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障礙學生安置方式與教學支援

格式
pdf
大小
293.83 KB
頁數
1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6-12-26,离现在 8 30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因 障 礙 程 度 不 同 , 其 安 置 方 式 有 普 通 班 、 資 源 班 、 集 中
式 特 教 班 及 特 教 學 校 。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是 異 質 性 相 當 大 的 群 體 ,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除 智 商 低 下 外 , 尚 有 其 他 特 質 如 : 學 習 能 力 、 適 應 能 力 、 語 言 發
展 與 生 理 發 展 等 方 面 均 較 同 年 齡 者 緩 慢 。 普 通 班 教 師 為 了 解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 除 可 透 過 智 力 測 驗 與 社 會 適 應 量 表 等 標 準 化 測 驗 之 外 , 可 透 過
與 家 長 溝 通 了 解 學 生 各 方 面 能 力 後 , 可 請 教 學 校 特 教 教 師 , 針 對 學 生
能 力 與 需 求 , 共 同 為 學 生 調 整 課 程 與 教 材 內 容 難 度 , 安 排 包 容 、 接 納
的 友 善 環 境 , 讓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能 順 利 融 入 團 體 , 適 應 學 習 環 境 。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因 為 認 知 功 能 不 佳 影 響 學 習 表 現 , 學 生 容 易 因 為 學 習 困
難 而 影 響 學 習 進 而 放 棄 學 習 , 亦 因 經 常 面 臨 挫 折 而 影 響 學 習 動 機 和 意
願 , 這 些 原 因 是 造 成 普 通 班 教 師 在 教 學 與 班 級 經 營 上 較 大 的 困 擾 。
在 現 行 融 合 教 育 的 現 況 下 , 普 通 班 教 師 如 何 讓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和 班 上 同
學 一 起 學 習 , 相 互 支 援 、 接 納 與 包 容 營 造 友 善 環 境 , 在 過 程 中 需 要 特
教 教 師 、 相 關 專 業 人 員 與 學 校 行 政 人 員 的 通 力 合 作 與 支 持 , 而 普 通 班
教 師 的 角 色 當 將 上 述 人 員 與 資 源 連 結 整 併 , 營 造 並 調 整 以 學 生 為 主 體
滿 足 學 生 需 求 之 學 習 環

境 。

智能障礙學生的認識與教學輔導策略

background image

智能障礙的定義

依據教育部民國102年公布之「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
學生鑑定辦法」,所謂智能障礙,指個人之智能發展
較同年齡者明顯遲緩,且在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表現
上有顯著困難者。

前項所定智能障礙,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

一、心智功能明顯低下或個別智力測驗結果未達平均

數負二個標準差。

二、學生在生活自理、動作與行動能力、語言與溝通、

社會人際與情緒行為等任一向度及學科(領域)
學習之表現較同年齡者有顯著困難情形。

background image

智能障礙的特徵

造成智能障礙的成因有許多種,有遺傳因素、生理因素與家庭
文化因素。其因素衍生出在生理動作、學習、溝通、社會適應、
人格特質與情緒行為問題等,而每位智能障礙學生之間的個別
差異性大,或因伴隨腦性麻痺、感官等方面障礙而造成影響。
教師在教導的過程中,必須了解學生致障成因、家庭環境與成
長背景,除了智力表現較同儕落後之外,亦涵括其能力與所處
環境中與人互動、解決生活問題、生活自理能力等的功能表現。
智能障礙學生特徵如下

一、生理動作發展較同齡者遲緩

智能障礙學生的生理動作發展較同齡者遲緩,障礙程度越重者
常伴隨身體或健康問題,如大小肌肉運動發展遲滯、癲癇、進
食、脊椎側彎等問題。此外在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發展遲緩、
姿勢不良、平衡協調等知動發展方面都有發展較緩慢的問題。

background image

智能障礙的特徵

二、理動作發展較同齡者遲緩
1、認知發展:智能障礙學生因智力因素在理解與抽象的概念上產

生困難,所以在學業表現上明顯落後。例如不會舉一反三、
無法了解因果關係等而影響學習,教師需由易而難、由簡而
繁、由具體而抽象,連結學生生活經驗進行教學,以提升學
生學習能力。

2、集中注意力時間短暫: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持續的時間較短,

也容易因周圍燈光、聲音、物品等刺激影響而分心,另外較
不會隨著該注意的事物轉移注意力,而時常沒有跟上進度影
響學習表現。

background image

智能障礙的特徵

二、理動作發展較同齡者遲緩
3、短期記憶力有困難:智能障礙學生在短期記憶上有困難,也許

這堂課記得的事到放學時就忘記,但是在長期記憶與一般人是
相似的,教師需要教導學生使用反覆復習策略,以加強學生的
記憶力。

4、遷移與類化能力弱:智能障礙學生在應用已知的知識或技能到

新情境的能力上有缺陷,尤其是遇到新的問題無法用以往的經
驗來解決,意即較不會舉一反三。

5 、缺乏學習動機:智能障礙學生因為本身知覺、注意力、認知等

方面有所侷限,故在學習時常經常挫敗,而降低學習的動機,
亦因容易依賴他人解決問題,而缺乏主動學習的意願。

background image

智能障礙的特徵

三、語言溝通方面:語言發展與智能發展關係密切,因此智

能障礙學生在語言發展之聽覺理解、口語表達、閱讀

及書寫方面皆較同齡者弱,且障礙程度愈重表現愈是

明顯,其影響學生在溝通、接收訊息與指令理解有限。

四、人格特質與情緒行為:

智能障礙鑑定標準中提及智能

障礙學生生活適應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困難,其影響個

人學習、人際關係與適應等狀況,因此智能障礙學生

在交友、人際互動、待人處事、面對新環境缺乏應變

能力,而造成適應問題;智能障礙學生較缺乏自信心,

無法有效管理自我情緒與生活行為,在面臨新環境或

有挑戰性之事物,經常採逃避、消極的態度,也因此

智能障礙學生處於適應較差的環境下,較易伴隨精神

疾病或出現行為問題,如攻擊、退縮等不適當

的行為,

所以智能障礙學生對接納與讚許的需求較高。

background image

智能障礙的教育與輔導

智能障礙學生的個別差異大,顯現出來的問題由輕微到嚴重的程度不
一,輕者在學校的學習有明顯落後的情形,重者則連如獨立生活的能
力或社會適應能力均有顯著的困難。對於智能障礙學生的教學與課程
安排應保持彈性,並調整至符合特教學生身心特性及需求的環境與課
程;普通班老師應與校內特教教師合作,發現並發展學生的優勢能力,
安排合適的學習環境與提供有效學習策略,並與學校行政及相關專業
人員組成特教團隊共同合作,擬定符合學生需求個別化教育計畫。
教師對智能障礙學生進行教學前、中、後期得以非標準化評量方式了
解學生能力現況、學習所遇困難與學習成效,並注重個別化教學,運
用各式教學法(如:工作分析法)給予充分學習與練習機會並依照學生學
習特性設計課程,在學習過程中提供成功的學習經驗藉以提升學生學
習動機與意願。 另外配合多感官教學使智能障礙學生改善注意力問
題,運用行為改變技術讓學生能在穩定的情緒以及環境下學習,並搭
配合作學習方式與同儕之間的互動學習,提升人際關係互動與社會適
應能力

background image

智能障礙的教育與輔導

一、非標準化評量:

教師以觀察、訪談、問卷方式了解

學生在校與在家的表現以及能力現況,在課堂上以實
作練習、隨堂測驗掌握學生學習之困難並提供解決方
法,在整個學期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檢核表或收集
學生作業及作品製作成檔案,以掌握了解學生學習情
形。
二、個別化教學:個別化教學非為一對一的教學,而是
依學生個別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特性來設計教材和教學
方式,教師須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特性調整普通班
教材,在課堂中隨時調整該生教學進度與教學目標,
運用學生較容易瞭解的方式如:搭配圖卡、字卡等方法
進行教學

background image

智能障礙的教育與輔導

三、工作分析法:智能障礙學生學習複雜的課程內容,
往往無法一次就能習得,教師應將教學內容依照學生
程度與學習特性做適度的步驟細分,如操作學習或數
學解題上皆可使用工作分析法將完整的程序分成小步
驟提供學生練習。
四、充分學習與練習機會:智能障礙學生因短期記憶力
較差,總是學得慢忘得快。為加強學生記憶,教師除
了讓學生反覆練習,亦可變化活動內容,讓學生在不
同情境、不同地點練習,以增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類
化與熟悉,例如在課堂上教導分數單元,在慶生會上
利用切蛋糕做分數的練習與說明。

background image

智能障礙的教育與輔導

五、成功的學習經驗:智能障礙學生因在學習上容易遇到

挫敗,所以缺乏自信心,並導致學習動機和意願低下,
教師應針對學生的程度調整教材難易,加入學生有興
趣的素材於教學中,並且適時的給予回饋與讚美以提
升學生自信及增進學習動機。

六、多感官教學:教室環境與物品陳設皆容易影響學生注

意力,除了將容易干擾學生上課時的燈光、物品、聲
音等影響因素去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多感官學習管
道,如視、聽、觸、味、嗅和運動覺,讓抽象訊息以
具體方式來的傳達,使學生能更迅速理解其概念,並
能專注於應該注意的事物上。

background image

智能障礙的教育與輔導

七、行為改變技術:智能障礙學生面對與人相處、表達、溝通或逃

避不想做的事情時,常出現不適當的行為,如攻擊、逃避、
趴在桌上、假裝睡覺等不適當行為。教師可運用行為改變技
術以增強、忽略、代幣制度等方法消除或減少學生不適當的
行為,增加適當行為的出現。例一,學生參與學習意願低:
教師請學生回答題目,若答對全班給予鼓掌,可增進學生主
動發言與參與課程的態度;例二,改善學生不禮貌的態度:
學生上學、放學時有主動打招呼,就可獲得貼紙累積換取小
禮物,相對地,上學、放學未主動打招呼經提醒亦有回應者,
則將扣貼紙一張。

background image

智能障礙的教育與輔導

八、合作學習智能障礙學生與班上同學一起學習,教

師以合作教學法進行不同能力不同性別的異質性
分組方式,讓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合作協助,增加
彼此之間的互動,學生在群組中可以擔任不同角
色,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任,另外進行組與組之間
的競賽亦能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程度。

background image

普通班老師在教學現場上,可能會因面對智能障礙學
生的學習問題、同儕互動問題、行為問題等而感到無
力,其實特殊教育是以團隊運作方式共同擬訂符合學
生需求的個別化教育計畫。普通班教師面對班上智能
障礙學生需調適心理做好準備,以關懷、包容及接納
的態度面對學生,對於學生產生之問題,應主動積極
與校內特教教師、相關專業人員及行政人員進行溝通
研議,以提升學生優勢能力,並妥善安排課程與營造
溫馨的學習環境為前提,在課程上以簡化、替代與重
整方式予以調整,在成績與評量方式給予彈性,讓智
能障礙學生在一個無障礙的環境中快樂學習、成長。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