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 | 當週主題 | 課程內容 |
1 2/25 | 課程介紹 | 課程大綱及學習目標 網路平台及課堂之學習任務 評分標準說明
|
2 3/4 | 社會與文化:定義與變遷 | 知識論壇平台操作方式 社會文化的意涵、範圍 海外華人社會的變遷與文化現象
|
3 3/11 | 社會與文化:跨文化溝通 | 跨文化溝通理論 跨文化溝通問題 跨文化溝通能力要素
|
4 3/18 | 社會與文化:教學意義 | 社會文化知識對語言教學之意義 對外華語教學中的文化體系 對外華語教學中的文化分類
|
5 3/25 | 社會與文化:教學應用 | 社會文化知識在語言教學上之應用 華語文教材的文化議題 跨文化對比分析與應用
|
6 4/1 | 第一組導讀 第二章 歷史與地理篇 | 第一節
中國歷史
2.1.1 「中國」的由來
2.1.2 「中國」的別稱
2.1.3 重要歷史人物 第二節
中國地理
2.2.1
自然地理
2.2.2
人文地理 |
7 4/8 | 第二組導讀 第三章 物質與科技篇 | 第一節
食衣住行
3.1.1
飲食
3.1.2
穿著
3.1.3
建築
3.1.4
交通 |
8 4/15 | 第三組導讀 第三章 物質與科技篇 | 第二節
中國科技 3.2.1
天文與曆法 3.2.2
風水與占卜 3.2.3
四大發明 |
9 4/22 | 期中考週 | 文化教材主題報告及教學目標說明 |
10 4/29 | 第四組導讀 第四章 制度與風俗篇 | 第一節
典章制度
4.1.1
政治
4.1.2
經濟
4.1.3
教育
4.1.4
考試 |
11 5/6 | 第五組導讀 第四章 制度與風俗篇 | 第二節
典籍與圖書 4.2.1
經部圖書 4.2.2
史部圖書 4.2.3
子部圖書 4.2.4
集部圖書 |
12 5/13 | 第六組導讀 第四章 制度與風俗篇 | 第三節
美學藝術 4.3.1
書法 4.3.2
繪畫 4.3.3
音樂 4.3.4
戲曲 4.3.5
武術 4.3.6
中國雜技 4.3.7
中國結 |
13 5/27 | 第七組導讀 第四章 制度與風俗篇 | 第四節
節慶與民俗活動 4.4.1
春節 4.4.2
元宵節 4.4.3
清明節 4.4.4
端午節 4.4.5
七夕 4.4.6
中元節 4.4.7
中秋節 4.4.8
重陽節 4.4.9
冬至 4.4.10
除夕 |
14 6/3 | 第八組導讀 第五章 思想與觀念篇 | 第一節
哲學思想
5.1.1
儒家思想
5.1.2
墨家思想
5.1.3
法家思想
5.1.4
道家思想 |
15 6/10 | 第九組導讀 第五章 思想與觀念篇 | 第二節
宗教信仰
5.2.1
佛教
5.2.2
道教
5.2.3
一貫道
5.2.4
民間信仰 第三節
思想意識
5.3.1
價值觀念
5.3.2
思維方式 |
16 6/17 | 期末考報告 | 分組文化教材展示與解說 |
17 6/24 | 期末考報告 | 分組文化教材展示與解說 |