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离现在 5
年 2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遊戲及活動設計
-玩具設計與使用
林寶鈴
2
不比較
不否定
不心急
給照顧者的四不一沒有
孩子的發展是循序漸進,而且以現有
的發展為基礎的,無需過度心急。
多鼓勵、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發展
正面的自我概念。
讓每個孩子適情適性地發展,照顧者
不需給予孩子太大的身心壓力。
不過度
主導
沒有
時間表
每一個孩子都有其發展上的個別差異
,不需要比較。
尊重孩子的遊戲選擇,讓孩子做遊戲
的主人。
3
安全的環境
讓大家都能放鬆、舒適的活動
準備互動遊戲的環境
適齡的玩具
一次不要提供太多,大約2~3樣即可
收納的家具
建立孩子的秩序感及生活自理能力
照顧者的陪伴、共玩
專注的參與有助提昇遊戲互動的品質
7
適齡的玩具
提供適合其感官經驗及動作技巧的玩具,能幫助他
們開始探索與瞭解這個世界。
給小嬰兒的玩具最好外型有趣、安全無虞、便於抓
握,可以鼓勵嬰兒對事物的探索。
此外,能發出聲音的玩具也
是很吸引嬰兒注視、探索的
玩具,因此在玩具的選擇上
可以具聲音效果的為主。
8
4-6個月的嬰兒已可以用手
掌握緊玩具
需注意玩具的清潔及消毒
4~6個月嬰兒的適齡玩具
玩具要稍大到不至於完
全可以塞入口中,避免
誤吞窒息的危險
9
4-6個月的嬰兒已可以用手
掌握緊玩具
需注意玩具的清潔及消毒
4~6個月嬰兒的適齡玩具
玩具要稍大到不至於完
全可以塞入口中,避免
誤吞窒息的危險
10
選擇適齡玩具-1
懸吊玩具
安全鏡子
觸覺毯
感官玩具
11
選擇適齡玩具-2
布製玩偶/
填充娃娃
顏色鮮亮的
布球/軟球
抓握玩具
嬰兒書
13
換尿布好時光
一邊換尿布,一邊與孩子互動
。
可對嬰兒唱: 「手在哪裡?腳在
哪裡?」的童謠,當唱到:「在
這裡」時,可輕輕拉一拉嬰兒的
手或腳,並說:「小寶的腳在這
裡哦!」
觀察嬰兒對自己的手腳是否有興
趣,如果嬰兒已能抬動手腳,則
可進一步引導嬰兒捲起身體,看
他是否能自己抓握抬起的雙腳。
唱首安眠曲
在寶寶入睡前,可以唱一些比
較輕柔、舒緩的安眠曲或童謠
給寶寶聽,可一邊哼唱一邊拍
撫寶寶,更能感受歌曲的舒緩
效果。
此活動一方面可以安撫嬰兒、
平靜他的情緒,讓他更好入眠;
一方面也建立了照顧者和寶寶
的依附關係、使雙方更加親密。
我給你惜惜
在日常生活中,嬰兒難免有一
些情緒反應,可能是因為受驚
嚇、疲累、或需求未能被及時
滿足。
此時,照顧者若能敏銳覺察嬰
兒的情緒狀態,應適時的給予
回應,例如將孩子摟在懷中 :
「剛剛好大聲,害你嚇一跳,
是不是?」讓嬰兒的情緒得到
舒緩。
肢體探索
照顧者與嬰兒近距離接觸,用
手指碰觸嬰兒的鼻頭,並說
「鼻子,寶寶的鼻子」,或碰
觸其眼睛周圍,並說「眼睛,
眼睛,眨一眨」、或碰觸其嘴
巴,並說「嘴巴,嘴巴,吃東
西」,此活動可增加嬰兒對身
體的概念。
還可以增加肢體部位的介紹,
像是手、腳、肚子等。
學我這樣玩
準備一個操作玩具,將孩子抱在
懷中,一起探索這個玩具。
先示範操作方式,觀察嬰兒是否
能模仿照顧者的簡單動作,像是
按壓、搖晃、拍打等。
如果不行,可握著嬰兒的手示範
幾次,再觀察嬰兒是否能模仿。
童謠聽一聽
提供一些童謠或音樂,讓嬰兒聆聽。
童謠及音樂的選擇以多元、不同節奏
及旋律者為宜。
配合音樂一起唱歌或做簡單的動作,
相信孩子一定會很喜歡。
嬰兒在學會說話以前,必須先學會
聽的能力,能區分聲音的來源,才
能轉頭去看是誰在說話能夠辨別不
同的聲音,才能學習瞭解這些聲音
所代表的意義。
步驟一
步驟二
步驟三
將嬰兒抱在懷中,與照顧者近距離
面對面。
念或哼唱兒歌給嬰兒聽,並加入聲音
表情的變化,注意口型變化要明顯。
觀察嬰兒的反應,例如是否眼睛睜
大?是否會注視照顧者的口型變化?
是否會嘴型略為模仿?
看誰在唱歌
看誰在說話
當嬰兒喃喃自語發出無意義的聲音時,照顧者可模仿他的
聲音,並且聽聽看他是否會再發出這種聲音。
平時多和孩子描述您正在做的
事,或者向孩子說明周圍所發
生的事,如:「你看大哥哥在
玩球」、「小姊姊在唱歌」,
可讓孩子更瞭解語言所代表的
各項意義喔!
來看視覺書
嬰兒雖然在這段時間還不會說話,
但是他會喜歡看和聽。
可準備一些內容簡單、圖像具體
的嬰兒書,跟孩子一起看,告訴
孩子圖片的內容。翻頁時記得在
每頁停留一下,讓嬰兒看仔細。
您也可以抱著孩子介紹他看家中
的東西,並告訴他那是什麼,例
如: 「這是你的小床」。
24
7~12個月嬰兒
俗話說「七坐八爬九發牙」,可見7到12個月這個階段,
是嬰兒發展變化急遽的一個時期,特別在動作發展上。
此階段,由於白天醒著的時間更
長了,他開始對周圍的環境產生
探究的好奇,加上日益突飛猛進
的活動能力,嬰兒對世界的無限
探索可謂就此展開了。
31
適齡的玩具-1
簡易的操作玩具
(如敲打玩具、
其他可堆疊、
互套的安全容器)
內容簡單的
圖畫書或兒歌
(圖畫書或兒歌,
小布書/玩具書、
音樂CD等)
可堆疊的泡棉
積木、軟積木
(或紙積木)
感官玩具
(手搖鈴、音樂玩
具、發聲玩具等)
32
適齡的玩具-2
洗澡用的玩具
磨牙玩具
不會摔破的
盤子、杯子、
湯匙等
可洗的布娃娃、
填充動物
33
適齡的玩具-3
動作玩具
(如不同類型的球、爬
行組件、推拉玩具等)
安全鏡子
步驟一
讓嬰兒坐在地墊上,先扶
住嬰兒或提供靠背或椅墊
等協助物
。
步驟二
在嬰兒找到重心後,慢慢將
協助的手或物品移開
。
步驟三
過程中觀察嬰兒可否自己坐
穩,並預防嬰兒向後仰倒,
記得鼓勵成功坐穩的嬰兒
。
能自己坐
此活動可在鋪有軟墊的地面進行
此活動可在鋪有地墊的環境中進行
扶住嬰兒腋下,將嬰兒抱起
成直立站姿,讓嬰兒雙腳碰
地站立,過程中觀察嬰兒腿
部的支撐力。
如果嬰兒可以站穩,照顧者
可嘗試放開雙手,讓嬰兒自
己獨立站立幾秒。
應在旁邊隨時扶住嬰兒,預防嬰兒跌落。
站起來囉
步驟一
步驟二
自製推拉玩具
可在中型紙箱內裝一點物品增
加重量,讓嬰兒推著走。
等嬰兒更大一點、可走穩一點
時,也可以將鞋盒內裝娃娃或
動物玩偶,用一條粗繩子綁著
盒子,讓孩子拉著走。
這個遊戲主要是針對開始學步的嬰兒
步驟一
步驟二
步驟三
準備幾顆球,在距離嬰兒一
段距離外,呼叫嬰兒的名字,
例如:「小寶,來玩這顆
球」,觀察嬰兒是否認得自
己的名字,然後把球放在地
上,鼓勵嬰兒過來拿。
觀察嬰兒是否會設法移動身
體去接近這顆球。
如果有其他嬰幼兒在場,則可
重覆上述步驟,觀察嬰兒能否
區辨自己與別人的名字。
球兒滾來滾去
此遊戲除鼓勵寶寶移動外,還能增進嬰兒辨識自己名字的能力。
鍋碗瓢盆敲敲樂
準備一些鍋碗瓢盆與湯杓給
孩子敲擊,先示範一次敲打
的動作,再鼓勵嬰兒模仿。
你也可模仿孩子敲打的節奏,
過程中記得鼓勵孩子。
瓶瓶罐罐大集合
準備一些簡單的瓶瓶罐罐,可變身成聲音玩具、投擲玩具,
或與孩子玩打開蓋子、丟進去、拿出來的互動遊戲。
有蓋的塑膠容器
用家中用品玩小遊戲
被單毛巾趣味多
在嬰兒面前將玩具藏在毛巾下面,
觀察嬰兒的反應,是否會將毛巾掀
開來找到玩具。
或將會發出聲音的玩具放進紙箱裡,
再弄出聲音吸引孩子循著聲音將玩
具找出來。
此階段嬰兒開始發展「暫時看不到
的人事物其實並未消失,它還是存
在的」這個概念,因此當物品在他
面前消失時,會想把它尋找出來,
這是認知能力的發展表現。
躲貓貓
這是一個溫馨的親子遊戲,您
可以用雙手遮著自己的臉,在
打開時說「在這裡!」。
也可以用手或小毛巾遮住嬰兒
的臉,再打開並說「喵!」。
等到嬰兒會爬的時候,照顧者
可以在嬰兒視線範圍內,躲在
桌子或沙發的後面,發出聲音
引誘嬰兒來找您。
47
飛高高
照顧者將自己的身體當成遊戲設
備,跟嬰兒一起玩一些肢體遊戲,
如「溜滑梯」:照顧者坐在椅子
上兩腳伸直,讓孩子坐在腿上,
照顧者雙腳抖動,孩子會慢慢滑
下去,就像玩溜滑梯一樣有趣。
還可以玩「盪鞦韆」:抱著孩子
身體,騰空前後或左右搖動孩子,
像在玩鞦韆一般。
48
有陌生人-1
此活動之目的在提高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
當有陌生人出現在嬰兒面前時,照顧者可對嬰兒介紹
「小寶,這是阿姨」,並觀察嬰兒的情緒反應。
小寶,你好啊!
有陌生人-2
若嬰兒有不安的情緒,照顧者
可用平靜的語調適時回應,
「你怕怕是不是?要不要我抱
抱?」、「你有點緊張,是不
是?來爸爸這裡!」,留意嬰
兒的情緒是否能較為平撫。
呼叫名字
此時期嬰兒開始能辨認自己的
名字或小名,照顧者可常在不
同地點或時機呼叫他的名字,
並觀察他是否已有覺知。
對話接龍
在嬰兒出現牙牙學語時,照顧者視時
機與嬰兒進行「對話」。
對話過程中觀察嬰兒是否會所回應。
例如在餵奶前,問嬰兒:「寶寶肚子
餓了,喝ㄋㄟㄋㄟ好不好?」然後稍
加停頓等待寶寶的反應,觀察嬰兒是
否理解你的話語。
或是在玩玩具時,照顧者可問嬰兒:
「把玩具給我好不好?」引導嬰兒以
搖頭或點頭來表示自己的意見,照顧
者也可以提供示範。
跟我一起說
此活動可於日常活動中進行。
在嬰兒出現牙牙學語時,照顧
者先注意嬰兒發出的聲音,然
後提供類似的字彙供其模仿,
如ㄇㄚ、ㄅㄚ等。
可以讓嬰兒近距離觀察照顧者
發出簡單話語的嘴型,以此方
式鼓勵嬰兒模仿照顧者發出的
話語,過程中如嬰兒模仿出類
似話語應立即給予鼓勵。
56
1~2歲幼兒:爸媽停看聽
手手好厲害:增進寶寶精細動作
發展的遊戲
說說唱唱:有益嬰兒語言發展的
親子互動
好天氣活動
我會照顧自己:利用遊戲建立生
活自理能力
1~2歲幼兒
的親子互動
57
1~2歲幼兒
想一想
寶寶滿週歲後,該怎麼照顧寶寶,才能符合寶寶
的發展特性,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呢?
62
留意遊戲
環境的安全
透過遊戲逐漸
建立生活常規
建立固定的
遊戲時間
耐心陪伴
並鼓勵幼兒探索
周遭事物
陪伴
探索
遊戲中
學習
遊戲時間
安全的環境
怎樣跟我玩
63
適齡的玩具-1
1~2歲的幼兒,身心各方面都已發展得更完整,適合的
玩具種類也更多,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類型的玩具。
64
由於剛學步的幼兒平衡
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可
以透過玩具的輔助,來
幫助孩子學步,例如拉
動時會發出聲音的推拉
玩具。
學步用推拉玩具
適齡的玩具-2
65
如小型三輪車、安全木
馬或戶外攀爬台、隧道、
搖搖馬等設備,可以刺
激孩子的平衡感、大肌
肉發展等。
大肌肉設備
適齡的玩具-3
66
軟硬適中、不同類型大
小的球,讓孩子進行丟
擲、撿拾、及踢球的動
作。可以幫助孩子練習
平衡感,也可以進行戶
外活動。
球類
適齡的玩具-4
67
可易於抓握或堆動的車輛、
玩具小汽車等,可強化手
指的精細活動,並透過玩
具與日常生活事物的連結,
協助孩子瞭解物品的名稱
與意義。
運輸玩具
適齡的玩具-5
68
如握柄拼圖、大型串珠、
形狀分類盒、丟進與倒出
的玩具等,可幫助孩子辨
識簡單的形狀及圖形、並
發展手部精細動作。
簡易操作玩具
適齡的玩具-6
69
如大型樂高、泡棉積木或
其他類似的組合、建構或
堆疊的玩具,除可強化孩
子手眼協調的能力外、亦
能發展想像創造的能力。
建構堆疊玩具
適齡的玩具-7
70
情節簡單、重覆的圖畫書或
遊戲書:如幼幼小書。此年
齡的孩子喜歡反覆閱讀自己
喜歡的書籍,可用手指翻開
硬紙板書的內頁,只是仍無
法一頁一頁地翻。
情節簡單的圖畫書
適齡的玩具-8
71
可清洗的娃娃、小人偶、動
物偶、扮家家酒用具等,均
有益孩子的社會情緒發展,
也可以幫助孩子結合生活情
境、認識環境、模仿照顧者
使用日常物品。
可清洗的布娃娃
適齡的玩具-9
72
沙箱或戲水箱、小桶子
和鏟子等沙水玩具,均
有益孩子的感官發展、
提供觸覺刺激。可以在
家中進行簡單的玩水遊
戲,或者到戶外進行玩
沙、玩水活動。
沙水玩具
適齡的玩具-10
73
供塗鴉用安全大蠟筆、手
指畫顏料,可發展手部精
細動作,及提供色彩刺激
及探索。
安全蠟筆
適齡的玩具-11
好天氣活動
1~2歲的幼兒身體發展更靈活及成熟了,每天都應該有肢體
活動的機會,最好能到戶外散散步、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
氣,對幼兒的整體發展會有很大的貢獻。幼兒有機會可以利
用各種感官來探索世界、練習大小肌肉技巧、發展社交互動
技巧、或開始欣賞並尊重自然界其他的生命。
玩沙
玩球
吹泡泡、追泡泡
去公園散步
玩水
孩子喜歡玩水的原因是他能製造
各種反應,有些東西在水裡面會
浮沈,各種瓶瓶罐罐可裝水、倒
出來,水的聲音也很有趣。
除洗澡可提供玩水活動,也不妨
提供一些其他玩水的機會,例如
為孩子穿上防水圍兜,讓他們在
小臉盆洗石頭、刷玩具、幫洋娃
娃洗澡等等。
玩沙-1
孩子似乎天生就會受到沙子的吸引,
照顧者要做的,就是安排一個適合幼
兒階段的沙水活動。
可準備各式各樣的大小容器、湯匙鏟
子、甚至是小石頭、樹枝等。若再加
上水,沙和水除了帶給孩子豐富而直
接的感官滿足外,在遊戲中還能讓孩
子體會乾與溼、輕與重、滿與空、粗
與細等不同概念。
玩沙-2
雖然在進行沙水活動時,照顧者須
在旁督導活動、也容易髒亂,但是
玩沙水卻是能讓幼兒在自然而然中
學習的有趣方式。
玩球
此階段的幼兒因更能在站立時保
持身體的平衡,所以可以嘗試著
玩親子一起踢球的遊戲。
照顧者可準備有彈性、軟硬適中
的球;儘量挑選不會滾得很快、
大一點的球,如此幼兒在踢球時
一來會較容易踢到,二來才不用
一直跑很遠去撿球!
吹泡泡、追泡泡
找一個開闊平坦的場地,由照
顧者負責吹泡泡,鼓勵孩子去
追逐泡泡並把泡泡打破。
此時因口腔的控制能力尚在發
展,多數幼兒尚無法做出「吹」
泡泡的動作。
這個活動可提供幼兒跑跳、手
眼協調、及敏捷性的鍛鍊。
去公園散步
天候佳時去公園的遊戲場活動
是很好的選擇。刺激平衡感的
搖搖馬、溜滑梯,及可以練習
攀爬的小型攀爬架等,都是此
年齡層幼兒大動作發展的適宜
設備。
此外,亦可利用公園的樹木、
植栽及昆蟲等,引導幼兒親近
自然、觀察自然的變化,玩賞
自然的奧妙。
放進去拿出來
可以準備一個空盒子及一些小
玩具(如乒乓球),照顧者先
示範如何將玩具放入盒中,再
鼓勵幼兒把玩具倒出來,例如
你可以說:「球球呢?」,並
示範如何將球倒出來。
鼓勵幼兒模仿你的玩法,讓幼
兒可以重覆練習將玩具或物品
放入容器中及倒出來。
撿拾葡萄乾
此活動可在點心時刻進行,準
備適量葡萄乾及小平盤一個。
在小盤中放置一些葡萄乾,先
觀察幼兒如何拿取葡萄乾,照
顧者可示範或引導幼兒以兩指
撿拾葡萄乾。
此階段的幼兒漸漸具備以拇指
及食指撿拾物品的能力,因此
可以給幼兒一些葡萄乾或小饅
頭當點心,讓幼兒多練習使用
他的拇指及食指。
積木疊疊樂
事先準備一些大小相同的方形
積木5-10個。
照顧者與幼兒面對面坐著,先
觀察幼兒如何與積木互動,再
引導幼兒將積木疊高。
這年紀的幼兒約可疊高5塊方
形積木,因此在過程中照顧者
可觀察幼兒的堆疊能力。
形狀嵌入遊戲
此階段幼兒可玩一些簡單的
配對或分類遊戲,但有時因
技巧不足易引發挫折,照顧
者可陪伴其遊戲,並在互動
中提供協助或簡化難度。
形狀盒可用現成玩具或較硬
的紙盒自製,在蓋上挖上圓
形、正方形等形狀,選幾個
現成的積木來配對即可。
塗鴉遊戲
此時期的幼兒可以用整個掌心握住
粗蠟筆,隨意地在紙上塗鴉,也開
始對顏色感興趣。
可準備一張大白報紙舖在地上、桌
上或牆上,提供安全大蠟筆或手指
畫顏料讓幼兒自由地在紙上塗鴉。
對於不太願意嘗試的幼兒可示範與
引導,例如:「你看我畫的,你要
不要試試看?」
手指謠哼唱
孩子越來越喜歡這種可以唸
又可以動手的兒歌,可以重
複以前教的兒歌,也可以多
教一些新的手指謠。
在初學時照顧者宜面對幼兒,
配合童謠的口白,以較慢的
速度搭配手部動作,示範給
幼兒看。等幼兒熟悉童謠與
動作後,再以正常速度吟唱。
律動時間
放幾首孩子熟悉的音樂,讓孩
子隨著音樂敲擊樂器或跳舞,
也可以提供一些小道具,如一
條漂亮的絲巾或彩帶,讓孩子
跟著音樂舞動。有助提升身體
的協調及對節奏的感知能力。
對於語言能力發展較好的幼兒,
可鼓勵他跟著哼唱。觀察幼兒
聽到喜歡的音樂或歌謠的反應。
我的故事時間
準備十張硬卡紙,上面分別貼
上簡單的圖片,或是幼兒的生
活照,將這些卡紙裝訂,做成
獨一無二的圖畫書,跟幼兒共
讀或鼓勵幼兒翻頁。
圖片可取材自坊間的商品型錄、
雜誌、報紙皆可,以真實性高
的圖片為佳,剪輯幼兒感興趣
的內容加以編選即可。
這是什麼?
照顧者觀察幼兒平日的語言能
力及熟悉事物,準備相關的圖
片或物品。將圖片或物品一一
展示給幼兒看,問幼兒「這是
什麼?」, 鼓勵幼兒說出物品
或人物名稱。
觀察幼兒是否符合此階段發展,
能講至少10~20個單字。
身體變魔術
此活動可讓孩子感受到聲音及肢
體的趣味及變化。
用幽默逗趣的方式跟孩子玩身體
的聲音,比如當孩子捏你的鼻子
時,你發出「ㄎㄡㄎㄡ」聲、當
捏你臉頰時發出「ㄅㄚ、ㄅㄨ」
聲、拉你左耳時伸舌頭、拉你右
耳時抬高左手,這是孩子很容易
學又喜歡玩的。
用湯匙吃東西
此活動可在每日用餐時段進行。
讓幼兒坐在餐椅上,將盛有稀飯
的碗及一根湯匙交給他,請幼兒
用湯匙將稀飯自行舀出來並送入
口中,注意稀飯不要太燙。觀察
幼兒使用湯匙的情形。
此階段幼兒也能咬及咀嚼更多的
固體食物,因此可提供更多樣的
食物以練習咀嚼能力。
自己脫褲子
此活動可在每日例行活動中進
行。此階段幼兒已具有良好的
身體協調能力及足夠的抓握力,
因此可以嘗試學習脫下簡單的
衣物,包括鞋、襪、帽子、短
褲等。
可在洗澡前讓幼兒練習脫褲子,
冬天進門後讓幼兒練習脫外套
及鞋子。一開始照顧者可提供
部分協助,如解開扣子、拉下
褲頭等,其餘請幼兒自己完成,
並在完成後給予讚美。
清潔寶寶
此活動可在每日的清潔例行活動中
進行。例如吃完東西後,讓幼兒練
習洗手,照顧者可於此時指導濕、
搓、沖、捧、擦的步驟。也可以請
幼兒一邊做一邊朗誦洗手步驟,更
有助於學習。
每次洗手後,請幼兒自己拿毛巾將
手擦乾;吃完東西請幼兒自行擦淨
嘴巴。日漸養成清潔習慣。
自己收玩具
此活動可在每日例行活動中進行。
當幼兒玩完玩具後,照顧者可請幼
兒幫忙收拾,可對幼兒說:「現在
請你送玩具回家。」
或者在用完餐後,照顧者可請幼兒
幫忙做餐後簡單的清潔工作,例如
請幼兒幫忙擦桌子或收拾自己的餐
具等。
我是小幫手
這階段的幼兒正在建立自主性,因
此喜歡幫照顧者「做事」來肯定自
己的能力。可準備一些小尺寸的用
具(如小掃把、抹布等)讓孩子一
起幫忙做清掃工作。
或是當照顧者必須進行餐食準備時,
請孩子幫忙找出配對的鍋子和蓋子,
或參與食材備料,例如幫忙洗豆子、
撥高麗菜葉等,都會給孩子成就感
與自信心。
99
自在玩輕鬆笑
在遊戲中學習
與日常生活結合
選用具體的實物
輕鬆愉快的心情
遊戲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
• 與日常活動結合
• 配合嬰幼兒當時的身心狀況進行
具體的實物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與孩子互動的要訣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