即是兩人相互間的距
離。 

          (110

+100) ×3=630(m)…兩人三分   

鐘共走的距離 

 

(三)速率應用題-同向而行 
題目 5:小恩和小伶兩人從家門

同時同地同

方向

趕到學校,小恩每分鐘走 110 公尺,小

伶每分鐘走  100  公尺,3 分鐘後,小恩和小

伶兩人相距多少公尺? 

1.  解題策略 

    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找
到題目的解題重點。 
(1)教師提問:「根據題目敘述這一  

題要問的是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兩人相距幾公尺 

    教師請學生將「相距」圈起來,   

 
 
 
 
 
 
 
 
 
 
 
 
 
 
 
 
 
 
 
 
 
 
 
 
 
 
 
 
 

 
 

 

7’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 

        並將關鍵字「同時同地同方向」 

        圈起來。 

(2)教師提問:「根據題意小恩和小 

伶應該在哪個位置?請一個人來

貼小恩和小伶的位置。」 

2.  教師使用教具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教師說明:「現在兩人同時從家門出
發,小恩快走的分速是 110 公尺,代
表小恩 1 分鐘向前進 110 公尺。小伶
快走的分速是 100 公尺,代表 1 分鐘
向前進 100 公尺。」 
(1)方法 1:先算出兩人 3 分鐘分別走

幾公尺,再將兩者相減,即可得

到兩人相距幾公尺。 

110×3=330(m)…小恩走的距離 

100×3=300(m)…小伶走的距離 

330-300=30(m)…兩人的相距 

(2)方法 2:算出 1 分鐘小恩比小伶多

走的距離,再乘以 3 分鐘,得出 3
分鐘小恩超越小伶的總距離,即
是兩人相互間的距離。 

       (75-65) ×5=50(m)  

 

(四)練習速率應用題-同向而行 
題目六:碧小畢業旅行,609 車以時速 70 公

里行駛,608 車以時速 60 公里行駛,兩車同
時同地從科博館行駛到 70 公里外的妖怪

村,當 609 車抵達時,608 車離妖怪村還有
多少公里? 

1.  個人練習 

教師請學生自行練習,將解題過程記
錄在學習單上。 

2.  小組討論 

學生完成後請到小組中相互分享自己
如何解題。 
(1)教師說明:「完成的人請到你的   

         夥伴旁邊分享自己對題意的理解  
         及計算的過程,分享的時候,請 
         1 號先分享,再換 2 號分享。」 

3.  上台分享 

 
 
 
 
 
 
 
 
 
 
 

 
 
 
 
 
 
 
 
 
 
 
 
 
 
 

12’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 

教師抽點學生上台分享。 

三、總結活動 

(一)教師總結:「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
事情都與速率有關。雖然速率感覺很抽象,

因為摸不到也看不到,但像這堂課練習的題
目情境,都是會真實發生在生活中的,所以

我們可以利用速率去解決問題。例如要走路
去一個地方,知道距離是多少,也知道走路

平均分速大約是 75 公尺,那麼我們就可以
運用距離除以速率,預估出你需要花的時
間,也能更好的安排自己的行程。」 
(二)回家功課:設計創意題目-學生發揮
個人創意或結合生活經驗,任意挑選一種速

率應用題的情境出題並完成計算。 

 

2’ 

 
 
 

 
作業評量:學生能完成回家作業。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無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無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 

附件 1 速率的應用題

 

(第一面) 

 

(第二面)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